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炸药”+“地道”威力惊人 也是更血腥的战术
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一个由英法德三国研究一战历史的军事史学家们组成的专家队伍,通过实地考证揭开了一个长期被掩埋的史实:一战中,欧洲西线战场曾上演过残酷的"地道战"。据称,当军事史学家们经过6年痛苦的文献研究,踏上法国北部那一小片人迹罕至的荒疏灌木丛林时,那种阴森的感觉让他们毛骨悚然,因为他们对每一个葬身那里的隧道兵的悲情故事都已了然于心。那片如今为私人拥有的土地,自1918年一战停火后就一直默默沉睡在郊区小村中,成为当年血腥的索姆河战役中最令人伤心的战场遗址之一。
德军构筑坚固坑道网
约翰•莱恩,90多年前英国的一名隧道兵,1914年一战打响时他已经45岁,是4个孩子的父亲。那年,他和4个工友一起告别亲人,离开煤矿,上了西线战场,从此再没回到亲人身边。1915年11月22日,他们在地下24米深处作业时被德军地雷炸死,同时引爆了英军地道中的2.7吨炸药。约翰•莱恩的经历就是那场世界大战中所进行的"地道战"的一个缩影。
1914至1918年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残酷程度向有"绞肉机"之称。其中西线索姆河之役,英军曾在一天之内阵亡6万人。每当提起这场著名的战役,多数人都会联想起堑壕纵横的阵地战和不时发起的冲锋,这种战争模式,使得"地道战"成为西线战场交战双方,主要是协约国英法军和同盟国德军的重要战术手段。
当时德军在十多米深的地下构筑了坑道网。这些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隐蔽在村庄和附近的树林中,很难被发现。德军的整个阵地从低到高布置在山坡上,从而将英法军的行动尽收眼底。地下工事内配备有野战厨房、洗衣房、战地医院等,还储备了足够的弹药和给养。德军的地道网甚至有电灯照明,电力靠专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地下工事、地下单人掩体和通道,所有这些,使索姆河地段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
英军招募职业矿工
在德军防御阵地对面,英法军也秘密地进行了长时间准备。英军的第179和185隧道连是专门挖地道的部队,这两个连都是由征召的职业矿工组成。在1915-1916年间,英国不断有人"失踪",有时候是一个人,大多时候是两个或更多人,因为来自同一个矿区的矿工往往选择一起战斗。这些隧道兵负责将地道挖到无人区和敌军的战壕下,一开始地道的深度被他们拓展至24米,后来又达到30米。隧道兵们还要往这些地道中填满炸药,在战斗打响后引爆。高爆炸药会在地面上炸出一个大坑,这种大坑有两个用途:首先可以摧毁敌军的战壕;其次,由于它的边缘高于地面,它本身又形成离敌军更近的天然战壕。每当一个地道内的炸药被引爆后,双方的部队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这个大坑然后加固。
如果挖地道的士兵中途发现了敌军挖的地道,他们就会朝敌军的方向再挖一条地道。在两条地道快要汇合时,隧道兵就会引爆炸药,这样一来就提前摧毁了敌军地下阵地。当时,摧毁敌军地道也成为一些夜袭行动的目标。有时,双方的地道会不期而遇,一场惨烈的地下战斗就会无声地打响。这些地道还一个更重要的战略作用,就是可以用来秘密调动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敌军。1915-1916年间发生的拉波赛勒之战,是西线战场上"地道战"与"反地道战"的经典,英军和德军都拼命侦察对方地道的位置并全力将其摧毁。
"炸药"+"地道"威力惊人
其实,为重创敌军而在工事地下挖地道的方法古已有之,然而一战中加上了高爆炸药的"地道战"完全是坑道战史上的新篇章,也是更血腥的战术。最为著名的"炸药地道战"当属1917年的梅西讷之役。这一仗打响前,英军花了一年多时间,挖掘了21条坑道直通德军主阵地之下,并在坑道里埋下多达455吨炸药。
那年6月7日凌晨3时许,英军用引爆这些炸药为梅西讷之战拉开了序幕。据称,大爆炸将土壤掀上了1000多米的高空,当场炸死德军1万多人。这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坑道爆破作业之一,从理论上讲,这样规模的爆炸所产生的震动在英国都能感觉到,当年炸出的许多大坑如今在西线战场遗址还可以看到。
在历时4个月的索姆河战役中,各方伤亡士兵总数达130多万人,其中在战场上只向前推进了两英里的英军,伤亡、失踪达42万人,平均每推进一厘米阵亡两人。至于大战中的"地道战",由于它是非常危险的隐蔽战争,多少年来一直是国家机密,这意味着那些为"地道战"献身的隧道兵们,从未得到过应有的纪念。
相关文章
-
日军王牌飞行员二战击落64架飞机,却要求日本天皇为战争负责!
-
《骑马与砍杀》里,罗多克王国那些外形奇怪的头盔有历史原型吗?
-
一个只有32人的国家,竟然拥有自己的海军,美国也不敢惹它
-
下个法国?为何美国白人会从95%变到不足60%?有黑人移民原因吗?
-
原子弹爆炸时,如果跳进下水道或者河里,能保住性命吗?
-
一千多年前,一群犹太人来到中国,如今被发现后说:我们是中国人
-
中国一座破旧老庙,日军连放13发炮弹全没炸,进去后日军全跪下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著名画家夏尔丹诞辰
-
刘春声:法兰西人的家珍
-
打进美国本土的日本孤军:弹尽粮绝后,把手榴弹绑在胸口集体自杀
-
原始宗教信仰下,玉殓葬对玉覆面产生的影响,产生原因探析
-
历史上以瘦为美的朝代,减肥方式荒唐可笑,甚至拿生命在瘦身
-
“石家庄碎尸”始末:母子两人残忍被杀,都是“再婚”惹的祸
-
斯大林格勒战役如果换成日军来打,苏联能不能挡得住
-
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盐”
-
为什么总有人说牛顿的理论是抄袭的?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选读连载之第十五章节选
-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进攻高地主峰伤亡有多惨烈?越军炮弹是最大杀手
-
毛泽东为什么非要赶走司徒雷登?
-
当年苏联潜艇隐身性能突然大增,美国为何愤怒地惩罚日本东芝
-
工程队炸出中山靖王墓,出土全国第一件“孕妇装”,千金难求
-
二战穴居日本山洞13年的中国农民,回国后起诉日本,获赔8位数
-
母亲为了反对女儿约会,将她囚禁了25年
-
元朝:一只垂死的麻雀,不到一年,令荆门一镇烟断火绝,啥情况?
-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有多惨?苏联军官:200万苏军后裔被留在了德国
-
[图文]1969年中苏争夺大战起源地雷炸瘫了新式坦克 战争一触即发
-
日语的起源:汉语在日语起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倒过来看“中国地图”,便恍然大悟
-
奥巴马:美国经济增长是我的成绩,而非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