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打马岛战争,用大西洋哪个小岛做中转站?
1982年4月,南美国家阿根廷和欧洲国家英国,爆发了举世闻名的马岛战争。结果,在家门口作战的阿根廷,干脆利落输给了远道而来的英国。有人纳闷,英国距离马岛有上万公里,他们的飞机和舰船半路不休息?飞到马岛也没油了。
这就要提到阿森松岛在英国获得马岛战争胜利所起到的作用了。
阿森松岛在哪?南美洲与非洲隔着浩瀚的南大西洋,阿森松岛就位于在两大洲之间的海面上,面积89平方公里。再具体点,位于巴西累西腓和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直线中间偏东位置。
套路万年不变。早期的海上马车夫,葡萄牙人航海家达诺瓦首先“发现”了大洋深处的阿森松岛,时间是1502年5月3日。可能是没记住阿森松岛的方位,一年后,另外一个葡萄牙人阿尔布开克也声称自己发现了该岛。西方有个宗教节日叫耶酥升天节,阿尔布开克就以这个节日给小岛命名,翻译过来就是阿森松(Ascension)。
葡萄牙只是“发现”阿森松岛,真正有效利用的是英国。1815年,阿森松岛成为英国海军一个基地。早期,阿森松岛隶属于南非殖民地,可距离南非实在太远了。1922年,阿森松岛和“邻近”(一千多公里)的圣赫勒拿岛组成一个殖民地。
圣赫勒拿岛,就是英国关押一代枭雄拿破仑的地方。
地球人都知道英国和美国的关系。二战时的1942年,阿森松岛成了美国陆军工兵部队的空军基地,起名为怀德威克。
美国在怀德威克基地的军事存在,等于在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南大西洋砸进一根大头钉子。有不听话的,美军就近修理
不过,美国会给自己的军事存在披上一层“科学”的面纱,说我们在岛上主要是发射气象火箭,为周边提供气象服务。美国嘴上是这么边,但在1967年建立了一个导弹、航天跟踪站……
英国嘴上也是这么说的。196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岛上建立了卫星中继站,看上去确实是民用。和英国存在马岛争议的阿根廷也信了。到了1982年,阿根廷才发现上当了。
英国是不承认马尔维纳斯岛这个名字的,他们叫福克兰群岛。不过,阿根廷有底气把英国人从马岛赶出去。除了阿根廷自认为武器不比英国差,就是英国本土距离马岛太远,鞭长莫及。当然,前提是英国不动用在阿森松岛上、由美国控制的怀德威克基地。
没办法,英美一家亲。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正式向马岛进攻时,美国在第一时间就对英国说:兄弟,怀德威克基地你随便用,免费。
英国正在长途奔袭以及海上运输线过长而发愁,从英国到了马岛也将成强弩之末。美国兄弟帮忙,英国就解决了中间基地的问题。阿森松岛距离英国本土5120公里,距离马岛5600公里,英军正好可以在阿森松岛歇脚。
英国虽然距离马岛远,但建立了三级跳远似的三个基地:本土的后方基地,阿森松岛的中间基地,以及南大西洋的南乔治亚岛前进基地(马岛东南)。英国经济本就发达,战争后勤能力强大。通过阿森松岛的跳板功能,可以源源不断供给在马岛海域作战的英军。
有了阿森松岛怀德威克基地,从英国本土运来的各种军用物资先运到阿森松岛,再装上补给船奔赴马岛。而英军很多部队都在阿森松岛进行登陆马岛的演练,以及英国商船改造成军事用途,都在阿森松岛进行改装。
你想想,在武器装备上,阿根廷本就不如英国。阿根廷最大的优势就是英国距离马岛太远,可英国有了阿森松岛,阿根廷仅有优势的也消失了。再加上法国在卖武器的问题,把阿根廷坑的太惨,阿根廷不败才怪。
马岛战争后,阿森松岛在英美看来,依然具有重大战略威慑作用。阿森松岛卡在南大西洋的要害位置上,控制阿森松岛,就能战略威慑南大西洋不听话的小朋友,包括南美洲、非洲。英国现在国力衰弱,虽然阿森松岛属于英国,但主要是美国用于军事用途。所以,阿森松岛上的居民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人。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相隔几十里两村几百年共同朝拜,舜帝的故事在洛阳千古流传
-
侵华战争时的日本女人有多毒?“阿猫阿狗蝗虫都应该去协助战争”
-
中国警察什么时候开始叫“公安”的?
-
你是什么姓?你的省排名前十的姓氏你知道吗?它们来自哪个民系?
-
西门庆的原型是他床底搜出900条白绫汗巾曝淫行
-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遗书上的一句话,让无数黑人流泪致谢
-
南明唯一的战略家,他死后南明再也没有复兴的希望
-
37岁的梅根王妃与36岁的凯特王妃不和?梅根将搬离肯辛顿宫
-
《心居》顾清俞太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竟然让弟弟蒙受奇耻大辱
-
[图文]广东军阀陈济棠为红军长征“让道”之谜
-
西伯利亚是怎么丢的?康熙皇帝大笔一挥就没了
-
抗战期间,蒋介石和白崇禧打过仗,为何还重用他?
-
罗马帝国登陆非洲,走的哪条捷径?
-
他曾拯救数千万人性命,还荣获诺贝尔奖,只因一个举动化身恶魔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前行者》真相揭露:原来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卧底,多次帮助马天目
-
10年前他敢和普京刀兵相见,如今只能躲异国靠老妈接济
-
小丑游记:清初小吏胡若望的法兰西丢人之旅
-
安倍面临下台,和他姥爷犯了同一个错误,毛主席评价一针见血!
-
揭秘令人震惊的日本“恶童”少年军
-
河北廊坊的名字怎么来的?和朱棣有关
-
“石家庄碎尸”始末:母子两人残忍被杀,都是“再婚”惹的祸
-
冻龄美女,华裔富婆拎限量款爱马仕走秀,她拒绝拉玛十世有底气
-
巅峰时期的缅甸有多牛?如果不是招惹中国很可能统一东南亚
-
揭秘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
-
这位大副因为海难,发现幽灵船,船上一本航海日志破解幽灵船之谜
-
最美的跨国铁路:铁轨铺在悬崖挂壁上,坐一趟能同时去美国加拿大
-
95岁女王的王位,是从伯父那里传来的,为何她和母亲都对此有怨言?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