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琐碎至美

  

  读张宇文集后的一些感想
  
  张宇,祖籍河南省洛阳地区,其作品的原型大多是洛阳及其附近地区的各人物。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特别是地区与作者大致相当,读他的的作品倍感亲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仅是家乡人民的一面镜子,更是传统中国人的一面镜子,真实,生动,富有乡土气息,充满人性关怀。
  
  我脑子中深层的文化基因是黄河文化,张宇的是洛河文化,两者同根同源。诙谐的口语运用,平易近人的白话叙事,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别具一格的人性探索,他笔下的人物虽名不见经传,却个个鲜活如真,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形象生动,有血有肉。
  
  《活鬼》中的侯七,明明是一个人,又似似乎乎像一个鬼,荒唐之中说荒唐,糊涂之中闹糊涂。人是天生的变色龙,适应能力居于万物之首,在特定情况下,人为了生存是可以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量的,侯七是特定环境中典型人物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匪流寇,但不危害百姓,与日军对抗;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抗日有功,开动脑筋为人民办实事而得到尊重;文革时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也是人物形象最饱满的时期,或人或鬼,最难分辨。在非常时期他采取了非常的生存举措。人性的发展或扭曲进行是以社会的健康或变态为前提的。的最后,侯七以劳模的身份最终完善了自我形象。作品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朴素的生存理念:人活着是很累的,不时要经历命运的考验,生活教会了我们狡猾,只有聪明的人,才配拥有生存的权利。
  
  《乡村》是一卷音调悲壮的浓情风俗画。张树声和郑麦生,两个普通的如同大地上的尘土的老汉,却让友谊的阳光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滋润彼此的心田。岁月在他们的烟锅里燃烧成了灰烬,轻轻的举起来往鞋底一磕,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把生活看的是那样的真,把名利看得是那样的淡,而当今的人们,权力欲却疯狂的滋长蔓延,官本位思想早已渗透到了许多人的脑海深处,毒化着他们的心灵。与张郑二人相比,我感到无地自容,十分的羞愧,他们的人性是何等的圣洁,照得我不敢睁眼。面对死亡,面对生命的终结,郑麦生的话是何等的暖心:这病别人能害,咱也能害,反正不害这病害那病,都是死。与大自然的规律相比,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与宇宙的发展相比,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但人性的光辉却足以使我们。人之一世,草木一秋,短短暂暂,漂漂零零。作为本分的农民,张树声顶着传统世俗思想的压力,扛着几千年封建陈旧思想的重量,“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在郑麦生弥留之际,将女儿嫁入“虎穴”。身体的痛苦即使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也是能过挺过来的,而思想观念的压力,却可以把一个人活活累死。友谊的锁链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考验,而且愈挫越牢,终于酿成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李子园》是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沉痛鞭挞。可以说作者是含着泪水,咬着嘴唇写的。作者素来对自己笔下的农民怀着崇高的敬意,有着深沉的爱,因为爱所以恨。农民所固有的局限性又使作者深恶痛绝,目不忍视,厌恶至极。罗云山带领一家人起早贪黑,夙兴夜寐,终于使奄奄一息的李子园起死回生。但村里的其他人却得了红眼病,他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最后经过反复的较量,罗云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杰出的智慧,挫败了愚昧麻木冷酷的村民,无奈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最后李子园进行重新投票,决定其归属。这在农村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千家贫穷千家乐,一家致富万人愁,自古农人多悲哀,致富路上窝里斗。上帝从来都是公平的,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生活从来都不要求我们一条道走到黑,生活给我们的最大惊喜便是遍地开花,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眼睛亮,天堑变通途。最后作者来了一个戏剧化的结尾,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山外青山楼外楼,能人背后有人弄。罗荣生和罗进军本来在对付罗云山的问题上达成同盟,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罗荣生到底输给了年轻的罗进军,新事物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在发展的道路上必将一往无前。
  
  《糊涂》可以说是一系列工厂职员的合传。憨厚老实,认死理的狗眼,其口头禅是:不管你们啥意见,我有啥说啥,人凭良心树凭根。王张二虎,他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快乐,生活是一个舞台,他是最出色的喜剧演员。责任心强,通晓事理的朱师傅,他从来不把错误作为批评别人的把柄,他不会玩弄权术,他的心洁如白,纯若月光。为了往上爬而不惜出卖自己肉体和灵魂的杨丽,堕落的她没有失去做人的最后一点良心,朱书记玷污了她的贞洁,而在朱书记失势之后,唯一没有落井下石,为朱书记送行的还是她。不错,做人要凭良心,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而秤砣便是自己心中的良心,良心倾向于谁,便为谁打分。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但却追求艺术,追求进步的高师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吃喝睡的李师傅。世界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性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何为的?千百年来,无数人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也做了许多不同的的回答:曹操以统一为己愿,陶潜用隐逸来明志,李白斗酒诗篇,杜甫登高望远,陆游临终示儿,郑和七下西洋,爱新觉罗定鼎中原,康梁维新变法,孙文锐意革命,鲁迅弃医从文……生活的路,只有选择了才能明白,很多问题不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只要明白了就好,只要心中有数就好。
  
  《一笑了之》以赵文林发现的十四块王铎碑帖为线索,他从普通职员被推举为县模范分子,最终又在大裁员中面临失业危机。一个人的命运是无法预测的,谁也没有长前后眼,人情是十分冷漠的,用的着你的时候你是爷,用不着你的时候你啥也不是。关于人性本善论还是人性本恶论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其实善恶很简单,只在人们一念间。
  
  《老房子》的主人公最具迷惑性,我认为是作者人物结构安排最巧妙的一篇文章。主人公的形象不像其它小说那样开篇鲜明的呈现于读者面前,而是随着作者的叙述,水落而石出,顺理而成章,其自然的过渡恰如四季度交替,毫无缝隙瑕疵可寻。李志云的雷青苗,这是作品即将结束时才出现的名字。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农村妇女的所有优秀品质:坚韧,硬朗,严谨,勤劳,善良,刚强,自信,执着,无怨无悔,朴实无华。失夫丧子之痛,没有压垮她瘦弱的脊梁,残酷恶劣的生活没有磨灭她前进的信心。她带给我们的除了感动的泪水之外,便是生命的不竭动力。
  
  从张宇的文章中可以领略到,他是天生的乐观派,他所追求的是琐碎之美。积累生活的点滴,汇成快乐的海洋;搜寻平凡的事件,展现事态的炎凉。当然,政治家的指点江山,文学家的激扬,军事家的横刀立马,书画家的行云流水,演说家的巧舌如簧,科学家的生命探索,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在众人眼里,他们的生命辉煌明亮,灿若星辰。但是,时代生活在洛河河畔的河洛人,却给了我们别样的感动,,戒指有价但爱情无价,贡献有大小但感动无高下。
  
  《真心英雄》唱得好:灿烂,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张宇摒弃传统,另辟蹊径,与大红大紫的社会划清界限,走向平凡的农村,走进平凡的农民工人,在平凡的世界中,雕刻出了动人的维纳斯。
  
  美从来都不是圆。过于完美恰恰是事物最大的缺陷,我不否认生活中有大美,但我从不承认生活中有至美。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任何极端最终的后果都是走向灭亡。张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沼泽地,上面有芦苇,也有杂草,这就是他眼中的美,万物相生相克,自然相辅相成。从个人的观点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这符合生命追求各异的自然规律。很多事我们或许不理解,但一定要学会包容。
  
  特别的美献给特别的人,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