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824年2月24日,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
英缅战争,指的是英国与缅甸两国于19世纪发生的战争。此战争共发生三次,皆以缅甸战败而告终。缅甸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位于中印两国之间,是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早在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70年代,缅甸就成为欧洲殖民者竞相争夺的目标。由于地形复杂,尤其是在雨季期间,使得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每年年初和年终的几个月。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8世纪中叶,英国取得对印度的控制权后,即觊觎缅甸,多次派人前往缅甸谈判,企图迫使缅甸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以此为名进行侦察活动,积极为其对缅甸殖民扩张做准备。19世纪最初20年,英国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1814年,历时11年的拿破仑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并且得以腾出手来,加紧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1817-1818年,英国通过战争最后征服了印度马拉特诸首领,实际上已统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国又占据新加坡.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据点。此后,英国在马来半岛地区取得了槟榔屿和威斯利省。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的时候,早已把缅甸作为扩张的目标。因为缅甸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国之间,并且横亘在英属印度与马来半岛地区的英属殖民地之间。在英国看来,如果控制了缅甸,不但有利于巩固英属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连成一片,甚至可以进而打开中国的大门。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缅甸。这些英国使者虽然未能成功地诱使缅甸统治者签订不平等条约,却并非完全空手而归。他们利用出使的机会深入缅甸,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积极为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扩张出谋划策。英国在诱使缅甸缔约失败后,采取新的手法,积极支持逃入英属印度的阿拉干人进行反缅活动,利用他们同缅甸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在缅印边境制造事端,恶化双边关系,准备侵略战争。英国不断在阿拉干、曼尼普尔、卡恰尔和阿萨姆等地区挑起事端,恶化边境形势,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口实。发生连串的武装冲突后,阿美士德以缅甸出兵卡恰尔,进攻有争议的内夫河口刷浦黎岛英守军,威胁了英属印度的安全为借口,于1824年2月24日对缅甸宣战,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的英国海军舰队,载着11000多名士兵,离开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南部沿海地区。当时缅甸沿海地区兵力空虚。5月11日,英军占领仰光和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镇,从南面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的确震动了缅甸封建朝廷。缅甸政府急忙从首都阿瓦调集士兵,同时决定召回在阿拉干的缅军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领60000士兵,携带着数百门火炮,冒着季风雨和酷热,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脉,于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此举使得英国侵略军军官也大为震惊。后来,有的西方史学家把它看作可以与古罗马时期迦太基的大将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相媲美的壮举。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挥缅军,向仰光英军发起进攻。此时,从印度开来的援军已到达仰光,英军实力大为增强,而缅军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参战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军落后,因此,几次进攻瑞大光宝塔附近地区,都被英军击退,造成军事上的失利。
仰光之役缅军伤亡不下5000人。英军也损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带着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达柳漂。1825年3月,英军大举北侵,准备进攻达柳漂。英国将领科顿写信给班都拉,要他率军投降。班都拉在复信中义正词严地回答说:“你会看到,我将坚定地保卫我的祖国。如果你作为朋友而来,我让你参观达柳漂;但是,如果你作为敌人而来,那就来吧!”在科顿诱降失败后,英军就进攻达柳漂,但被缅军击退。3月25日,英将坎贝尔率领增援部队赶到。4月1日,英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班都拉临危不惧,从容指挥作战。不幸,一颗炮弹落在他身旁。这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当即身亡。
班都拉之死和达柳漂、卑谬的相继失陷,在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官员主张同英军议和。1825年9月,缅王派出代表到卑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军谈判。英国侵略军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缅甸割让阿拉干和丹那沙林,赔款200万英镑。这是缅甸封建王朝闻所未闻的,缅王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缅方宣称割地赔款不符合缅甸的习惯,拒绝了英方提出的条件。谈判失败,战局重开。缅甸统治阶级想集中优势兵力,一战挽回败局。
1825年10月,缅军60000多人,向集结在卑谬的约6000人的英军发起反攻,曾一度重创英军,击毙英军上校诺克道尔。但英军毕竟是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近代军队,而缅军匆匆召集起来,仅在人数上占优势,反攻很快就遭到失败。缅甸封建王朝在英国侵略军威胁到它的存亡的严重关头,完全丧失了继续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杨达波与英方进行谈判,无条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项要求,于1826年2月24日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杨达波条约》。《杨波达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长达两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结束。
相关文章
-
冈村宁次在中国的最大一次败仗:一次死了180个军官,谁干的?
-
宣城育韩四功绩
-
出手了,俄罗斯对这国已忍无可忍,刚刚彻底爆发!
-
唐朝将军战败被俘,被杀时被敌军将领看到,大哭着松绑释放他
-
中国难以取名的四大姓氏,无论取什么名字,听起来都像在骂人
-
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 认为张杨兵谏是叛变
-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女影星看有你认识的不
-
戈兰高地,你到底是哪家领土
-
《因法之名》如果陈谦和没有隐藏指纹,许志逸恐怕还是会含冤入狱
-
黑死病是如何肆虐欧洲数百年的?
-
人死后埋入土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入土为安其实是错的
-
黑龙江齐齐哈尔挖出了28枚日伪时期遗弃的炮弹
-
赤壁之战知名度为何如此之高而淝水之战却无人提及?
-
为什么中国王朝灭亡了国家还能统一,西方王朝灭亡了就难以统一?
-
苏联女兵为何穿着裙子冲上前线?
-
以“德县路事件”为由1938年日军再次占领青岛,美丽海滨飘着膏药旗分外刺眼
-
码头主题文化雕塑的摆放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
定了!提前退休真的来了
-
男生占女生的便宜为什么叫做吃豆腐
-
盟友遭德军屠城,苏军近在咫尺乐得看戏,事后美英却无话可说
-
《心居》顾清俞太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竟然让弟弟蒙受奇耻大辱
-
老山战场,越军一俘虏说:你救我一命,我保你全军,最后说到做到
-
1907年的美国有多强大?16艘战列舰带队环球航行就问你怕不怕
-
与烈焰狂魔斗法千年——中国消防技术的发展
-
琉球又公投了,琉球人为何总是闹事
-
明孝陵为何没有被盗,不仅有三大防盗措施,更有让人想不到的原因
-
揭秘:列宁遗体近百年不腐,气色越来越好,苏联当初做了什么?
-
二战时的法国军队为何徒有其表?兜里没钱是真没办法
-
此人战功显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出国访问时,找美国要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