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中印战争,印度这样解释战败原因,中国把它打清醒了
1959年1月,英国退休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印度,他问印度总理尼赫鲁:
我接下来要访问中国,你与毛泽东有过交往,能给我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吗?
尼赫鲁说:“他的样子就像是一位和蔼的老伯伯,他自己受过很多苦难,现在要保证他的人民能过上比他过去幸福些的生活。”
这话不是飞春读传瞎编,而是出自蒙哥马利回忆录。
(1954年尼赫鲁访华)
蒙哥马利访问印度和中国时,中印边界冲突仍在继续,尼赫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这样评价毛泽东,说明:
1.尼赫鲁从心底里是对毛泽东是敬佩、认可的。
2.中印关系和平是主流。
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影响中印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中国第一个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印度支持中国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周总理4次访问印度,尼赫鲁也访问过北京,受到毛主席隆重欢迎。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见)
正是由于感情太深,尼赫鲁认为中国绝对不会与印度开战,所以在边界问题上一直小动作不断。
而毛主席对中印边界的原则是:“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武装共处,犬牙交错。”
尼赫鲁多次拒绝和谈,1962年10月,中国忍无可忍进行反击,印度惨败。
约翰·达尔维是被中国俘虏的印度最高军官,他总结印度的失败原因是:
1.情报错误。军政上层领导都认为中国不会对印度开战。
2.准备不足,尤其后援力量跟不上,空军压根没投入战斗。
3.印度军事实力与中国没法比。
(尼赫鲁)
经历失败才知自己的渺小,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战败后也说:
“高级将领们到我们这里来,并且给国防部写信,要这要那……如果我们有远见,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会是另一种做法……印度从与中国战争中学到了这个世界容不下弱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普通车2462人抢一个指标创历史新高
-
老照片1988年的阿尔巴尼亚中国援助的的老解放卡车
-
匈奴被汉朝击败远征欧洲,中间失踪的200年干了什么?DNA重磅揭秘
-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激荡红色旋律
-
走进千年古盐井——自贡井盐
-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
只能勉强舔到后腿的猫大叔坐在那里,满脑子都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
日本雅子皇后年轻时的照片,每一张倩影极具经典,看完惊艳
-
上世纪50年代初,重庆“女特务”现身说法,女子的外表却是男儿身
-
一年两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
-
卡扎菲在联合国手撕宪章怒骂,访华嫌接待不周还大胆提出买原子弹
-
二十世纪80年代,这种车横空出世,从此成为美军中的霸王
-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却经常不够吃
-
德国在二战后,为什么分成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
苏联全力援助越南长达20多年,到底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
外国汉语专家窃听我军通讯,30天后报告上级:他们不说中国话
-
斯大林死前只穿了一条短裤,4字遗言令人泪目,8年后还被拖出火化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讲好丝路故事扩大合作共识
-
此人堪称“盗墓行”的祖师爷,金银财宝在他眼中就是个渣渣
-
反思的历史
-
王近山初入朝鲜战场,轻敌损失七千人,彭德怀怒骂:打仗不能蛮干
-
[多图]解密百团大战五大谜团
-
金庸笔下最惹不起的四个老头,有主角光环都没用
-
八十年代初本溪老照片:时代印记的老火车站溪湖剧场里看二人转
-
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
吴国阖闾的崛起之战——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的影响
-
作为世界第一坦克强国,二战前法国为何玩不转机械化作战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1日
-
首尔有块石碑,近四百年来,为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掘出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