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几内亚和加蓬为何争夺一个小岛?
赤道几内亚(下称赤几)只有两个邻国:除了正北的喀麦隆,正东和正南都和加蓬为界。赤几和加蓬,围绕着一个叫姆巴尼的小岛,没少互扔烂番茄、臭鸡蛋。
姆巴尼岛以及两个附属小岛非常小,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荒岛,没人居住。中国老话说的好:无利不起早,只要争岛的,无一不是看中该岛有符合本国利益的资源。姆巴尼岛也不例外,有啥资源呢,人人都流口水——石油天然气。
尤其是对相对贫穷的非洲国家来说,谁拥有了油气,谁就是土豪。赤几以前是个最不发达国家,自从1991年发现了油气之后,一跃成为大财主。总人口122万的赤几,人均GDP竟高达11457美元,在非洲绝对处在金字塔尖的。当然,众所周知的原因,赤几的油气收入主要被老爷们瓜分了,赤几的百姓依然是世界最穷之一。
赤几的石油储量为4亿吨,天然气也有375亿立方米,但没人会嫌资源多,韩信挖油,多多益善。所以,听说姆巴尼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赤几当然不会放过。
而加蓬呢,也是个可以挖油卖钱的国家,总储量也约4亿吨,可同样希望油越多越好。
赤几和加蓬都盯着姆巴尼岛,自然会闹出别扭。不过,情况对加蓬相对有利,因为姆巴尼岛被加蓬控制。早在1972年,赤几就和加蓬在姆巴尼岛附近摆下龙门大阵,真刀真枪砍了几回合。
加蓬非常反感赤几对姆巴尼岛的争夺,2003年2月,加蓬防长登岛,告诉赤几:不要再惦记姆巴尼岛,这是加蓬的。赤几当然不认账,公开驳斥加蓬的观点,说姆巴尼岛永远属于赤几,让加蓬驻军赶紧滚出姆巴尼岛。
嘴炮无敌,加蓬当然不会在乎。
各方出来劝架,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有什么话坐下来谈。两国同意了,2004年7月,两国老大飞到遥远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喝着老白干,嚼着油炸花生米,热情友好的坐在炕头谈论姆巴尼岛的问题。
谈论的结果不错,说双方都愿意保持克制。但双方心里都明白,谁也不会做出具体的让步,谁愿意少收一毛钱?这样的协议,其实一毛不值,该争还要争。
一直争到2006年2月,两国的老大再次出公差,这次跑到了瑞士日内瓦。地球村老大(即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面调集,总得给地球村老大一点面子吧。赤几老大在9月飞到加蓬首都利伯维尔,说是要和加蓬和平解决姆巴尼岛的归属。
地球村老大的面子必须给,所以两国对姆巴尼岛的争夺相对缓和了下来,基本定了调子:宁可无休止的扯牛皮,也不再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
2009年6月,加蓬老大邦戈去世,赤几老大奥比昂出席了葬礼,期间肯定也和加蓬谈了姆巴尼岛的问题。更让两国关系升温的是,两国在2012年初共同举办了非洲国家杯足球比赛。
形势越来越好。到了9月,赤几老大在纽约开大会时,宣布把姆巴尼岛的问题交给海牙来裁决。赤几当然愿意这么做了,如果判给自己,属于天上掉鸡蛋糊饼和棒子面粥;不判给自己,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
地球村新任潘老大为两国调解忙来忙去,看似非常热闹。但谁心里都有数,除非天生冒傻气的,一旦判决不利于自己,谁会把金山银海拱手让人?
对加蓬来说,即使没有姆巴尼岛没有石油、天然气,甚至没有鱼虾,加蓬也不会放弃姆巴尼等三岛。为啥?姆巴尼等三岛就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正北方。如果头上悬着一柄被人掌握、足以致自己于死地的利剑,你会睡得着吗?
相关文章
-
[图文]蒋介石三千佳丽打“中原大战”
-
吴越争霸中楚败原因:奸臣败国
-
曾经统治陆地的5种巨兽,复活任何一种都能成为陆地王者
-
亚洲首位女总统,多次回中国寻根祭祖,儿子上任后很不友善
-
悬棺之谜:这是何人所为?真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吗?
-
毛泽东与功臣们的故事:准许独臂将军贺炳炎左手敬礼
-
老布什去世,阿拉伯国家却举国哀悼,科威特: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
日本如果再次重用这个人,抗战用不了14年,3年就结束,日本必败
-
不速之客夜闯女王卧室,干荒唐事惹出争议,让大英帝国丢尽了颜面
-
格奈乌斯山战役:罗马军团的苏格兰战记
-
南京大屠杀最应该记住的4个日本人,罪大恶极,看看都怎么死的
-
德国战时的宣传海报:看看当时德军的狼子野心,挑起战争时的疯狂
-
[图文]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欧亚 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
-
她是赌王最宠爱的长女,每月70万零花钱,可为何与何超琼拥有两种人生
-
越军特工部队的战斗力很强,然而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
《雪中悍刀行》陈芝豹其实一直都看不上徐凤年,但是最后还是认可他做北椋王
-
三浦友和没有山口百惠光环前,曾是一名歌手后来为什么不做了?
-
二战前德国为何能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
开封有一座塔,历经37次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
《雪中悍刀行》第二部:徐凤年孤身赴北莽,取下第五貉脑袋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被遗忘的战争:东北军因此丧失斗志,苏联军队因此磨练了坦克战术
-
一战美国本来是中立的,后来为何参战?
-
二战后,斯大林对德国做了几件事,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像一个战胜国
-
难怪如今老板爱找女秘书,二十世纪中叶前欧洲的秘书都是美女
-
抗美援朝中,美军总司令一个带兵之术,获得陈赓大将的赞赏!
-
日军为何会被称为“小日本”?并不仅仅因为他们矮
-
二战德国单兵实力有多强?坦克杀手京特,一个人摧毁21辆坦克
-
有限的核战争 世界变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