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不过三十万,为何能成为二战转折点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的损失不过三十几万,在二战中比这样损失大的比比皆是,但为何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写书只能这么写,把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战争的转折点,并不是东方的国家才会这么写,西方的国家也会这么写。只不过不同的是,他们会把什么大西洋反潜战争以及太平洋的瓜岛战争,中途岛战争都写上去。只不过中国和苏联,尤其是苏联的注重斯大林格勒战役,会格外强调斯大林战役,毕竟这个地方是人头最多的一个地方。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其实也很简单,你讲一个故事故事必须要吸引读者,所以必须要有起因,发展,高潮,落幕。尤其是要有偶然性和戏剧性,这样讲出来,故事才有吸引力。如果你刚开始,就把自己的结局都已经写出来了,谁还看你的书呢?
其实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从当时的经验就已经清楚的表明,现代的战争已经不能再用某一次决定性战争来决定了,在各个方面他们所用的人力物力,后勤和技术支援,以及他们的系统协调能力。在长期的战争中都非常重要。虽然说个别的战争的结果,在政治体系中是一种表现潜力的指标。但是单纯的决定性战役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再从历史的进程来看,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役也好,阿拉曼也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虽然说第六集团军的20个德国师约25万德军全军覆没,这对于德国来讲算是灾难性的打击,但是在1943年1月份,东线的德军仍有169个师,273万人。而在战争期间,德军在各个战场上死亡的人数最起码不少于400万,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还有1800万的服务人员。不用说其他战场,单从东线来讲,也还有能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媲美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德军的损伤只有百分之五或者是7.5%,这根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力量对比。
战争是连续性的,是相互影响的,所以说很难从这样的战争找出一个够转折点,但是人们总是喜欢用大战役来概括战争。所以说双方在南线的三年的生死搏杀,也就这样被忽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德军来讲确实是有点伤筋动骨,但是说他们因此就失去了战斗力,确实是不至于。
相关文章
-
四十张沙俄时代妙龄少女老照片,美丽而有贵族气质
-
俄罗斯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强吞掉克里米亚?
-
该上将一声怒喝,吓得苏军乖乖交出武器,一下子装备了6个师
-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于造反?又为何迅速失败?
-
杨秀清文化不高,也没什么经验,为什么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才干
-
很多人都知道拿破仑说“中国是头雄狮”,但是下一句却很少人知晓
-
父母年迈了怎么办?古代日本流行一个办法 尽显人性丑恶
-
[图文]朱德一封电报吓退胡宗南大军
-
诸城普查出新的恐龙化石点,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的风水宝地
-
英阿马岛大战 爆发26周年回顾
-
化学武器遗留下的恐怖后果 美国在越战使用的化学武器
-
60年代中苏交恶时,为什么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真的十四年不洗澡吗?
-
【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
话说世界系列:上帝的和平看在上帝份上
-
这是日军第一天才,聪明绝顶,最后被美军大炮炸得粉碎
-
那些专门为改变二战而设计最终却没能走上战场的武器
-
查尔斯不让阿奇获得王子头衔,要更改继承惯例,哈里梅根很生气
-
马克龙苦恋12年,迎娶年长25岁的老婆,为何却逆袭成法国总统
-
历史上真实“醉药”,但凡中计的女人,最后都会被采花贼强奸
-
可悲莫过孙雪娥:既然西门庆对她看不顺眼,为啥还纳她为妾?
-
九一八事变84周年 揭秘日军入侵我国东北三省的真相
-
时政热点|3月18日
-
【今日历史】12月1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 认为张杨兵谏是叛变
-
卡扎菲在苏联和中国耍大牌!勃列日涅夫没来亲迎,卡扎菲愤怒离去
-
这个北欧小国看似很弱,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前苏联,如何做到的
-
六朝散人分享《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特展》之众生相
-
德国新书详细披露反战军官策划刺杀希特勒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