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文/寂寞的红酒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爆发后,美英苏等国家纷纷卷入战争。作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美英的帮助下,苏联人打败了德国军队,取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尽管苏联人在苏德战争中击败了德国,但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美英的帮助,单凭苏联自己是打不赢德国的。那么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苏联能不能打赢德国?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就知道苏联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
我们先来介绍下二战欧洲战场的局势。欧洲战场主要分为东线和西线,作战主力分别是苏联和英美。严格来说,还有南线,南线的主力也是英美。从整体上来看,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无疑在对抗德国的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英为首的西方阵营消耗了德国几乎所有的海军和70%的空军以及30%以上的陆军。从军队数量上看,两线的兵力差不多,1943年末德军在东线兵力不到300万,西线兵力为240万。此后,德军在东西线的兵力一直在来回抽调,阿登反击战前夕西线和东线的兵力比一度达到6:4。不过,这种数量上的对比并不能看出东西线的差距,因为人们经常把德国的空军和海军忽视掉。实际上,空军和海军才是最占资源最费钱的兵种,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相当于800辆虎式坦克,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相当于600辆虎式坦克,即使一艘潜艇也相当于十几辆虎式坦克,德国1100多艘潜艇能造15000辆豹式坦克或者3万辆T34,德国海军消耗的资源可想而知。如果德国把空军和海军资源都投入到东线,德军的军事力量至少可以翻一番。德军不到一半的资源就把苏联揍得满地找牙,如果都用来对付苏联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美英摧毁了德国大部分工业产能和矿产资源。作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德国在占领大半个欧洲后,其工业产能已经不逊色于美国多少。实际上,德国并不缺工业产能,德国缺的是资源。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德国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前线提供武器弹药等各种工业品。这也是德国的可怕之处。但美英的轰炸摧毁了德国大部分矿山、油田、工厂等设施,使得德国工业产能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无力继续战争。如果不是美英对德国进行狂轰滥炸摧毁了德国大部分工业产能,苏联根本扛不住德国的疯狂进攻,即使和德国对耗也未必能赢。同盟国能打败德国,美英的轰炸可以说占了一半的功劳。
最后,美英向苏联提供了巨额的援助。二战中,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12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14000余架飞机、7000多辆坦克、42万辆汽车等等。这些物资很多都是在苏联最艰难的时候运达的,对苏联来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人估计撑不过1942年,更不要说打赢德国。以航空燃油为例,苏联三分之二以上的航空燃油是由美英提供的配料生产或者用美英航空燃油勾兑的,没有美英航空燃油,苏联大部分飞机只能趴在家里,没有制空权苏联肯定会被德国揍的怀疑人生。
此外,美英干掉了德国的大部分盟友。苏德战争前,德国拉拢了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一大票国家,已经完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包围。这还不算日本和意大利两个颇有实力的盟友。如果没有美英的牵制,苏联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实都不用德国人出手,日本、意大利、芬兰等德国的盟友就能把苏联搞得焦头烂额。所以从整体来看,苏联至多消耗了德国及其盟友三分之一的资源。美苏英三大强国联手都打了好几年,不要说苏联一家。如果没有美英的帮助,苏联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
参考资料:《全球通史》、《二战史》、《二战中的德国》
相关文章
-
双向努力邓氏桅杆保护有行动
-
最败家的日本首相,花了1400万日元,最后只卖了38万
-
麦克阿瑟解码:为什么在朝鲜战争末期要与中国叫板?
-
二战前还是中国领土,美女太多嫁不出去,如今却看不起中国人
-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讲述着玉林解放的故事!
-
红色记忆:红二十八军参谋处印章
-
农民一锄头挖出个金豹子,重18斤,专家赶到再挖出几十斤金饼
-
老照片:一战机械“巨兽”,张作霖张宗昌都拥有过,但没起大作用
-
特朗普又做重磅决定,借此“挫败”中国?不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珍宝岛战斗英雄,一生大起大落,33岁官至副司令,42岁转业副厂长
-
历史上的今天|英国著名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逝世
-
注孤生的李宅······
-
老照片:德军欢笑饮美酒,百姓战俘吃树皮
-
明知广场会议是美国人摆的鸿门宴,为何日本却没有反抗
-
钢盔那么重要,为何抗战时中国士兵大部分都没有佩戴
-
东罗马帝国国王优柔寡断,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靠的是低贱皇后
-
“一战”前“日不落帝国”有多强?海上阅兵战舰绵延60公里,美日绕着走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真的十四年不洗澡吗?
-
非洲有个矮人国,身高只有1米3,喝露水吃白蚁,被称作最后的猎人
-
看完这两点原因,你就知道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都在欧洲!
-
为什么文莱从一个大帝国萎缩成为一个袖珍国家?
-
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军,3年时间裁掉1000万,剩下400万还是亡国了
-
这个欧洲国家派80人去打仗,为什么却回来了81人
-
1949丢掉大陆前的蒋介石为何还有闲心出国访问
-
王立新:民国史研究如何从全球史和跨国史方法中受益
-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希特勒不喜反怒:这是不折不扣的自杀
-
艰难的俄罗斯
-
刺杀“希特勒的刽子手”
-
露骨的侵略性:战后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