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辩论赛:孟子舌战淳于髡 孟子为何会输?
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孟子,曾经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希望诸侯王能够采用自己的主张救国,可是常常碰壁,不得重用。在其拜会的各大诸侯王中,齐宣王算是比较贤明,对孟子也比较客气了。只不过客气归客气,齐宣王对孟子执客卿大礼,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搞的孟子心里很窝火。
于是,有了下面一场辩论:
孟子说:"今天,我游说你家大王,你家大王还不高兴,我想,大概是这小子不知道,好为什么是好吧"
淳于髡在孟子游说齐宣王的时候,就坐在孟子的旁边,看了全过程,很有发言权。淳于髡说:"不对啊,大师。应该是你实在没有说出什么好来吧。过去,大音乐家弹琴,就算是深藏在水里的鱼都会浮出水面来听,天子的马吃着精美的食料都会抬头欣赏。鱼和马尚且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何况是我们大王呢?"
淳于髡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齐宣王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贤明了,为何孟子的主张在齐宣王那里就根本行不通呢?孟子的学说本身就没有问题吗?
当然,孟夫子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的。孟夫子反驳说:"当雷电交加,连树木都劈开的时候,全国的老百姓都感到震惊,可是耳聋的人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太阳月亮是那么的光明,让天下万物都受到光辉的照耀,可是瞎眼的人却什么也看不到。现在你家大王就像是聋子和瞎子啊。"
孟子说的也不如道理。在孟子死了之后一百来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提到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孟子本人也在以后的一千多年,地位越来越崇高,成为亚圣。孟子的学说,当然不能说没有道理。那么,为何后世君王欣赏孟子学说,而齐宣王等战国时期君王就弃之如敝履呢?
我们先看看淳于髡是怎么反驳吧。
淳于髡说:"先生您说的不对。过去有个叫做揖封的普通人,生活在高商地区,齐国的百姓就欢喜歌唱;士兵杞梁在前线战死,妻子悲伤不已,人们就赞颂杞梁的妻子。可见没有什么微小的事情人们不会注意,没有什么隐蔽的行为人们不会察觉。先生您要是真的贤能,为何居住在鲁国,鲁国却一天天弱小?"
淳于髡列举了两个普通人却为人所知的例子来进行反驳,并且以孟子的母国鲁国弱小,攻击孟子,很有杀伤力。
孟子再次反击,说:"能吞下船只的大鱼不会生活在池塘里,有原则的人不会生活在肮脏的社会中,不任用贤能的国家,又怎么不会衰弱呢?茅草到了冬天就一定会掉落,我只是没有遇上一个好时代啊。"
很遗憾,孟子的这次反击比较无力,面对淳于髡的攻击,只能把一切归结到时代的错乱。
孟子和淳于髡的论战,从表面看,确实是孟子败北。其实细细分析,两个人各执一词,都有一定道理。孟子是理想主义者,坚信在未来,会有采纳自己主张的时代;而淳于髡是实用主义者,在战国那个乱世,只有让各国强大,富国强兵的观点,才会得到各个诸侯王的采纳。孟子的主张无疑过于迂腐。
相关文章
-
白垩纪十大最强恐龙:第一最长14.7米(拥有20万牛咬力)
-
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十个天才排名
-
古滇国献王真的存在吗是现在的哪里,真实存在(在云南昆明)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
【专题】程开甲:核弹铸盾
-
揭秘:赫鲁晓夫被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吓了一跳
-
他娶了地主家的小姐,后被国民党特务陷害,妻子惨死他内疚一生
-
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
外号“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拥兵自重,为祸一方
-
落难时的一碗粥,让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几百年的决定
-
爱因斯坦烧了什么笔记 爱因斯坦烧笔记的原因是什么
-
大唐江山热电开始集中供热
-
乐不思蜀的主角是谁?他为什么会乐不思蜀
-
《三国演义》猛将有哪些 三国武将真实武力排行榜
-
巨保罗龙:最大的赖氏龙亚科恐龙(长16米/出土于北美)
-
斑嵴龙:中国小型恐龙(带有斑纹嵴冠饰/6600万年前)
-
揭秘:秦始皇原意是用活人陪葬为何后来换成兵马俑?
-
三月三丨一江春水暖,一世爱相伴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吕布为什么那么厉害 吕布这么厉害为什么被杀掉了
-
皮定均到地方视察,见一女孩衣不蔽体不悦,书记强行解释被怒骂
-
苏培盛是哪个皇帝的人 苏培盛到底是谁的太监
-
从被儿子强娶羞愤而死的单皇后来谈谈古代收继婚制度
-
预言算卦该不该信,历史上有哪些预言都真的发生了
-
长勺之战双方兵力是多少 长勺之战最终谁赢了
-
今晚《戏码头》,从一件国家宝藏说起。名震天下的越王勾践剑,为何最终流落到楚国?
-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
以收藏女人为乐的皇帝?秦始皇究竟收藏了多少女人?
-
不起眼小庙里藏有罕见清代西游记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