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把两个国家视为敌人,一个是俄国,另一个出人意料,不是中国
日本历史上任职最长的首相,是桂太郎,3次组阁,共任首相7年10个月。
他出身非贵族名望,22岁留学德国,学军事军制,25岁回国任陆军大尉,主要负责改革日本陆军军事体制。
1910年第一次任首相,到1912年死,他3次组阁期间,是日本军事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军事强国的时期。
他也因此获得了明治维新后,皇室贵族之外唯一的公爵之位。
(桂太郎,1848年1月—1913年10月。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桂太郎是日本军事崛起之父,但对侵略中国的政策,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是“拙策”。
1912年,他在与孙中山的秘密会见中,表达了2个主要观点:
1.日本的强敌是英国。
桂太郎说,北边,日本面临最强武力威胁:“军国主义俄国”;南边,日本面对最强经济实力英国东侵。日俄战争打败了俄国,却使英国成为亚洲海上最大的霸权。
日俄战争前,日本先与英国结盟。现在,日英联盟已经没有意义,“日本唯一的生路,唯有极力阻断英俄联结,而尽力与德国组成同盟。必须打倒英国霸权,东方才得以安枕。”
(孙中山与日本“金主”梅屋庄吉,右图为日本长崎雕像)
2.日本侵略中国是“拙策”。
桂太郎对孙中山分析,亚洲已成西方强国东侵的牺牲品,中国、印度、土耳其均在英国的压迫之下,经济无法发展,国家无法独立,必须“抗英倒之”,亚洲才有希望。
中日土德奥5国联成同盟,然后才能解印度问题,印度一解决,则全世界有色人种“皆得苏生”,此后绝不愁无移民和贸易地了。
反之,“若中国不强,甘受欧洲侵略,将陷日本于危亡。”
交谈中,桂太郎的意思与孙中山不谋而合,因而“大喜欲狂”,称“中国有一孙先生,今后可以无忧”。
他向孙中山承诺:“决不做侵略中国的拙策”。对中国大陆的绝对保障、全力发展,以对付美澳,是日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正路。
“大陆的发展,是中国的责任。中日两国联好,可保东半球的和平。中日土德奥联好,可保世界的和平。”
(配图)
说这些话时,只有孙中山的翻译、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在场。1年后,65岁的桂太郎死去。
戴季陶后来写出《日本人 日本论》,对桂太郎之死甚为惋惜,称“若桂太郎不死,东方局面,绝对不是今天这样的。”
相关文章
-
德国为何要执拗的发动二战?一个汉堡要一个亿谁能受得了
-
首次发射失利!我国“朱雀一号”火箭解体,专家:某种程度是好事
-
贺子珍故居,毛主席与江青结婚后致信贺子珍: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三星堆金面具“撞脸”埃及希腊墨西哥为何世界古文明偏爱打造金面具
-
二战苏联能守住莫斯科,德国却为何不能守住柏林?
-
条顿堡战役:日耳曼解放者的谋略胜利
-
二战前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为何视而不见?
-
盗亦有道:所有盗墓贼都不能拿的东西,一拿就会出事,危及生命
-
传说中的图16Z真的存在吗?用途十分特殊,设计者脑洞大开
-
彩色老照片:看看第三帝国时期武装到牙齿的德军、柏林街头的繁华
-
南斯拉夫国王遭暗杀身亡混乱中同时丧命的法国外长死因蹊跷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
全民医保前生: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的公共福利
-
这个千年前的奢华酒杯,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麦哲伦是怎么解决环球航行中的淡水问题的?
-
希特勒为何逼死自己的陆军元帅隆美尔?
-
这个主题巡展正式启动!展览将延续至明年3月→
-
一条中世纪老街记录一代国王的爱恨情仇浓缩一个帝国千年历史
-
美国二战网站上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组图:日本侵略军军舰装甲车肆虐上海
-
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是什么时候?结局是谁赢的
-
一战的十大经典照片,有一幅是奧匈帝国皇储,他是一战的导火索
-
红军被迫仓促进行远征 在草地中几近断粮绝路
-
《鬼吹灯》《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为什么那么了解古墓?
-
这些“国宝级”古籍,在他们手中修复...
-
他娶日本女战俘为妻,35年后回日本探亲,才发现妻子身份不简单
-
日本为啥投降?日本天皇是怎么想的?
-
如果手榴弹掉到身旁,该怎么保命?别再被电视欺骗了
-
希特勒失败前如何评价中国的!网友:我们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
古墓发现1500年前“电灯”,一直亮着未曾熄灭,专家对此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