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侄子,法国唯一做过总统和皇帝的人
1804年,拿破仑称帝,他是拿破仑一世。可惜滑铁卢一役葬送拿破仑帝国,他被流放到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三世本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拿破仑一世弟弟的儿子。拿破仑本来有一名独子受封罗马王,又称拿破仑二世,但不幸夭折,结果这位侄子就满世界地宣扬自己是皇帝的继承人。
1848年推翻奥尔良王朝之后,路易·拿破仑高票当选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首任总统,高调宣示波拿巴家族的回归。后来拿破仑总统换了一身衣服就变成拿破仑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积极介入国际事务。为了控制反对自己的声音蔓延,他利用新闻审查制度来操纵舆论,而其登基后通过的《法兰西帝国宪法》更是明确规定皇帝是整个国家唯一的主宰。在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施行之后,大革命以来的成果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作为波拿巴家族的另一个暴发户,如他的伯父一样,路易·拿破仑被那些历史悠久的欧洲传统贵族所鄙视。在给自己物色皇后上,拿破仑三世遭遇了与拿破仑一世一样的窘境。当年拿破仑一世有意与沙俄皇室联姻,但俄国皇太后却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原因就是觉得拿破仑卑贱的出身将辱没罗曼诺夫王朝高贵的血统。但好歹这位皇帝最终迎娶了奥地利公主并顺利诞下小罗马王,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现在轮到拿破仑三世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路易·拿破仑在各方面都无法与他的伯父相提并论,因此也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宫廷愿意把公主嫁给他。无奈之下,拿破仑三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中具有苏格兰血统的西班牙贵族欧仁妮为后,后来欧仁妮皇后为其生下皇太子拿破仑·欧仁,也就是从未登基的拿破仑四世。
法兰西第二帝国开张之后,法国的政策从总体上说并不稳健,甚至带有极高的风险性,这可能与统治者的性格有关。为了实现建立美洲帝国的梦想,拿破仑三世几乎半公开地支持美利坚联盟国,而当时正值美国内战,联盟国与合众国打得不可开交。
恼羞成怒的美国联邦政府发出威胁,如果法国胆敢承认南方,美国将立即与法国宣战。拿破仑三世不敢在没有英国支持的前提下与美国闹掰,于是断绝了与美利坚联盟国的来往,但此举却让后来的法美关系跌落到了谷底。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法国与英国联合出兵同沙皇俄国打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虽然劳师远征,但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还是让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
而在亚洲,法国全力进攻中南半岛,逐步控制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甚至在1856年与英国组成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洗劫了清朝的圆明园。
在墨西哥问题上,拿破仑三世把冒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按照拿破仑三世的设想,他计划在北美扶植一个君主制国家,当时美国南北正在打仗根本顾不了墨西哥,而法国皇帝却一厢情愿地认为南方会赢得胜利。于是他一方面派军队入侵墨西哥,另一方面与美利坚联盟国眉来眼去,心想等南方获胜后墨西哥新政府也成立了,那个时候联盟国与墨西哥之间也会相安无事。
但事态的发展总是超出妄想家的意料,北方胜出后联邦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不仅向墨西哥反抗军提供大量武器,而且出动军舰切断法国远征军与欧洲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法军只能撤退,而被其扶上墨西哥皇位的哈布斯堡皇室成员马西米连诺一世则被墨西哥人处决。拿破仑三世大费周章却一无所获,得到的只有美国人对他无以复加的仇恨。
尽管磕磕碰碰,法兰西第二帝国还是挺过了十八个年头,到1870年帝国走到了尽头。普法战争的爆发彻底葬送了拿破仑三世的政治前途。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叶利钦为何要让苏联解体,而不愿当苏联领导人?
-
被誉为“最美杨贵妃”,却因长得太美遭人算计,林芳兵的近况如何!
-
120个一读就错的地名,你能读对几个?
-
这位日本老太太靠捡面包屑度日,却给中国贫困学生捐款20多年
-
十字军东征败多胜少,为何还能坚持两百年呢?九次远征图意个啥?
-
伊朗为什么不算是阿拉伯国家?
-
[图文]抗战老兵70年后首次讲述卢沟桥事变亲身经历
-
天皇制度的存在与否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
日本侵略画报上的“爱国妇女”全面顶替男人解决战争后顾之忧
-
每日一习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100多年前的世界各地老照片,纽约山羊车、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汉阳铁厂
-
红楼梦:宝玉替袭人解扣子的动作,意外暴露出他与袭人的感情状态
-
血色浪漫:对付小混蛋,为何钟跃民最积极?跟李援朝有关!
-
周六荐书|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
-
他是最贪生怕死的将军,每次作战都溜之大吉,却赢得了部下认可
-
一个美国二战机枪射手,退伍后列复仇清单:上街12分钟杀13人
-
秦始皇统一的代价:以血打造的血之帝国
-
大富翁哈同去世后,他的后辈为争夺财产,竟打了16年官司
-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揭秘古埃及法老的死亡诅咒。
-
建国初期,为了保卫上海、南京,毛主席亲自请这个国家帮忙
-
南京大屠杀凶手受审前装死,一个特征被看出,最后枪决
-
美司令公然指责中俄研发超级武器,俄罗斯急忙解释,中国不予理睬
-
[多图]朝鲜战场彭德怀和金日成差点被俘虏
-
鲁迅为何要在小说《铸剑》中,写两个男人“接吻”的桥段?
-
美军上尉参加中国地道战秘闻
-
黄克诚墓,他主张客观评价林彪,把林彪写成一无是处是不符合事实的
-
二战日本如不投降,天皇会逃到中国东北负隅顽抗?日本打算这样干
-
1945年美国记者发布一条消息,引起欧洲民众沸腾,却遭到盟军打压
-
武观之战的发生 西河究竟是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