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牛、吃春饼……这些立春习俗你知道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立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民俗学专家高巍说,以过去的民俗来讲,很多节气都与节日有对应关系,立春则是与春节相应。所以,立春的节气民俗也具有了“除旧迎新”的特点,戴春胜、“咬春”等等,都具有一种应景的仪式感。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春气始而建立也”
啥是立春?按字面意思解释,“立”有“开始”的意思,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节气就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到来,农民也要开始准备新一轮的耕种了。
《群芳谱》如此解释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如果从气候来看,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趋于上升、增多,只不过对一些地区来说,立春还只是春天到来的前奏。
据史料记载,自秦代以来,立春就被作为孟春时节开始的标志,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有一个传说讲过,估算着立春将至,县官会带着本地知名人士去地里挖一个坑,把羽毛、鸡毛等放在坑里。什么时候羽毛和鸡毛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的时辰,大家放鞭炮庆祝,祈祷一年五谷丰登。
资料图:江苏阜宁再现“打春牛”民俗。谷华 摄
有时候 ,由于历法等原因,“立春”会与除夕重合。据专家介绍,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常见,百年当中大约会出现3次。
“鞭打春牛”祈求丰收
在农耕社会,立春对农事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官方和民间都很重视,民间的庆贺活动更热闹一些。立春举行的活动叫做“迎春”,要报春、送立春帖子,还要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
女子则会剪出各种春天动物形状,或作为装饰贴在门窗屏风,或戴在头上,算是应景的佩饰。《荆楚岁时记》里说:“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人们关心土地耕种,立春时,“鞭打春牛”习俗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所谓“春牛”,可能是用纸糊成的,也可能是泥做成的,然后在“春牛”肚子里装上五谷。
“打春牛”的活动开始后,等“春牛”的肚子被打破,人们会将流出的五谷分吃,期待会迎来一个丰收年。
立春“咬春”吃春盘
立春时的饮食同样有讲究。例如,立春要吃春饼,也有人家,会把一些瓜果糕饼做成拼盘以供食用,就叫“春盘”。
春饼又叫荷叶饼,是一种烫面薄饼,取两小块水面,擀成薄片,烙熟后揭开,便成了两张饼。这是用来卷菜吃的。
资料图。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店家派人送菜到家,食盒里分类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等熟食,吃时切成细丝;再另配几种家常炒菜……简直美味。
刘梅家在北京,每逢立春,家里人尽可能自己烙春饼,只不过要厚一些,赶不上铺子里卖的那么小巧,“里边卷菜会简化一点,大概就是豆芽、炒鸡蛋、鸭肉之类”。
还有,立春需要“咬春”。就像明朝《酌中志》记载的那样“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
“过去立春时,老北京有沿街叫卖‘心里美’萝卜的小贩,把萝卜沿着圈从上往下切,到最后的形状就像花瓣一样,十分好看。”高巍说,立春要吃一些与春季适应的食物,春饼里的豆芽、韭菜,也是“生发”类的蔬菜,算是节令食品。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春天万物生发,吃点儿水汪汪的萝卜,提醒人们从‘猫冬’的混沌中醒来,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高巍如此解释。(完)
(应受访者要求,刘梅为化名)
相关文章
-
[图文]中国无人攻击机亮相 挂中国版地狱火导弹
-
农民起义的带头人为何都不是农民?
-
[图文]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是如何反抗的?
-
伯撒迦利亚之战:塞琉古帝国对犹太马卡比起义者的压倒性胜利
-
孟浩然整晚等人却被人放鸽子,写下一诗泄愤,最后10字已家喻户晓
-
她是赌王最宠爱的长女,每月70万零花钱,可为何与何超琼拥有两种人生
-
建国之后,主席为何主动放弃了对日本进行索赔,真相让人佩服
-
他是桂系三号人物,军阀时期多次反水,抗战中却守住底线大败日军
-
拿破仑兵败的滑铁卢在哪儿?
-
日本在吉布提建军事基地,跟中国面对面开怼
-
美式装备、美式伙食、美式训练,中国驻印军的历史真相!
-
此地区大国人口过亿,存在仅三年就解体为三国,如今一个比一个惨
-
1971年,农民开荒挖出一铁钩,30块卖给文化馆,成国宝后禁止出境
-
莫达木吉通行费收费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
-
77年前的今天,苏联在莫斯科反攻,朱可夫一战成“神”
-
日军投降后,苏联如何处置日俘,日军:最怕苏联女军医检查身体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斯图里亚斯诞辰
-
[图文]俄罗斯军队用充气式道具掩护军事力量 内在性能足以乱真
-
这个热衷侵略的好战分子,竟成为日本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
他劫持飞机到中国避难,在中国坐了8年牢,出狱后却发现祖国没了
-
世界最暴利的行业之一,被称“沾满血腥”,但因太赚钱而屡禁不止
-
被称为“最残忍的黑帮”,但其“大哥”被捕时却“湿”了裤子
-
广西的一个县,人口超150万,距贵港市126公里!
-
日本的幕府时代,大将军居然有上千女人,经过一次大闹,数量减少
-
抗战英烈——乐以琴 7天打下6架日机人称“飞将军”
-
[图文]中国抗美援朝胜利使支那从日口语中消失
-
苏联特工卓娅的故事
-
妻子即将分娩,护士:快抱上车,军人却流着眼泪手插口袋!
-
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