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1艘“敌艇”,回国后才知犯“大错”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潜艇部队,肆意的无差别攻击,让很多非军用的船只遭殃,造成普通民众无辜受难。
在战争结束之后,为避免悲剧的再一次发生,国际组织出台了国际海上公约,根据公约之中“捕获条例”的约定,潜水艇在战争期间,是可以在活动区域要求行使的船只停航,并接受是否装有军用物资的审查。
若船只身上确实有军用物资,潜艇有权将之缴获和击沉。但是潜艇不能在下潜的时候进行要求,整个潜艇必须浮在水面上。同时就算是对方有军用物资,在船员没有武装反抗的时候,潜艇方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1939年9月1日,德国战机划破波兰的长空,坦克大步跨过波兰边境,德国士兵如同洪水一般涌入波兰境内,德国人用进攻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是因为德国U-20号潜艇,在1915年击沉了一艘载有128名美国公民的船只,使美国国内举国愤怒,促使美国国内支持加入英法阵营的参战派的呼声,借着民意瞬间压过反战派以及加入德国的派别,最终致使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倒向了英法,德国失去了赢得战争的最后机会。
在前车之鉴的警示之下,德国闪击波兰之后,对潜艇部队的行为是严加约束,要求德国的潜艇部队,不能擅作主张的攻击英法美等国的船只,防止过早的将英法美拉入战争,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但是虽然德国领导层都如此在意了,意外还是发生了。1939年9月3日,为了躲避欧洲即将爆发的大战,很多英国人、法国人乘坐一艘被称为“雅典尼亚号”的客轮,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驶去。
可能是因为急需逃亡美国的人太多,船只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超载,又或者是船主为了节约成本,反正就是“雅典尼亚号”并没有将自己的船灯打开,进行了抹黑航行,不像是光明正大的走,而是偷偷摸摸的潜行。
于是不幸的被在大西洋上游荡的德国U-30号潜艇,当成了英国或法国两个敌对国家的军事船只。在德国还没有完全撕毁国际海上公约的背景下,“雅典尼亚号”的行为让德国潜艇的艇长认为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久在U-30号潜艇射出的鱼雷攻击之下,“雅典尼亚号”命丧了大海,事后不完全统计,约128人直接在这次袭击中死亡。
对于德国潜艇攻击民用客轮之事一出,整个英国、法国的舆论界一片哗然,国内主战派势力,纷纷要求政府向德国施压,扼杀德国日益嚣张的行为。
面对英法舆论的大怒,德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希特勒心中一惊,甚至对下属大发雷霆了一通,在希特勒内心中,十分担心英法美以此为借口从背后打自己。
随后为了挽救,表明自己的态度,希特勒公开向潜艇部队下达,不许再攻击客船,无论如何不能对法国客轮动武的命令。
至于命令中为何强调法国?当时法国已经屯兵百万于德法边境,而德国主力此时此刻被陷在了波兰,若法国突然进攻,德国可能立刻就土崩瓦解。
而U-30号潜艇犯下了如此“大错”,由于在水下潜行需要静默,在击沉客轮之后的日子全然不知,直到9月底它回德国补给,才得知自己做了一件差点让德国“毁灭”的事。
相关文章
-
俄罗斯最牛的特种部队,总统命令都不听,原因让人刮目相看
-
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
日本公主下嫁平民,皇室砸1亿断绝关系!8012年了,公主王妃怎么还活得这么憋屈?
-
古墓出土蒙面女尸,大量液体突然涌出,专家:快跑
-
炸沉大和号:美军以微小损失将日本最大的战列舰送入海底
-
比秦始皇陵更神秘的陵墓,方圆百米寸草不生,至今没人破解其布局
-
法国考古学家在庞贝城中,发现叫不出名的文物,竟是能写字的宝贝
-
[图文]曹军进军神速险将刘备一网打尽
-
老照片:1968年的印度孟买感觉比上海还要繁华
-
黄河之源头被找到,仅有碗口大小,却为何不能让任何人靠近?
-
这场战争被誉为英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实就是一群村长的械斗
-
84年,从未忘记!
-
AI安全领域的“雨山机车大赛”,改变了什么?
-
巴黎和会百年|中国国际地位止跌、攀升与废除旧约的起点
-
世界最大的省,面积大过印度,但人口不到100万,而且还不断降低
-
抗美援朝志愿军十大英雄人物:连美军都肃然起敬
-
1915年渴望扩张的日本已驻军西伯利亚却为何最后主动放弃
-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五十五集上下求索
-
这个日本间谍做了什么,光绪不顾日本的警告,坚决把他枪毙
-
冷战时台湾曾秘密出兵中东培训当地飞行员
-
[图文]揭露珍宝岛冲突后中苏北京机场会谈内幕
-
霍元甲真实死因成谜,1989年重修其陵墓时尸骨现黑斑,专家:日本
-
法国元帅被判处死刑,临死前提了1个要求:让行刑者当我的部下吧
-
【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十期】28岁的年轻人,可以有多大能量?
-
二战时英国特种兵靠皮划艇完成的惊天奇迹行动成功后仅两人幸存
-
民间故事:两轿夫走夜路,抬走一老妪,老妪:你俩有福了
-
戴安娜嫁到王室很委屈,查尔斯欠她的,在凯特和梅根身上还了回来
-
明朝初期,广东设省时有十三府一州,各为哪里?
-
往事回眸:中国是如何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