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奴隶撑起的第三帝国经济 数百万人被抓走后有去无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经济的整个体系都是以奴隶和强迫劳动的使用为基础。这里面大多数的强迫劳动者来自东欧和苏联。
在第三帝国,有几类来自国外的工人。弗雷达比特,所谓的“外国工人”,主要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意大利的工人。兹望萨比特,所谓的“强迫工人”,这个类别分为两类。大多数为“军事拘留”的人员,主要是来自西欧国家的战俘,以及“平民工人”,大部分是波兰囚犯。
事实上在第三帝国的奴工中地位最低的一类是奥斯塔比特,所谓的“东方工人”。他们是从被占的苏联领土上抓获人员。这些苏联战俘被用于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营养极少,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有效的对他们进行摧毁。
在第三帝国的中劳工中,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意大利的所谓“志愿者”是被高额的工资和因在国内失业需要工作而被吸引到了德国。
在苏联地区几乎没有所谓的“志愿者”,第三帝国的自愿招募活动实际上是失败的。在侵略期间,苏联人很直观了解到了纳粹的非人性本质,清楚的知道前往德国并不会获得任何的好处。
自愿招募不成,于是第三帝国便使用了强硬的手段,这些手段甚至让德国的民政部门都感到难以置信。在东线负责“劳工”事项的官员甚至都开始抱怨。在苏联的城市,乡镇还是村庄,德军都在进行所谓的“搜查”。谋杀、强奸、焚烧房屋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随时随地被抓,然后这些人被带到集合点,接着被运往第三帝国。
任何试图逃跑和抵抗,都将被开枪杀害。当这些村庄被包围后,所有身体健全的人都将被统统抓走。事实上,纳粹的行为完全是中世纪奴隶贩子的翻版。德军所谓的“惩罚性行动”与“劳工”的招募之间通常没有区别:村庄的居民可能因为与游击队员接触而被活活烧死,而在另一个村庄,他们将面临最后的选择,为第三帝国工作或者死亡。不仅纳粹警察,就是党卫军部队也用于强制劳工的“招募”。
直到今天,被送往第三帝国奴役的苏联公民的确切数字还不得而知。现代历史学家提出了800万-1000万人(包括200万战俘)这样一个数字。但有一个数字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战后只有535万人从第三帝国的手中得以返回家园。
相关文章
-
越军吹嘘这个要塞能守3个月,没想到解放军猛攻7天给拿下
-
每日真题丨要战胜恐惧,不是退缩。打卡~
-
二战最怪异一幕:英国对盟友下手,法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
今天的延乔路,延乔路牌下摆满鲜花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
-
28亿年前的发现让考古者惊疑:难不成人类起源别有所指?
-
《叛逆者》:陈默群下线,他本位高权重,为何沦落至此,下场凄凉?
-
中国男人为何娶不到欧洲女孩?有四个历史原因,其中一个很尴尬
-
《宪法》由谁而起草?看章士钊怎么说
-
明教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的武功如何排名?
-
出手了,俄罗斯对这国已忍无可忍,刚刚彻底爆发!
-
斯大林的妻子身为国母,光彩满身,为何却在1932年意外自杀了
-
三国合肥之战:孙权竟差点被张辽所斩杀
-
非洲少有富国,钞票上印着一个中国人的头像,还将春节定为节假日
-
古人们为何把未出嫁女子的形容为黄花
-
二战德军3大名将,您觉的谁最牛?
-
中国荧屏谍战真正主角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看看二战前夕纳粹德国繁华下的疯狂
-
84年前,那位不向纳粹敬礼,还露出不屑笑容的德国市民,后来怎样
-
哈梅尔1918:澳大利亚人完美一击
-
张萍 |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中国历史研究
-
认识日本新天皇:学霸情圣出生在仓库里的非传统皇太子
-
揭露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的最终结局
-
小丑游记:清初小吏胡若望的法兰西丢人之旅
-
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约400人 平均年龄80余岁每月享受生活补助
-
世界文化遗产日本首里城突发大火,这里曾是古琉球王国的都城王宫遗址
-
越战上色老照片:镜头下阵亡的美军士兵、平民被枪指着脑袋
-
王夫人有多厉害,只用一句话,便让王熙凤倒戈相向!
-
世界军服百科:拿破仑时期英国常备重骑兵制服
-
他是清末铸钱局总办,既不爱钱也不怕死,更是日军无法掌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