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这个将军不甘心,带着17个人葬身大海
“人一旦丧失死的时机,就只能羞耻地苟活在世界上。每次为出征的特攻队员送行的时候,我都在心里说:我不会只让你们死,总有一天,我会踩着你们的足迹奔向同一个战场。”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热血沸腾?
但可惜的是,这句话是出自日本海军中将宇垣缠之口,意义立刻就变味儿了。
说到宇垣缠,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这个名字,但是他的老搭档却是大名鼎鼎,就是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
在太平洋战争之初,宇垣缠一直是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在山本五十六那一堆惊人的“战果”里,总能找到宇垣缠的影子。而在山本五十六死后,宇垣缠开始挑起海军的大梁,一直担任日本海军第五航空军司令,算得上是二战后期日本海军的核心人物之一。
不过,咱今天先不谈他在二战期间的表现,而是看看他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的故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时分,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已经传达到本土日军各部,当时正驻扎在九州岛的宇垣缠,自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然而,此刻的宇垣缠却开始揪心起来,一方面,天皇的命令不能违抗,这事关日本本土安全和数千万军民的生死;另一方面,他自己又是心有不甘的,堂堂的大日本武士,居然要做出屈身投降这种事,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踌躇片刻之后,宇垣缠安排部下策划投降事宜,安抚将士们的情绪,而与此同时,他又密令准备三架彗星特别攻击机。
在这样敏感的时刻突然要求准备三架攻击机,很明显意味着什么。所以,宇垣缠手底下的几个参谋和幕僚很快闻讯赶来,只不过,他们不是来劝说宇垣缠的,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是想让宇垣缠在出发时带上自己。
从纯粹的军人角度来说,他们无畏无惧固然可敬,但从正义和道德来看,他们却是顽固不化,只能沦为战争的炮灰和可怜虫罢了。
虽然众多部下死意已决,但宇垣缠最终还是没有点头同意,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结局是他作为一个海军将领应该承担的。所以,在摆了一桌告别宴后,宇垣缠便匆匆离去。
在登机之前,他将自己的遗志,也就是开头介绍的那句话,写入了战时日记,同时,以海军中将的身份最后一次致电日军军部,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又歌颂了一番日本海军的英勇表现。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事儿怪我,我死得了!
8月15日傍晚时分,宇垣缠准备完毕,和自己挑选的两名亲信奔赴机场。
然而,虽然他只要求准备三架战机,但是机场上却足足停了十一架,而且都已经坐满了人。这一次,宇垣缠没有再去劝说他们,他知道,这些人既然敢坐在这里,就是没想过再活着回来。
半小时后,战机出发。
这些战机兵分两路,一路直奔美军驻扎的伊平屋岛,另一路则跑去英国皇家特遣舰队的上空。不过,这一次他们虽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但是却没有像以往那样不顾一切地冲向目标,同归于尽。用宇垣缠的话说,就是:日本天皇的命令不能违抗,既然天皇已经停战了,就绝不能再向盟军开火。
而盟军这边,看到日本的战机来了,虽然也很害怕,但因当时已经停战,也不能主动向日军开火。于是,二战末尾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敌我双方大眼瞪小眼,各自抱着战死的决心,却始终没有开出一枪一弹。
最终,这两支日本特攻队都因燃油耗尽,坠毁在附近海域,包括宇垣缠在内的十八名日本海军将士,全部葬身大海。
还是那句话:宇垣缠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固然值得敬重,但错就错在他站在了日本法西斯的立场上,最终只能沦为殉葬的可怜虫。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ashaohua108
相关文章
-
民间故事:老光棍夜翻寡妇墙,窗外偷看一眼,吓得拔腿就跑
-
解密彭德怀在朝鲜前线的最后时刻
-
全世界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埋葬了近九百万士兵的生命!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艾热提·马木提:牺牲在反恐一线的“人民英雄”
-
[图文]70年卡扎菲欲灭以色列 派人到中国买原子弹
-
真耐看!建国70年银幕上的人民海军经典形象
-
冷战时欧洲谍影重重 间谍战决定匈牙利命运
-
[图文]二战后德国约9000名纳粹战犯逃到南美
-
歼15帮手来了?隐身无人战机有望登上国产航母
-
斯大林去世之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都去了,只有一人没去
-
美国新奥尔良,为何一年内人口下降一半多?
-
二战我军缴获到一支:让我军两位元帅都感到很新奇的步枪!
-
“巴特尔,好样的!”
-
中东此国资源匮乏,海岸线不到20公里,每年却能创造30亿美元收入
-
80岁老鬼子见老八路,当场下跪,老八路啥心情?两个字
-
这位元帅誓死追随斯大林,但实在太无能,斯大林最终都受不了他
-
[图文]日本企图打捞二战时被美军“黄蜂”击沉的大和号战舰
-
位于成都的巨富豪宅,主人是清代财主,规模不输李家大院
-
术士预言大公会被爱马害死,后来马都死了好几年,预言还是成真
-
英国是二战中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吗?其实早早投降的法国才是第一
-
上海滩头牌舞女遭男青年枪击现场两死一伤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
赶考惨落榜,归家后父亲发现曾国潘几箱衣服没了:千金难买我喜欢
-
为何柯文哲支持度被丁守中大幅拉近?
-
1945年苏联红军大开杀戒,到底杀了多少日本兵?真相让人不敢相信
-
从三星堆溯源到青藏高原?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四川广汉召开
-
使用时要靠肚子帮忙!这把古希腊弩是“黑科技”还是思维奇葩?
-
两个女人母爱大比拼,苏提达抱孩子泰王提心吊胆,贵妃显得更专业
-
二十世纪初的青岛,耀武扬威的德军,此间正打俾斯麦之战
-
鲁滨逊漂流记,在哪个小岛生活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