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为何能把一个面罩强化到能防护整个头部?骑士水桶盔演化史
说到锁甲时代的中世纪骑士,首先便想起的就是他们戴着桶盔、身着戴着罩袍的锁甲、手握骑枪进行冲刺的样子。不少人在第一眼看到桶盔的时候都被他奇怪的造型吸引了:凌厉的方形线条透露着威严、庞大的轮廓让人感觉到威压,狭窄漆黑的眼缝深不可测,散发着冷酷的气息。
然而,不少爱好者都很奇怪,为什么唯有唯有欧洲骑士选择这种桶装的头盔,而非常见的球形头盔。这要从桶盔的起源说起。
▲12世纪骑士戴的一种开面头盔
在12世纪的时候,十字军东征以及欧洲内部的常年战乱,让骑士们逐渐意识到当时所戴的护鼻盔(nasal helmet)以及平顶盔在面对骑枪冲刺、箭矢射击还有刀剑刺击的时候,防护力几近于0。于时在12世纪末期,骑士们逐渐开始在头盔上加一个钢制的大面罩,于时便形成了覆面盔(enclosed helmet)。
▲早期覆面盔
这些面罩通常都带有两条成直线的眼缝,下面又许多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细小的孔,用于呼吸。面罩的轮廓成半椭圆型,带有一定的弧度以符合脸部形状。这样的曲面结构,在面对刺击的时候有几率能偏转对方的箭头,但是一旦箭头或者枪头卡住孔中就非常危险。所以这呼吸孔在能保证足够呼吸的情况下都会尽量做小、做少。
▲早期覆面盔
对于当时的骑士老爷来说,打仗输了被俘没事,但是自己的命要保住啊。自己置办盔甲也格外的上心。如果要定制新盔甲,骑士老爷们经常会对铁匠提出各种要求。得益于这一点,覆面盔在欧洲推广的很快。
然而在我们会发现,在骑兵混战乃至步战的时候,被敌人从侧面甚至是后面偷袭的概率非常大。这种只有面罩的覆面盔,后脑、后颈只有一层锁甲和内衬保护,在面对大力劈砍、甚至是页锤、链锤的打击的时候十分脆弱。当时的甲匠们想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在头盔后面再补上一块铁板。然而受限于灵活性要求,这块护颈板还不能做的太大。也只能保护到刚好到脖子的地方。
然而没过多久,欧洲老爷们就又开始想办法去催甲匠把覆面盔的防护做的更严密,最后将后颈护板和面甲直接铆接在一起提升强度,后颈护板也拉长到能保护整个脖子。盔体也不得不做的尽量大以方便活动。
同时,原本的弧形面甲,也变成了带有一定角度的平板面甲(从俯视角度开看面部基本上是呈锥形的)。这样的设计能使面甲的等效厚度增加,同时带角度的面甲上的呼吸孔在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也小了许多。最后演化形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巨盔的样子。
▲早期覆面盔(早期巨盔)
从巨盔的产生来看,欧洲的骑士阶级自备武备的制度和十字军东征等等战乱,促进了欧洲盔甲的快速发展。巨盔奇特的形状,也并非凭空而来,研究盔甲的时候推敲他们的演化由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Popsicle,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图文]革命英烈张秋人 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
三峡大坝这么重要,周围有多少军事力量在保护它?国人看完放心了
-
水之战:楚汉之战韩信是如何以弱胜强的
-
一个只有32人的国家,竟然拥有自己的海军,美国也不敢惹它
-
山西新绛西马村发现旧石器
-
英国皇家骑兵卫队用的原来是这款刀:哥特式军刀小传
-
历史上唯一一个砍掉刽子手逃生的人,成功原因却让人哭笑不得!
-
温登战役:俄罗斯首次染指西方梦想的破碎
-
国庆节快乐,向祖国致敬!欢度国庆,祖国万岁!
-
[图文]坐拥40位娇妻美妾的民国将军:傻儿川军将领范绍增
-
他本是御林军总管,后来成为一灯大师弟子,却因为爱上义女而发疯
-
哥伦布的真相:我根本没想打算发现新大陆,我只是算错了数
-
女人爱财有错吗?一个军官妻子的心里话,结婚7年,自己越来越孤独了
-
哈米洛斯之战:加泰罗尼亚人在希腊阵斩万名法兰西大兵
-
使用时要靠肚子帮忙!这把古希腊弩是“黑科技”还是思维奇葩?
-
波兰在这里对德国裔大开杀戒,纳粹表示以血还血,全市2万人被屠
-
德国战败之时的老照片:苏美士兵会师柏林,地堡中自杀的纳粹分子
-
最令德国人恐惧的飞行员全是姑娘:开木头飞机丢炸弹,牺牲一半
-
日本天皇的病历曝光,难言之隐让他不得不早早下台
-
世界军服百科:拿破仑时期英国常备重骑兵制服
-
【今日历史】11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的克里木半岛,二战末期雅尔塔会议在此召开
-
你是什么姓?你的省排名前十的姓氏你知道吗?它们来自哪个民系?
-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为何突然有钱了?钱从哪里来?
-
不断受强邻侵略,为保自身选择成为中亚唯一的中立国
-
德国战败后,五十万女兵去哪了?尸骨无存!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探究:曾业英编《蔡锷集》中的重复现象及其辨正(下)
-
王立新:民国史研究如何从全球史和跨国史方法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