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初期苏军为何不能用空间换时间?因为这一点,苏军只能死扛!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面对德军的闪电战毫无招架之力,大量主力军队被围歼,而在朝鲜战争时期,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主动采取了利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那么当时的苏联拥有广袤的国土,为什么不主动后撤,避开德军的进攻锋芒,保存实力待德军攻势减弱时在反攻呢?
其中地形是一大因素,苏联是大平原,有利于机械化作战,德国是摩托装甲部队进攻速度极快,你要是不层层抵抗,坦克一路追来你往哪跑。朝鲜是多山国家,机械化作战会遇到许多天然的阻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朝鲜全是山区,联合国军推进速度与宽度用不起来,这是当时我们出兵朝鲜的地理原因。
而整个东欧平原无险可守,面对敌方的大规模军事进攻,特别是突然袭击的大规模进攻,做为防守一方必须坚守特别是战略要地必须死守,通过一步一步的拼死抵抗迟滞敌人的进攻拖延敌人的进军速度,这一点对苏联来说很重要,因为苏联的经济命脉太侧重于西部地区。
正是因为经济原因,所以说苏军只能在前面死死扛着德军的进攻,为重要工业设施向战略大后方转移赢得宝贵的时间,当时苏军的所付出的牺牲,为数千个国防工厂迁移都乌拉尔山大后方赢得了时间,到1943年这些迁移到乌拉尔大后方的国防工厂全面投产巨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为苏军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轻重武器,为苏军最终战胜纳粹德军解放国土攻克柏林提供了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样面对苏军的大规模战略反攻,从东欧到中欧都是大平原,德军同样也是无险可守,只能是拼死抵抗,死拼。强大的坦克装甲集群在空军和空军立体协同进攻作战,只能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国情实施战争策略。东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苏德战场不同于西欧战场,同样东亚战场不同于苏德战场也不同于西欧战场,更不同于日美血战的太平洋战场,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国情军情的战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
还有就是感觉战争初期的苏军战术死板不灵活,不善于积极防御,不是抄敌后路打破其进攻而是死守硬拼,或在极不利条件下下死命令向敌进攻,总是走极端,远比不上当时志愿军机动灵活,战略上失误如对德军进攻的严重误判使战爭前期损失巨大,反映出苏联人思想方法僵化,或许只能说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领导力。
苏军被俘六十万加上伤亡人数这七八十万军队,为什么不在正面抗击时派出二三十万军队在运动战中绕敌背后攻击德军后勤?后勤保障受到威胁德军还不得不分兵保护后方,这样前线正面的压力也就小的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围歼基辅方面军。
若是德军遇上我军积极防御战(我军需有苏军的装备,小米加步枪是抵挡不住装甲部队的),没准突击500里就会变成对峙战了。一道线特工游击战,只破坏它的特路公路后勤补给线。二道放线运动战,仍以破坏其后勤线为主兼消灭小股敌人及毁坏粮油储成仓库,偷袭它运输队。第三线是主动出击,当它的闪电战进到五百里时,在食物补给,机械补给困难时己经是强弩之未了,攻守之势易转。可主动歼灭来犯之敌。
还有就是苏军经历大清洗能打的将军剩得不多,军队经过大清洗差不多变成文工团,战力下降自然不说了,装备指挥战术和德军不是一个等级。反观我军从无到有,建军初就开始各种血战。建国前更是经历了规模宏大的三大战役决战。各级指挥最都拼命,各种战术指挥艺术得到验证。所以说在战争中,苏军是被德军突然闪电袭击,猝不及防,一溃千里;而志愿军是在一次战役胜利后主动后撤,详装败退,实则是诱敌深入至志愿军预伏阵地,聚而歼之。
相关文章
-
[图文]二战时期日军安全套曝光 慰安妇怀孕不在少数
-
新疆考古现“楼兰美女”,经考证其生前,容貌果然不出所料!
-
日本最后一个神风敢死队:三级片演员驾飞机,自杀撞击日本巨魁
-
南海和中国历史有多久 我们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
二战冲绳日军疯狂逼十万人殉葬
-
解放军出动坦克部队近战拼刺刀,冲锋8公里歼灭越军2个排
-
日销上万盒,一口就上瘾!麦乐板栗鸭究竟为何火爆?
-
陆介政:臣心如水
-
民间故事:樵夫夜宿美妇家,半夜摸到硬东西,钻进树洞逃过一劫
-
解读:萨达姆狱中穿囚服照及其他照片被曝光之始末
-
平津战役真实内幕 平津战役简介
-
史迪威为什么称赞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
日本琦玉县频发珍贵盆栽被盗案疑有内行参与盗窃
-
甘肃省博物馆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
-
奥巴马:美国经济增长是我的成绩,而非特朗普
-
用未爆炸火箭弹造房造桥这个阿富汗村庄够硬核!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金圣叹,为何三次科考皆名落孙山?
-
美军走后,一支神秘部队接管了阿富汗的防务
-
父亲是李克农的上司,她是校花,嫁给越南人,遇困难时中国援手
-
二战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为何日本军官,还会人人佩戴一把军刀
-
73%的美国总统祖上对华贩毒,教授:美国资本积累大部分来自鸦片
-
丰台史话-卢沟桥的民族精魂:宛平县长王冷斋临危受命(一)
-
毫无计划、盲目刺杀,十二月党人起义看似情怀,却充满愚蠢和激进
-
解约、解约、解约,张哲瀚的代价来了······
-
【今日历史】11月26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二战中本土损失惨重的苏联,战后凭什么立马当“超级大国”?
-
号称“天下第一不正经人”的金圣叹到底有多离经叛道?
-
拉美“鲁迅”:被亲美政府通缉12年,查韦斯将其著作送给奥巴马
-
扬帆千里: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罗马与迦太基海上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