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谁扼杀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河南省安阳市曙光中学       朱凌嵩      455000 13569011849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能力型考试也是关于GCT-ME逻辑考试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能力型考试的设计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之上的。批判性思维是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2012年10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 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习惯其实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早在中小学阶段,大量线型试题的机械训练,早已把学生的思维固化了。到大学阶段也很难改变其长期固化思维的品质。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阶段,课堂教学基本上是知识程序化的呈现,思维的广度与维度基本没有。教学的生成早已是主题先行,目标明确的。考试与教学不可能也不会容许学生有丝毫的答案偏离。均为明确指向。如若偏离,均为0分。
以语文为例,考试的每一道试题皆从选段里由几个所谓的中考高考专家,依纲扣本的编出来,再拟定出考试标准答案,评判以采点取分值计算,如果确少一点,均无分。这样的中考与高考评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行性强,有些专家为此津津乐道,视之为公平公正客观。
殊不知,操作起来简单的考试评判标准早已把中小学的教学引向了雷区,中国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早已丧失殆尽。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国民,未来的中国强大与否,以及在国际上能否具有竞争力都取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成为国家未来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