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课要删凡尔登战役,为啥?
【编译/观察者网 郭涵】
法国教育部最近表示,将从教科书中移除“凡尔登战役”相关内容。此事一经传出便引发了保守派政客的抗议。
凡尔登战役发生于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法国惨胜告终,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均超过40万,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
法国教育部认为,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大约同期的索姆河战役中,理由是后者具有“国际维度”。该战役由法国协同英国、法国、加拿大、英属印度、新西兰、南非、澳大利亚的协约国联军发起,但最后却遭遇失败,协约国方面伤亡接近80万人。
为何要删除一场能够彰显法国“独立自主”精神的胜仗,而专门重点讲一场败仗呢?
法国保守政客纷纷认为此举不当,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袖勒庞形容是“剥夺了法国的光荣历史”。教育部长布朗凯则赶紧“灭火”,表示相关知识依然会在课堂上教授,只是课本中不再出现。
《每日电讯报》:法国在课程中删除一战凡尔登战役引发不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4日介绍,法国教育部在最新一期官方公报中表示,下一个学年起将从教科书中移除“凡尔登战役”的内容,并把教学重点放在大约同期的索姆河战役上。
其理由在于,索姆河战役相较而言更加具有“国际维度”。不同于法国凭一己之力在凡尔登抗击德军,索姆河战役由英国、法国、加拿大、英属印度、新西兰、南非、澳大利亚等协约国军队联合发起。
法国保守议员很快表达了不满。法国东北部的大东行政大区(包括凡尔登)主席让·罗特纳(Jean Rottner)在推特上认为此举是个错误。
他还在推特中发布一张照片,内容是1984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与前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凡尔登纪念仪式上的合影。
罗特纳在推特上贴出密特朗与科尔在凡尔登纪念活动中的合影
罗特纳说,凡尔登“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还因象征了法德两国间从分歧到和解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领袖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评价:“政府此举剥夺了法国的光荣历史,是对我们牺牲将士们的践踏。”
教育部长布朗凯(Jean-Michel Blanquer)则赶紧出面“灭火”,他认为有关批评是“毫无依据”,表示相关知识依然会在课堂上教授,只是课本中不再明确提及。“初一(sixth form)第一年仍然会学到凡尔登战役的内容。”
法国教育部长布朗凯 图源:视觉中国
对此,国外知名社交网站Reddit上的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用户名为MJ_Feldo的法国网友认为,事件本身可能是个误会。他引用公开的最新教案,其中明确将协约国与同盟国一战后期在西线展开的“堑壕战”( "guerre de position")列入考点,包括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凡尔登,但也不意味着会被完全从历史课上抹去。
资料图 参加凡尔登战役的法军士兵
不过这位作者也强调,最近几年,法国历史课本的编排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多元背景与全球化影响。
“不管喜不喜欢,当你加入一些关于非洲帝国的内容后,你就得缩减其他内容的课时。”
一位用户名为BenjaminSkanklin的网友认为,凡尔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意义的绞肉机式战役的代表”,将军们将无数士兵送上前线却一无所获。凡尔登战役开始几个月以后,法国士兵之中已经出现叛乱,如果德国知道具体情况的话,法国可能早就输了。
延伸阅读: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是巴黎的东部门户,也是德国通往巴黎的必经要道。1915年,为打破西线战壕战的胶着局势,德军制定了打击法国凡尔登要塞,迫使其投入所有兵力、“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进攻方案。
战役初期,德军进展顺利,于四天内突破法军两道防线,但因天气原因延迟了进攻。在贝当将军的指挥下,法军抓住时机向前线运送人员补给,加强了纵深防御,迫使双方陷入拉锯战。
凡尔登战役示意图
截至当年6月,德军攻势已明显放缓。随着7月索姆河战役打响,德军的兵力被进一步调走。法军于10月21日展开反攻,截至12月11日,德军已完全退回到战役发起前的战线。
由于交战前线反复易手,进攻方无法有效应对防守方机枪、迫击炮构成的要塞碉堡,此役交战双方都遭受了惨重损失。其中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阵亡人数均在15万人左右,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值得一提的是,以伤亡人数论,一战最惨烈的战役其实是索姆河战役。此役英军伤亡超过40万人,法军伤亡约20万人,德军伤亡在43万到50万之间。
在贝当的坚持下,凡尔登前线部队定期轮换,70%的法军都参与其中。受到残酷战斗造成的心理影响,法军士兵一度打算兵变,只是得到指挥官承诺日后不再向德军发起进攻性战斗才未能实现。
由于战况惨烈,凡尔登前线的法军士兵一度接近兵变,日后也拒绝发动进攻作战
凡尔登战役也成为法国决心保卫自己的象征,加强了法国对要塞防御系统的自信,二战爆发前在法德边境修建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
相关文章
-
1915年渴望扩张的日本已驻军西伯利亚却为何最后主动放弃
-
英法本身能合并成一个超级强国,为何英国拒绝了法国合并的要求?
-
中国人真的起源于非洲吗?中国境内发现了三颗牙齿,从此揭露真相
-
世界上5大军事天才,拿破仑勉强上榜,第一来自中国
-
高伟浓:中南半岛、中国西南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通及其华侨商民
-
二战时日本和英国海军势均力敌?96艘航母日本养都养不起
-
古巴这个小国,为何医疗如此发达呢?
-
瞭望台行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战略大反攻
-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
张震内幕:解放初准备3亿美元攻打台湾
-
美军试探德国间谍,问了一个地理知识,间谍回答正确,美军:逮捕
-
欧盟首度发声!称美国不负责任,将盟友置于危险当中!
-
这位日本美女,放弃了国内的荣华富贵,来到中国奉献了一生
-
当过逃兵的抗日老兵,91岁拿出一样战场宝贝,让人立即肃然起敬
-
他冒充皇帝弟弟继承皇位,却在睡觉时,被王妃发现耳朵不对而露馅
-
淝水之战知名度低 淝水之战有多少人知
-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
海南海底发现72座村庄,至今仍有生活迹象,海底真的有人居住吗?
-
二战后,中国农民打猎发现日军藏匿的军火库,该怎么处理?
-
二战时期,炮楼在中国战场上随处可见,为何欧洲战场却没有?
-
皇帝刘邦去世,匈奴单于给吕后写“肉麻”情书,吕后回复真高明
-
日本天皇在二战前有没有被架空,到底有没有实权
-
悲情弃子:太平天国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
[图文]二战最可怕的冒险家 曾色诱丘吉尔之子
-
AI安全领域的“雨山机车大赛”,改变了什么?
-
亚历山大和秦始皇谁更强,中国学者:拿一虚构人物和秦始皇比?
-
那些谣传的历史故事,你信了几个?
-
[多图]二战时期英国“战地甜心”琳恩
-
林浩,曾经的那个抗震小英雄,是否能承诺他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