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纪念黄一鹤,致敬时代精神
央视春晚开创者黄一鹤先生去世了,引发网上普遍的哀思。黄先生是央视1983-1986连续四年的春晚的总导演,在1990年又再次执导,称黄先生是“开创者”“奠基人”毫不为过。事实上,他不仅奠定了央视春晚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娱乐”的理解。
2012年,央视春晚30周年的时候,媒体曾评选“你最喜欢哪一届春晚”,结果1983年春晚票数排在第一。这个结果多少有点意外,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央视春晚的声光电技术,已经远非1983年可比。但是,在很多老观众心中,1983和1984最开始的两次春晚,仍然是最有味道的。
我们可以尝试回到当初“简陋”的现场,以便更真实地触摸到黄一鹤那一代电视人的心灵。1983年春晚,黄一鹤决定采用主持人这个形式。央视有赵忠祥这样的主持人,黄一鹤认为他们的优点是背台词厉害,创造性不行,所以黄一鹤请来了马季和姜昆,又请来了当时最红的女演员刘晓庆。
这种“开放性”,是央视春晚早期的核心,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黄一鹤才敢把当时还是“禁歌”的李谷一的《乡恋》拿给领导,去争取播出。那是观众呼声最强烈的歌曲,黄一鹤的出发点是办一场让老百姓认为是“自己的晚会”。相关部门领导也受到这种开放精神的鼓励,拍板让李谷一上了春晚,她不但成为早期春晚的灵魂之一,也因此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明星。
1984年,黄一鹤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为此,他多方打探,才搞清楚那是“港台艺人”。他专门办了边境证,到距离香港最近的沙头角买了磁带,后来又托人找到了当事人。张明敏成为1984年春晚的“突破”,后来找港澳台演员来演出,也成为一个惯例。但是,这一历史细节,最触动人心的其实是黄一鹤上下求索的身影,敲击着时代的大门,融化着过往的坚冰,将一个个禁区踏破,将曾经的僵化焐热,也是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最强音。
最初的几年春晚,大众媒体还不发达,直到大年三十,人们还不知道春晚会有什么节目,但是观众会有强烈的期盼心态:今年会有什么用的“突破”?突破不仅是央视节目组的追求,也不仅是观众的呼声,更是整个1980年代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敢于尝试一切新奇的东西,在电视人身上,就表现出黄一鹤这样的探索。他认为央视春晚是“观众自己”的,同时也认为节目就是他本人的,这种责任心,是后来的电视人应该学习的。
近些年来,1980年代版的《西游记》《红楼梦》以及春晚,被人们一再追忆、回味,这不仅是长大成人的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杀”,更是对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澎湃向前、突破禁区、回归常识的时代精神的致敬。
相关文章
-
《西游记后传》从“烂片”到奉为经典之作,用了19年时间
-
一分钱秒杀???这是什么神仙商城!
-
现实版飞屋环游记?老美把气球绑在办公椅上,飞过了英伦海峡...
-
钟馗的判官职务是否属实 看世人是如何讲诉的
-
怀念闫怀礼老师:永远的艺术家
-
汉钟离点石成金的故事简介
-
弥勒菩萨的传说 关于布袋和尚的四个故事
-
陈浩民再演孙悟空,罗家英再演唐僧,可王晶这拍了个啥?
-
谛听为什么不敢说六耳猕猴?地府无人能降服(不想惹麻烦)
-
盐淮文化网:父子有约
-
西游、封神、山海经……本土神话又成IP界香饽饽了?
-
二郎神的72变与孙悟空相比,谁更厉害?菩提祖师早就说出了答案
-
扩散|一人四角!临汾大叔“神还原”西游经典配音
-
孙悟空缴获了那么多法宝,唯一留在手里的战利品竟是骗来的?
-
普济井是怎么来的 关于四大天师许逊的传说
-
《哪吒》票房破22亿稳坐暑期档榜首,《魁拔》如何达到这样的成绩
-
盘点孙悟空经典影视形象,对不起只有8位
-
六耳猕猴是什么身份?他手中的紧箍和金箍棒又是哪儿来的呢?
-
舍得,舍不得,终须舍
-
夜读丨《庄子》7个成语,感悟人生7个智慧
-
孙悟空真的是一只石猴吗?大闹天宫时,如来佛祖就猜出了他的真身
-
全国影院复工率超20%,票房超560万,《大话西游》即将重映
-
无天佛祖扮演者是谁:张永刚(上戏毕业演员)
-
印度传说:宇宙女王卡莉“践踏”湿婆神的故事
-
韩湘子是如何成仙的 韩湘子修行趣事
-
弟弟代兄受过 曹国舅大彻大悟专心修道
-
十殿阎王与地藏王谁大 十殿阎王与地藏王的关系
-
猪八戒十分可爱?原著中的猪八戒与此完全相反
-
西游记中比孙悟空强的人 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