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国空军亮相震惊世界:开国大典战鹰挟弹受阅
林虎向记者介绍开国大典前的训练情况。
开国大典时林虎驾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人民空军17架战机以整齐威武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人民空军的首次公开亮相震惊了世界,它向世界宣告: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空军部队。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人民空军至今走过了不平凡的成长之路。披着冬日暖阳,记者采访了当年驾机接受检阅的飞行员、空军原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翻开尘封的历史,老将军娓娓讲述了开国大典上驾机受阅的往事。
记者:请老将军介绍一下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前的情形。
林虎:1949年8月,中央军委航空局调我和孟进到北平南苑飞行中队当飞行员,担负保卫北平的任务。每天昼夜都在机场保持2至4架战斗机值班,国民党空军闻讯后,没有敢再来袭扰。8月下旬到9月初,朱德、聂荣臻先后视察了南苑机场。这时,飞行中队接到了一个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任务,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空中校阅。
记者:阅兵任务确定后,训练是不是马上就展开了?
林虎:接到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的任务,全队同志都很高兴,立即开始进行受阅编队队形的训练。起初,只用了9架P-51战斗机,编成3个"品"字队形拉开距离跟进,我编在总领队邢海帆的右侧。
记者:当时飞机数量少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林虎:后来聂荣臻到南苑机场看了一下,认为准备参加受阅的9架飞机太少,能不能有更多的飞机,战斗机修不出来,什么飞机都可以,能够安全通过天安门就行。随后,又凑了两架轰炸机、3架运输机、1架通讯机和两架教练机。这样,一共17架飞机,编成5个"品"字队形、1个双机梯队,前后跟进。
记者:当时只有17架飞机,为何人们在开国大典阅兵时看到的是26架飞机呢?
林虎:后来,周恩来副主席看过预演后提出,领队的战斗机飞行速度快,为了增加飞机的数量,你们通过了天安门以后,战斗机可以到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再转回去,接到教练机和通讯机后边。它飞得慢一点,你转回去再接上去,这样就有26架飞机受阅飞行了。
记者:受领空中受阅飞行的任务后,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林虎:一是时间紧,仅一个月时间。二是机种复杂,特别是机种之间飞行速度差别很大,要组成一个整体空中受阅机群,需要严密的组织协同和多次演练。三是飞行员彼此陌生,来自四面八方,互不熟悉。
记者:当时,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林虎:当时的气氛很好,工作也好做。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驾驶过不同的飞机,但心里都装着一件事,就是力争全队准确、整齐、安全地通过天安门的上空。
记者:当时没有雷达之类的导航设备,是怎样解决引导受阅飞机准确飞越天安门这个问题的?
林虎: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设备先进,也没有专用的航空地图,只能用北平地图当作航图,用尺子量量算算,把航线标定,选了通县的双桥镇。那里有个比较明显的楼房,上头摆上白布,如果天气能见度不好,只要到双桥上空把方向罗盘对好了,就可以直接飞到天安门上空。通过天安门还有一个问题,不能飞得太偏离地面游行队伍,高度也要刚好,观礼台上的人抬头就能看到,下边游行的也能看到。受阅飞行时,所有飞机在双桥会合,各分队领队机罗盘一定要对好,编好队形,再飞向天安门。
记者:南苑飞行队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北平的防空安全,为了参加受阅编队飞行,动用了所有的飞机。如果在受阅中受到国民党飞机的偷袭怎么办?
林虎:经过几天的反复研究和推敲,上级向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提交了一个带弹受阅飞行的方案,并得到了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认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聂荣臻亲自来到南苑机场挑选了带弹飞行的飞机和飞行员。
记者:按照世界阅兵的惯例,为安全起见,阅兵时任何兵种都不能携带实弹。飞机带弹受阅无疑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林虎:受阅前,各级领导最担心的是飞机的安全,专门请苏联专家机务人员检查把关飞机的质量,并在武器系统上贴上封条。在受阅飞行的前一天,每个受阅飞行人员都立下誓言,留下了这样一段誓词: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落在城内、掉在广场和附近的建筑物上。
记者:受阅时的情形如何?
林虎: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开始的时候,预定参加空中受阅的飞行员都站在自己的飞机前面,准备起飞了。那时没有电视,只有广播,从喇叭里传来天安门城楼上的声音,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午4点整,我们接到起飞命令,我驾驶的战斗机飞在第一梯队,按预定方案飞向天安门广场。起飞后,我与总领队长机保持好规定的队形,用余光看到了地面游行的群众。飞过天安门后,我们战斗机按照预定的方案,再转回去接到了教练机和通讯机的后面,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记者:按历史记载,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方队任务完成得很好,外国记者在发出的报道中声称"一共有26架飞机参加了编队飞行",并惊呼"中共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空军"。你完成任务后的心情如何?
林虎:当晚朱总司令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宴请受阅的陆海空三军代表。我们参加受阅飞行的9名战斗机飞行员乘车到达长安街时,看到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庆祝的群众,正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和"共产党万岁",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致意:"人民万岁!""同志们好!"我们坐在汽车上,走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北京饭店。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在宴会上,朱总司令讲话说,他今天终于成为三军总司令了。
记者:近60年来,空军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变化,战斗力不断增强。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林虎:看到空军的发展壮大,真是打心眼里高兴。作为我军第一代飞行员,可以说,我是人民空军创建、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空军的战机种类越来越齐全,性能越来越先进,尤其是第三代战机装备部队后,战斗力将大大增强。与此同时,高素质人才方阵也越来越强大,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力支持。展望未来,我们空军战鹰的翅膀会越来越硬,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国土防空任务。
相关文章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历时八年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之路
-
小孩一泡尿浇灭一场大火?没有,他把尿撒到了敌人脑袋上
-
[图文]美国大兵的自述:我奸污了34个越南女人
-
朝鲜战争中美军计划投26颗原子弹,毛主席听后霸气回应2句话
-
化学武器遗留下的恐怖后果 美国在越战使用的化学武器
-
文物与历史:拜占庭帝国的瓦兰吉卫队的文物遗存
-
此人战功显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出国访问时,找美国要毕业证?
-
进入埃及法老陵墓的人都受到诅咒早亡,只有他活到65岁
-
[图文]二战后德国约9000名纳粹战犯逃到南美
-
世界上著名的弹丸之国,一城即一国
-
此日本人罪恶滔天,竟然被判无罪,他说:连战犯都没评上,真丢人
-
二战东线有多残酷?后期的德军战斗力如何?集团军群被瞬间歼灭
-
二战德军和英军的最强将领:一个为妻子自杀,一个为寡妇守终身
-
中国未参加一战却参加了伦敦胜利大阅兵,气势压倒日本
-
“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
-
山东发现世界最早茶叶遗存
-
上世纪美军深陷越战泥潭,他们为何不投放原子弹结束战争?
-
美军的绝密计划“长子行动”挑拨北越与中国的关系
-
老婆被抓走,9个月后挺着大肚子回来,此人一番话,尽显男儿本色
-
远超想象!这款古董手雷产量巨大,全中国一人一颗还有剩余
-
杨利伟38岁成“中国航天第一人”,妻子因太担心,成半个气象专家
-
揭开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风水之谜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历史上的今天|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普·皮亚齐逝世
-
《心居》顾清俞太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竟然让弟弟蒙受奇耻大辱
-
历史上神秘消失的3人,至今不知所踪,有人说上天做了神仙
-
一份珍贵的《党课教材》
-
瓷器中的“真贵族”看看这些天价元明清官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