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军不南下:明朝和闯王都能打下多大的版图?
明末清初,随着满洲军队的入关,中原等地的力量分布平衡被彻底打乱。少量的清军裹狭着大量投诚的前明官军,迅速占据了昔日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若非如此,明朝灭亡后的中原和南方将出现长期的对立局面。不仅谁也吃不掉谁,甚至可能在根本上改变之后数百年里的历史风貌。
我们可以参考1644-1645年之间的局势,只要清军最终选择停留在北京-直隶一带的黄河北岸,那么无论是西北的李自成大顺政权还是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都会获得喘息之际。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还有吃掉对手的实力。由于内部体系的崩坏与外部整体环境的变迁,都将限制两者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
1645年 是最接近三足鼎立形成的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明-大顺/大西-满清,将发生一系列为了争夺地盘和财权的战争。相对而言,满清其实是文明负担最小的一方。他们完全可以恢复类似过去辽国的制度,建立八旗贵族在辽东、蒙古东部和直隶省的封建统治。所以,我们可以暂时将其放在一边。看看大顺与南明两边的问题。
作为新蹿起的西北王,李自成可能会在短期内遇到财力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关中、河南两地的秩序恢复,这个情况会出现部分好转。考虑到东征山东,有面临满清和南明双方夹击的威胁,他的第一个动作很有可能是入川攻灭张献忠的大西势力。在获得已经近乎无人区的巴蜀盆地后,再将大量的人口迁徙进去屯田。不仅能够缓解辖区内的资源不足困境,还可以控制长江的中上游,威慑下游的弘光政权。
李自成及其后裔将更像是盟主而非专制君主
在对外关系方面,李自成也没有明朝的外交遗产负担。所以,地盘稳固下来的大顺与大清,非常容易承认对方的存在。虽然在初期,会有诸多士大夫官吏们提出反对意见。但当两个势力在各地盘内重开科举,这种基于自身基层利益的反对声音就会逐渐消失。
也是由于地处西北,大顺很容易和西域、蒙古地区的番邦达成协议。加上满清如果没有一定要南下中原的野心,两者也可以顺利达成合作。只要李自成的势力没有封锁蒙古高原东部,两者之间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和南明的关系,就可能处于长期僵化。至少在1-2代人的时间里,双方不会在官方层面建立任何正式的联系。
大顺政权可能的只在陕西保有直属地盘
最终限制大顺进一步发展的,还是其身处内陆的地缘格局。17世纪的全球经济大动脉,已经从陆地转移到了海洋。明清帝国的白银收入,除了部分来自周边贸易和西南的矿藏外,几乎全部来自欧洲的商船。携带贵重金属的商队,主要从广州、福州等港口登陆,而不会从河西走廊与河套地区进入。所以,大顺政权能够出口的粮食、茶叶和瓷器,都仰仗陆上邻居们的转运,货物的吞吐量非常有限。
18世纪的西安城平面图
另一方面,关中等地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过度开垦,早已不是往日的富庶粮仓。以西安为首都的大顺政权,在没有江南物资供给的情况下,不可能供养太大规模的士大夫文官队伍。长期存在的军事压力,又迫使其不能不维持一支数量不小的军队。那么,效仿古人的做法,恢复部分地方自主权就成为了必须。大到朝廷的节度使,小到地方上的坞堡领主,将成为大顺维持统治的经络。这些人在平日里拥有流官所不具备的权力,也需要在战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也将进一步削弱大顺继续对抗扩张的步伐。
与之相对,继续在南京建都的南明弘光政权,也没有能力去北伐收复更多地方。甚至在面对大顺军队的攻势面前,不丢掉整个荆楚地区已是万幸。加上国际局势的动荡所造成了东南沿海贸易衰退,势必影响到偏安王朝的整体收入。在这样的局面下,最多维持一个不大于南宋的局面,已经是可以触及的天花板。
明朝的南京城平面图
和李自成建立的新生政权不同,南明的大部分架构和资源汲取模式都是旧的。所以,他不但继承的是半壁江山,也继承的是过去就存在的激烈党争、军事制度羸弱和腐败。那些原本靠中央势力压制的地方派系,也很有可能在南明稳固后进一步要求扩大权力。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海盗集权,就可能具有更大的独立属性。云贵高原的土司领,也可能进一步扩大。
南明皇帝的政令 很可能出不了南直隶
弘光的直属地盘,最后可能局限于长江三角洲、淮南与江西。福建、珠江三角洲、浙江南部,湖广边区和西南,都会出现强大的地方派系。他们同样奉南京的皇帝为正宗,但也仅仅是认可而非完全服从。这样的南明,也没有可能去消灭大顺或驱逐大清。只能在名义上将明朝的国祚再延续下去。
所以,如果没有满清在士大夫集团怂恿下开启帝国模式,非常有可能出现大清-大明-大顺三分天下的局面。每个政权的皇帝,都是一系列地方势力的代表,而非很强势的绝对专制君主。他们彼此之间的战争,也会从灭国目的逐步转变为争霸形式。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逐步加强,我们所熟悉的近代史也将会是另一番模样。
相关文章
-
两个女人母爱大比拼,苏提达抱孩子泰王提心吊胆,贵妃显得更专业
-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收回了很多失地,为何始终没有把外蒙收回来
-
抗战胜利,听听老农的心里话:终于可以回去种田了
-
二战攻打柏林中,苏军火力人数都占绝对优势,为何伤亡达40万
-
老照片:艳而不俗!民国外交官傅秉常镜头下的红颜知己
-
刚刚,俄罗斯宣布远东雷达站启用,可令美国隐形战机无处遁形!
-
五台山和尚庆祝林彪部取得平型关大捷
-
给孩子的爱国教育绘本,揭开尘封的往事,就是在彰显世间正义
-
秦灭六国:秦始皇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百越的
-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罕见的一次抗命,是一个小连长!
-
[图文]日军侵华兽行:12只铁油桶活活煮死12位无辜村民
-
与我国隔海的马来西亚,为何简称大马?
-
中国击毙的第一个日本大将,携带的这些资料,对二战有重大意义
-
从黑龙江的“曹园”到河北的“袁府”,为何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
爱情小镇成为结婚圣地,亲眼目睹新人结为秦晋之好
-
荷兰王后:人高马大衣品好,珠宝不比英女王少,“洞洞裙”惹争议
-
中国经济改革胜苏联,理由可追溯到国共大战
-
走进《坦克世界》,演绎二战时期的坦克大对战
-
三星堆青铜人像头发茂盛让人羡慕,古蜀人发型或关乎身份
-
“走进博物馆丛书”带您领略陕西各大博物馆独特魅力!
-
刚刚,俄罗斯在联合国公开警告:我们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
古埃及有多少“克莉奥帕特拉”?
-
古罗马为何衰败,专家发现一酒罐,最终找到该国走下坡路的根源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军打出威风,战斗2年歼敌40800人
-
弩比弓强力得多,那为什么古代打仗还有那么多人爱用弓?
-
尼姑带佛像鉴宝,专家看后说是赝品,尼姑笑问:你可知我是谁?
-
并不铁血的德意志
-
历史上“阴兵过路”的真相,解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奇怪现象!
-
【有故事的老照片】抚顺这座山不仅以山水闻名,更因古迹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