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柄手榴弹变砸核桃神器?制造太繁琐,我国兵工厂为何量产数亿枚
关于手榴弹的发展,在世界军事圈里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特别是比较起我军当年使用的“长棍手榴弹”和外国使用的“圆球香瓜手雷”,就会给人形成一种错觉,难道用得起“香瓜手雷”的部队装备就先进吗?
通过观察会发现,在当年二战期间,美国、日本、英国等,都是用的是“圆形”手雷;使用前,士兵拔掉引线并在钢盔上撞击一下(美军的不需要),击发底火,扔出后就可以产生爆炸杀伤效果。
从外形上来看,木柄手榴弹和圆形手雷似乎就不是同一个“物种”,一个“木头疙瘩戴着铁帽子”,而另一个是全钢铁包裹的“铁球”。可实际上,基本的爆炸原理都是一样的,依靠爆炸的破片来发挥威力。在战争中,上个世纪初期,德军率先研制木柄手榴弹,并在1924年定型,因此被称为“M24手榴弹”,因此在德军中大量装备。
那么,看着比较“廉价”的木柄手榴弹,造起来就很容易吗?实际还真不是那样。木柄手榴弹分为“战斗部”(铁帽)和“投掷部”(木柄),木柄中心需要进行钻洞掏空处理,埋入各种部件。
细节分配在于,弹体部分是铸铁,内装TNT炸药,炸药需雷管引爆。木柄是中空状态,端部有保护盖。拉环拴着拉火绳,导火索、拉火管、雷管等,都要被一一嵌入到小小的中空木柄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弹体和木柄的严密衔接性。这可要比全体式铁壳的“香瓜手雷”,制造工艺繁琐多了。
当战士使用时,拧开保护盖、戳破保护盖下面的保险纸,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将手榴弹用力投出到既定目标即可。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一贯地延续了木柄手榴弹的建造,虽然工序繁琐,但是简单易造,好用不贵;先后有51式普通木柄手榴弹,59式普通木柄手榴弹,63式木柄手榴弹,65式加重木柄手榴弹以及后来的67式和77-1式木柄手榴弹等。
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67式和77-1式木柄手榴弹,外观形似“铁榔头”,全弹质量超过600克,全弹长为20.4厘米,能够产生70~110个破片;虽然宣传介绍称杀伤为半径7m,可实际效果反馈,破片离炸点80米外仍有杀伤威力。当时,由于国际的大环境影响,我国为了防卫国土安全,采取大规模量产木柄手榴弹,据不完全统计,由此我国兵工厂造成数亿枚的库存量。要知道,这么多的手榴弹库存,放着每年的保养费、维护费等额外费用,开销都不少。
为此,关于木柄手榴弹的退役报废就提上日程来; 按总装备部1993年下发文件规定,北方1971年以前,南方1976年以前生产的67式木柄手榴弹报废处理。1997参装下发文件规定,67式加重木柄手榴弹统一做报废处理。可是当年参军的老兵都有印象,新兵训练时使用的手榴弹都是木柄手榴弹,那“分量”绝对十足。传言称,当年某团团长给两个站岗的战士每人分了一把核桃、榛子类的坚果,俩战士在休息日就拿手榴弹砸核桃吃,分给战友吃。
而今,在新闻媒体报纸上,还时常没够看到,某地一居民用老旧的“木柄手榴弹”当成锤子,钉钉子、砸坚果呢。主要还是因为当年,量产太多的缘故。
相关文章
-
刚刚,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见面结束,会引发美俄火星撞地球式碰撞?
-
日军在蒋介石官邸偷了什么宝贝?有了它兵都不当了,直接逃跑
-
[图文]长津湖战役士兵的尸体
-
工程队炸出中山靖王墓,出土全国第一件“孕妇装”,千金难求
-
恐怖的前苏联毒药实验室:杀人于无声之中
-
美国家底究竟有多厚?一年军费顶别国20年,看完照片就懂了
-
路易小王子输给弟弟阿奇,快4岁了还没有皇家巡演,被过分保护了
-
杜月笙幼子,听从父亲遗嘱不入江湖,无偿捐18亿藏品给国家
-
斯大林那天晚上还和人共进晚餐,为何没过几天就传出去世消息
-
清华才女蒋方舟,日本的钱你也敢拿?
-
老照片:图1女演员被骗婚后人生很惨,图5小女孩躲空袭时仍把书看
-
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
图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派往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女兵,史籍上鲜有记载
-
让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天皇隐私泄露
-
下半旗,志哀!这几十万张面孔,仅剩61张是彩色的
-
二战在德国投降的战俘,有的放回了家,有的成了“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
-
直面爱琴海,希腊为何对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念念不忘?
-
清朝为什么最后会落后于罗曼诺夫王朝,还受其欺负
-
老照片:二战时期的芬兰军队先是暴打苏军后又驱逐德军
-
纪念“九一八”让爱国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
这是史上最“难看”的哪吒
-
[图文]德国人发明机枪交叉 一天两万名官兵丧生
-
王宝强曾被一部电影误导进少林当了俗家弟子,知道真相的他很伤心
-
《周生如故》结局时宜本可逃跑,为何还要跳楼寻死?不只为了周生辰
-
最后的法老揭秘古埃及艳后的四大谜团!
-
司令慧眼识珠,看出身边警卫员必成大器,再见面已是军长!
-
西拉米当年情商太低,挤兑泰王原配抢C位,得罪育坤家族不自知
-
二战后一直默默无闻的南非为何能成为非洲的老大
-
萨达姆玩弹弓 萨达姆研究用弹弓抵抗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