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致青春,以不虚度的名义

  

  ——致:我们的青葱岁月
  
  电影《致青春》最近热映,令不少人重又拾起曾经懵懂的美好时光,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又赶巧在周末,不至于让那些与此节日再无的人们唏嘘感慨,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但每个人的青春又都是不一样的,你们的青春又是怎样的呢?
  
  继青年节当天票房过4亿之后,5月6日晚,参与该片投资及发行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通过微博公布,赵薇导演作《致青春》票房已过5亿,并特意@赵薇,赵薇随后回应称“感恩”。而当天早些时候,赵薇通过微博透露,她终于抽空去看了眼疾,并分享就医心得。
  
  吸引我看这个电影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它的名字。
  
  你要问我,这个电影怎么样。我会说,就是他的主题,都值得我在这个季节,去看一下;更何况结尾放起王菲的歌的时候,我真的想哭,眼泪在眼眶打转,我咽回了心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用心付出,做一个给人带来温暖的人,温暖了别人,自己也温暖了,这就是我认为的这个季节的正能量。
  
  这是一部会让我思考的电影,他教会了我,爱是真心的付出,为自己所爱的人,为朋友,为家人。没有过多的期望,就不会有。我们无法左右结果,但是我们可以真正的用心付出,这就够了。有一天,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过往,我们付出过,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就够了。当然,能和所爱的人,一起到老是最好;但是如果努力过不行的话,那就真心付出,放手让她飞吧。
  
  时光流转,年华老去,岁月会记得,我们曾经真心付出过,我们曾经心里住了个很好很好的人,这就够了。
  
  没有太多的期望,就没有伤心,真心付出,寻找毕业季的正能量。
  
  我无意褒贬每个人现在过得每种方式,选择过何种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你觉得正确,别人也无从怀疑。只是这个社会太过浮华与喧嚣,也有太多的人看不清更寻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的生活仿佛也被别人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衬托的黯淡而空洞。小时候,父母经常叫我们向别人家那谁谁谁学习,长大了,我们自己也恨不能成为别人家那谁谁谁。我们似乎很难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于是慢慢习惯了去抬头仰望他人。其实,何不学着把视线放平,把心态放平呢?就看你的前方,你的脚下。他人的灿烂或阴霾,于你无关紧要。
  
  无论你的青春热烈还是平淡,我想它都不是绝对的好或者坏。因为同样年轻,有人泡吧泡妞,有人泡图书馆泡实验室,你能说前者就是逍遥放纵,虚度光阴?后者就一定大有作为前途光明?谁都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只不过,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就得为此负责,而不是等到别人头顶光环那一天,你在那抱头痛哭、悔不当初?有舍不一定有得,但不舍却很难有所得。没有谁可以由一个毫不费力的过程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也不是所有洒满汗水、充满艰辛的过程都会迎来一个你梦寐以求的结果。这样一来,似乎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不见得有意义了,可是青春对于的意义不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所带给你的成长么?而不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你有多么深谋远虑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从而对你的人生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世上没有这样的神人,即使年轻时的某个决定真能扭转个人命运,那也是TA在不断摸爬滚打、误打误撞与上天的眷顾下,邂逅并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白岩松说,青春应该不计后果地过。说得具体一点也就是随心地过,问心无愧地过。所以不要去相信世俗的、大众的定义和规则,你的青春你定义,你认为怎样有意义就怎样过。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听,就不要为了培养、拉近关系夜夜陪着同事们朋友们K歌蹦迪;要是喜欢夜间大排档和烧烤摊,就不要因为某高档餐厅打折,就跟那些市井小民一样趋之若鹜;也不要明明觉得服饰和化妆品只要质量不错,合适自己就行,却为了面子、潮流、攀比等原因而掏空腰包……
  
  这个世界的华丽丽的外表下面掩藏着一颗颗什么样的内心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当然,我们也无需弄明白。因为,佛家有云:看透不看破。既然我们无法普渡众生,不如先普渡自己。
  
  青春应该怎么过?你需要认清内心,量力而行,遇事不强求攀援、不怯弱退缩,不遗余力之后再顺其自然,这才是面对青春最美好的姿态。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平凡或者热烈都不重要,那不过是形式问题,只要你的本质不违背生命的初衷,不至于让你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回头看的时候,为了今日的自己懊恼悲愤、沮丧遗憾。
  
  是谁说的——途径繁复,可终会抵达同一处目的地,走捷径的落一身清闲,进了岔路的收获满眼风景,都好。
  
  所以,无论你的青春是走了捷径还是途经繁复,只要是以不虚度的名义,那都是你给它的最好交代。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赵薇三年磨一剑完成的导演处女作《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合格的;如果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优秀的。因为是处女导,因为是赵薇,因为有关锦鹏坐镇监制,因为有原著小说撑着骨架,充实着血肉,所以,这部片子受关注、票房大卖是必然的。
  
  赵薇的改编很大胆,完全是以视觉来解读青春,对于大学生活的细节——比如男生宿舍的凌乱,每年开学时老生接新生的那种神态,男生追女生、女生谈男生……这些都还原得很形象,让所有上过大学的70后、80后感到身临其境,所以会有强烈的共鸣。这些细节就是青春的一部分,被赵薇翻个底朝天,难怪影院笑声此起彼伏。
  
  但是作为一部影片,我们在考虑完这是赵薇处女导因素,不可以苛求的同时,仍有必要对整部影片的得失进行反思。里面有多处败笔,有突兀和不合情理的地方,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女主人公们个个都是神圣的卫道士,而男生们个个都成了糟蹋爱情的“王八蛋”;而毕业后的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爱情结局依旧个个悲情,女的要么为爱情而死,要么为生活而将就嫁给不爱的人,男的则灰头土脸,就是事业有成,却一副生活失败的范儿,很宿命论……这样的设置,这样撕裂的青春,难以配得上致敬二字。在青春的舞台上,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
  
  郑微和陈孝正以及林静之间的爱情纠葛多有突兀和不合逻辑的地方;可能铺垫不够,人物的感情变化太过突然,显得多处莫名其妙,有些凌乱,有的地方处理过于简单,因而难以让人信服。而毕业后学子们的生活写照则显得画蛇添足,处理过于宿命化,似乎真爱延伸到走出社会,就成了残酷的毁灭和无奈的将就。这其实与青春的结局和现实还是出入很大的。青春遗憾很多,但是也不至于就是一地鸡毛。
  
  《致青春》是个喜剧格调,却是悲情结局。被撕裂的青春有悲情,因为郑微和阮莞对爱情的坚守方式过于文学化,因而难以说成是悲壮。
  
  电影《致青春》的意义不仅仅是怀旧引起共鸣,关键是它正式确立了怀旧青春成为一种类型片,以后将被影人们追捧。以前的新版《将爱》、九把刀的《那些年》都是怀旧的之作。在这个人人迷惘,忙忙碌碌,感情寄托找不着北的时代,这样的怀旧片就容易勾引起大家心里最脆弱的感情G点。在人们长期处于一种激情休眠和保护状态下时,《致青春》无疑恰当地唤醒了所有的荷尔蒙。对于广大70后和80后来说,这是一场难得的释放和狂欢的盛宴,为了怀念那场已经失去的岁月,让青春的感觉来的更猛烈些吧……
  
  正所谓那句: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谁也不亏欠谁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最后用席慕容的一首诗做陪衬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527235582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