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曾年亏损百万美元,几近倒闭,一名主妇挽救了它
1917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于美国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她的父亲因投资得法,挣下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并购下了创办于1877年、当时几乎倒闭的《华盛顿邮报》。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当时日发行量只有5万份、一年亏损100万美元的报纸以后会变成美国的媒体帝国。这离不开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努力。
凯瑟琳一开始并不是一个适合做报纸的人选:她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害羞,再加上相貌平平,她甚至有些自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她的穿衣打扮也丝毫看不出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别说高贵气质了。因此,当毕业于哈佛大学、风度翩翩的某律师向她求婚时,23岁的她简直受宠若惊,二人很快完婚。
婚后,凯瑟琳一门心思相夫教子。当父亲将家族产业《华盛顿邮报》的管理大权都交给丈夫时,她也毫无怨言。尽管她从小热爱写作,大学毕业后也曾做过编辑,但羞涩的她更喜欢在人们的忽视中自得其乐。如果不出意外,凯瑟琳的人生注定就这样走下去了,可是意外说来就来。1963年,丈夫因躁狂抑郁症自杀了。那时,凯瑟琳46岁。
所有人都预言《华盛顿邮报》会破产,毕竟在当时社会,虽然新闻界已经有为数不多的女记者,但管理层都是清一色的男士。凯瑟琳焦虑不安,不知该如何撑起这个局面;再加上旁边有人劝她“你千万不能去打理报社,那都是男人的事”,凯瑟琳陷入了沉思。
一个月后,凯瑟琳走进会议室,成了董事会中唯一的女人,继承起父亲和丈夫的事业。尽管她“穿着靴子的双腿紧张得直哆嗦”,但她还是清晰而坚定地表明要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刚开始时,她看不懂资产负债表,不了解公司运作过程,主管们也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女老板打交道,编辑、记者们纷纷跳槽……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开始虚心向老一辈人请教,广纳贤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态度。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证明了凯瑟琳的努力是对的。
1971年,《华盛顿邮报》记者得到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由于内容极其敏感,报道还是不报道成了大问题。在记者们的注目下,看上去紧张害怕的凯瑟琳脱口而出:“报!”幸运的是,她赢了!这次报道直接促成了最高法院肯定新闻报道自由的一纸重要判决,《华盛顿邮报》自此开始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报纸。
真正将《华盛顿邮报》带入辉煌的是其对“水门事件”的报道。1972年,《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破坏竞选,于是在报纸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毫无悬念,作为发行人的凯瑟琳被尼克松政府警告不要出风头,司法部长更是用极尽侮辱的语言阻止她。
面对威胁,凯瑟琳异常冷静:“办报者的责任是尽力确保报道全面、准确、公正,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孤军作战的《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追踪报道终于唤醒了美国各大新闻媒体,舆论此起彼伏,尼克松被迫辞去了总统职务。《华盛顿邮报》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
更可喜的是,在凯瑟琳的影响下,美国报业开始改变之前轻视女性的偏见,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了属于男性的新闻行业。《华盛顿邮报》之所以会延续至今,这离不开凯瑟琳当年的努力,更离不开和她一样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其他女性。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段 雨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7天发射150万发炮弹,134万人丧生,简直是人间地狱
-
一个军分区司令员告诉你的真实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
从安逸舒适的校园走向寒风凛冽的战场
-
日媒:《日韩共同宣言》发表20周年,两国关系仍“空转”
-
白皮书:宗教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
-
二战时美国歼灭日军150万, 原子弹炸死30万, 日本人为啥不恨美国
-
扶桑谈丨源自中国的年号制度为何能在日本延续到21世纪?
-
历史上真实的青楼是怎样的,真的是一个烟花之地吗?
-
继承先辈意志,赓续红色精神
-
有shi学家认为,文明的开端是第一个马桶的诞生
-
越南士兵被解放军包围后喊了一句话 于是战斗就结束了
-
农民起义的带头人为何都不是农民?
-
[图文]朝鲜战争60年:苏联空军曾参战各方保密50年
-
侵华战争时的日本女人有多毒?“阿猫阿狗蝗虫都应该去协助战争”
-
太不要脸了!日军偷运中国男子配种,我华夏子孙尊严何在?
-
为什么日本人也嫌弃东条英机?
-
[图文]蒋介石3次图谋派52军驰援朝鲜战场为何夭折
-
关于《端午节》的名字趣谈
-
甄嬛传:假如甄嬛没怀孕!她还会想方设法回宫吗?
-
叶卡捷琳娜身为异国女人,为何能击败丈夫而夺得皇位?
-
职场上,有头脑的人和上司相处,惯用这几种方式
-
[图文]中国军队在二战中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冒险
-
白先勇追寻父亲足迹
-
不可思议的逃亡:10个苏联战俘偷走德军轰炸机开回家,结局很惨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7日
-
日本最著名的航母在中途岛海战出名,不是因为强悍而是因为无能
-
伪满时期黑龙江,呼兰石人头像和瑷珲气派的商会馆如今是啥样?
-
“虚伪至极”的情谊,斯大林60大寿,苏德高呼友谊牢不可破
-
被冤枉为天灾、瘟疫负一切责任,欧洲为何总拿犹太人做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