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桃之夭夭

  

  我不知道用这个题目来写黛玉是不是合适。但是我是真的认为,桃花之清冷与风流并存,像极了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初读这段,便深深地爱上了黛玉,从此无法自拔。
  
  值得一说的是,这段文字里,无一字写到她的衣着。想起黄颜(《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的丈夫》)在《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里说静秋与老三初见那天,当静秋在为自己的衣着自卑时,老三看到的只是她的美貌和气质。同样的,众人见到黛玉时,注意到的是她那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通身的气派”,已经无暇去注意她的衣着配饰了。再看对其他女子的描写,贾府三姐妹的容貌衣饰几笔带过;凤姐服饰华丽,在当时是时尚,在现在却是艳俗;就连宝钗也只是“脸若银盆,目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仅仅停留在外貌上。想来芹先生也是爱极了黛玉,才会如此用心地描摹刻画,将这诗一般的气质赋予她,惹人无限怜惜。
  
  “颦儿才貌世应稀”。她的容貌,她的品性,她的才情,都是那么的出众。红楼诸女儿中,也只有她,将自己活成了一首诗,让人时不时的浅吟低唱,韵味悠长。
  
  最爱她的《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幽闺怨女试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日已昏。”江湖夜雨说:“有些好诗说不得,解释不得,一说便如酒掺水,淡而无味了。”确是如此!想要细细品读这首诗,去发现自己词穷,根本不知从何说起。嗫嚅半晌。只能像宝玉一样喝一声“从何处想来!”
  
  黛玉最为人所知的,应该还是那首《葬花吟》。据说有人读完此篇落泪,用了一整盒纸巾。想来我心肠较硬,读完只觉心中酸楚,却并未落泪。但是透过它,我却能感受到黛玉的哀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是葬花,还是伤己?是惜花,还是自惜?何尝不想像宝姐姐那样吟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声势壮的句子?谁又喜欢成天哭哭啼啼,叹息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你可以拿湘云压她,说湘云也很苦,但仍然笑口常开。但是别忘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她二人联句得到的。湘云不是不苦,只是习惯了欢笑。而多情如黛玉,是做不到如此的。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吟此句时,并不会想到日后竟会一语成谶。宝玉大喜之日,贾府上下张灯结彩,宾朋满座,好不热闹!潇湘馆内孤灯摇曳,清冷寂寥。黛玉气息渐弱,生命也像那泪烛一样。摇摇欲熄。吉时到,新人拜天地,大家欢喜;黛玉一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魂归离恨天。香消玉殒之时,身边惟有探春、紫鹃及一班小丫头而已。
  
  读了二十多遍《红楼梦》,每每读到这里,都会心痛难忍,潸然泪下。黛玉回到太虚镜,看破世间情爱,超脱凡俗,成了潇湘妃子,专司世间情仇。可那又如何呢?这是潇湘妃子,不是柔肠似水的黛玉。
  
  绛珠是为了报偿神瑛侍者三世浇灌之恩才下界投胎为林黛玉的。露水渗入根茎,流淌在全身,自然无法偿还。唯有以毕生的眼泪还他。安意如说:“世皆言黛玉爱哭。却不知她的泪是为了怜惜宝玉而流,不是为了她自己。”
  
  “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到底是幸运的。她在贾府没落之前离开,避免了被沾染的厄运。她亦不孤独,宝玉出走,削发为僧,随那一僧一道回到青埂峰,变回那块蠢石。“你以毕生的眼泪偿我,我以余生的光阴祭你。”如此循环。
  
  我想象着,当有一天,潇湘妃子经过那块蠢石,会不会突然停下脚步,看着石上的字,隐隐约约的想起什么,然后,潸然泪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