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史上的荒唐事:获奖的科学成果最终都被证明是错的
丹麦病理学家约翰尼斯·菲比格由于在老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能造成鼠癌的螺旋体癌生物,获得了192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许多人看来,菲比格的这个发现相当于找到了一种引发癌症的微小寄生蠕虫。当时,科学界对癌症的了解还少之又少,加上其百发百中的致死率使人们闻风丧胆。所以,菲比格的这一发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希望。
但是,在此后数十年的后续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尽管这种蠕虫的确存在,它却不具备致癌能力。那么,菲比格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其实,菲比格一向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而广受推崇,为了说明啮齿类动物体内寄生虫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他喂养了许多只老鼠,并使它们产生了大量肠内寄生虫。然后,他观察到了一种颇似“肿瘤”的物质在老鼠的胃中生长。这个发现令他惊喜不已,却也让他大意地以为自己找到了能够引发胃癌的微生物。
但事实上,这些在老鼠胃中生长的物质并非肿瘤,而是一种由饮食不良导致的维生素A缺乏症引发的胃部的某些病变和损伤。
有人因此指责菲比格和诺贝尔奖委员会太不严谨,但在那样一个癌症致病原因扑朔迷离的年代,菲比格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值得敬佩的。虽然最后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只有“肠内寄生虫”这个答案,但它也只是菲比格在万千尝试中涌现出来的沧海一粟。就像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菲比格的颁奖辞中所说—他的努力就像一盏灯塔,照亮了科学道路上不断追求真相的脚步。
菲比格关于“鼠癌”的发现是一个让人有些遗憾的乌龙,但比起诺贝尔奖史上关于额前叶切除术的误判就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
华尔特·赫斯和安东尼·莫尼斯因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提出用脑前额叶切除术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由此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每年对数以千计的患者实施了脑前额叶切除手术,而其中一些患者却因此失去方向感或行为能力,成了植物人甚至死亡。直到1960年,这种治疗方法才被普遍废弃。
可见,科学除了为人类造福外,“大意”的褒奖也有可能贻害无穷。
除了对科技成果“真伪”判断出错外,诺贝尔委员会也犯过其他错误,比如,获奖依据不科学。大名鼎鼎的美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毫不夸张地说,费米是一个物理通才,无论是对理论物理学还是实验物理学,他都有卓越贡献。1938年,由于在人工放射性元素以及原子核反应方面的工作,费米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论证出这种人工合成的新元素的存在。
在当时的研究过程中,费米不断用慢中子照射铀原子,铀经中子照射后产生了一些β-放射性粒子,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元素—和钚。但实际上,这只是原子核裂变—铀原子被中子击中后分裂成了质量更轻的碎片。
至于让费米和诺贝尔委员会欣喜的超铀放射性元素,直到1940年才真正被制成。当然,费米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也足以问鼎诺贝尔奖,只不过是1938年的获奖依据不太妥当罢了。
除了意外和不严谨导致的奖项出错外,诺贝尔奖史上还有一件“奇葩”的事—同一奖项的获奖者所持理论南辕北辙。
1906年,诺贝尔奖把生理学或医学奖联合授予了两个人—卡米洛·高尔基和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他们两人都在神经组织学领域颇有建树,但有意思的是,两人对神经系统结构所持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
当时,对于神经系统的结构,人们众说纷纭,主要的矛盾集中在“神经细胞之间到底是相互独立还是相互融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代表了学界的两种意见—神经细胞之间是相互融合的,整个神经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神经系统网状理论);神经细胞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实体,而神经细胞胞体延伸出的树突和轴突能够传导神经冲动,它们构成了整个神经系统(神经元理论)。
巧的是,高尔基和卡哈尔正好是这两种不同理论的领军人物。所以,对于同时在神经组织领域联名获奖,这两人自然会擦出激烈的火花。
那么,为什么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会同时获奖呢?据说,当时诺贝尔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其实更加认可卡哈尔的观点,但基于双方都得罪不起,他们最终选择让高尔基和卡哈尔同时获奖。
至此,事情并没有结束。在诺贝尔颁奖典礼现场,让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高尔基在获奖致辞上,对哈卡尔理论的抨击贯穿始终。然而,时间最终还是证明了卡哈尔以及他的神经元理论才是对的。
当然,犯错不是问题。在科学道路上充斥着各种不正确的观点,其数量也远远超过真理。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黑暗和到死都解不开的谜。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端如诺贝尔奖也允许出错的原因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周 泉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二战老照片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俘虏的日本兵结局让人意外
-
如何评价武田胜赖?他真的是只是一个无能的末代家督吗?
-
【广西故事】苏东坡吃过的饼,在这个地方也可以品尝
-
“中国蛙王”:吹爆测量仪,100米潜泳只吸3口气!泳联被逼改规则
-
红楼梦:黛玉有伤风化,薛姨妈正幸灾乐祸,却被凤姐一句话揭老底
-
虎式恐惧症:击毁虎会获得“驯虎者”的尊称,让人生畏的陆战王者
-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
历史上以瘦为美的朝代,减肥方式荒唐可笑,甚至拿生命在瘦身
-
老照片1988年的阿尔巴尼亚中国援助的的老解放卡车
-
二战日本战败,新加坡被马来西亚与英国争夺,却被迫独立意外崛起
-
20岁士兵,9小时射杀3000人。战后坦白:我只是想活下去!
-
被枪毙前一秒还在微笑:二战最爷们的三个死刑犯
-
俄罗斯胸襟最开阔的皇帝与皇后,各带情人共进晚餐、互道晚安
-
我国面积最大的地方,低调上千年,个个都是富翁
-
川妹子逃难至韩国成为王后,157岁寿终正寝,韩国至今仍有其陵墓
-
伊斯兰国是个什么组织?为何这么多国家联合剿灭,至今还灭不掉?
-
我理解中国为何反应强烈,事件太失常
-
三千多年前特洛伊城沦陷,这场战争唱响了英雄主义丨日签
-
淞沪会战初,中国两个师为何拿不下日军数千人?陈诚一语道破玄机
-
当高产成为劫难──美洲作物究竟为非洲带来了什么
-
19世纪末,一群美国人靠模仿中国人走上人生巅峰
-
1994年,陕西出土7300年前遗体
-
美国本土传来一声巨响,新弹头试验十分理想:向全球发出警告
-
34条中国好汉只剩下七勇士,接着,他们消灭美军一个连!
-
西德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为何还有很多国民往东德跑
-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在抗战时期,都指挥了哪些经典战斗
-
防空炮能打坦克吗?阿拉斯战役,隆美尔给了你一个肯定的回答
-
唯一加入欧盟的亚洲国家,北方闹独立却仅有一国承认,现富得流油
-
非遗在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