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人,生活得像“皇帝”,难怪都不愿回国了
提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贫穷、干旱、脏乱想必是最先涌入脑海的词汇。这个横跨赤道南北的第二大洲并没能凭借广袤的面积赢得安稳的发展,大部分人对于非洲的固有印象停留在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只要想到街上拥挤的热浪人流、破烂不堪的房屋瓦舍、黝黑的皮肤与健硕的肌肉,就已经失去了前往的兴趣,旅游三五天都不愿选择此处,更遑论长期在此地安营扎寨了。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非洲已不再是往日光景,在国际贸易的加持与各友好邻国的援助之下,非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已获得了跃进式的进步。许多中国人在这片广大而贫瘠的土地上发现了无限的商机,并开始尝试前往非洲进行发展。
他们的冒险精神得到了经济上的回报,为自己谋得了丰厚利益,同时也很好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甚至过着“皇帝”般安逸闲适的日子而乐不思蜀,开始在非洲成家立业。这样的现象是有切实的数据加以支撑的,根据相关调研统计,目前活跃于非洲大陆的华人已有上百万人。那么,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有着怎么样的体验?非洲有哪些利于经商的有益条件呢?本文将一一揭晓。
一、非洲市场可开发空间庞大,竞争力相对较弱
由于非洲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许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非洲进行贸易活动是不智之举,实则恰恰相反,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则代表着越多的商机有待挖掘。
许多在其他国家已经非常常见的物品与资源,在非洲的市场上仍呈现出空白的状态,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发展价值。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需要商人们以敏锐的行业眼光与商业嗅觉进行精准捕捉,一旦成功定位,便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前往经商者自然趋之若鹜。除此之外,非洲的现代化效益并没有达到极佳的程度,当地人的需求也相对较为简单,并不会难以完成,这也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素来以商业头脑著称,当发现非洲供与求之间严重的失衡与落差后,便开始钻研进军非洲市场的好方法。这对于中国商人与非洲政府是双赢的买卖,非洲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活力得以被充分调动,中国商人也能顺势而小有所成,何乐而不为?因此政府所能给予的官方支持必定不会缺席,有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等同于有了牢固的经商基础,生意扩张自然顺风顺水。
除此之外,非洲市场较为薄弱的竞争力同样也是吸引中国商人的因素之一,如果留在中国进行经营,不论是哪个行业都已经有所谓的行业巨头走在了前端,如果不是能够标新立异、颇具创造思维的创新性人才,很难再翻出什么风浪,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市场整体趋于饱和,非洲则不然,很多领域还没有得到开拓,有更大的机会成为行业领军者,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二、劳动力低廉,薄利多销赚取差价
中国商人在非洲市场的利润又是从何而来呢?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寻找需求量大的商品,并以更接近成本的价格赚钱差价。譬如智能手机与各类小商品、日用品等,在非洲人民中的受欢迎程度都相当高。
以智能手机为例,非洲现在的经济发展虽然已有了进步,但市场供应仍然存在着差距,人们的物质财富逐步累积,而精神财富尚未跟进,因此对于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都存在着相当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催生购买欲的最佳利器,中国商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从中国以批发价购买已经相当普遍的智能手机,来到非洲进行售卖。
对于差价仍然不满足的商人们就会做出进一步改进,想要自己在非洲当地开设手机工厂进行制作,以减免中间运输、入关等流程所产生的费用。这时低廉的劳动力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力价格要低于中国境内,也能对于“节流”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成本价更低,售卖的价格也就更能贴近非洲市场购买力的承受范围,真正做到薄利多销。
在小商品的贩卖上,同样也是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以在非洲各地区中实力属于上游的南非为例,虽然各方面的发展都在进入良性循环,但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在轻工业等发面的发展都不算发达,因此衣物等的制造都具有缺口,从这个侧面入手,从本国进货衣物,到南非以略高的价格进行售卖,即使扣除税赋也能有盈余。虽然利润微薄,但在人口密集的南非,销售量有保障,长此以往同样能获得满意的收入。
三、中国商人在非洲的发展方向
那么,中国商人在非洲的具体发展方向有哪些呢?同样以南非的数据为例,在南非最大的商贸市场中,有20万余中国人在其间活动,大多从事餐饮、建厂及进出口贸易等商业活动。从这几个大方向中,不难看出许多中国人抓住了非洲工业薄弱这一问题。
非洲并没有产生系统化、有组织、有规模的制造业,难以形成稳固的工业基础,因此在轻工业、重工业两方面都是有利可图的。以商业中枢尼日利亚为例,这个拥有着2000万人口的城市在电力供给上都尤为匮乏,工厂、港口、富豪等都需要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中国商人以此为契机进行工厂建设,准确抓住当地痛点。
除此之外,进出口贸易也同样是利润的一大来源,这一来源的立足点在于国产货物的物美价廉,中国商人从中国进口大量日用品、五金电器等来到非洲进行贩卖,很好地填补了非洲市场的力有不逮。而在餐饮方面,中餐馆也密集分布于非洲的大街小巷,以中餐独有的风味打下了一片市场,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大助力。
同时兼具文化输出与经济输出的不止于餐饮业,医疗行业同样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非洲许多地区的医疗条件都相当落后,药物、医疗设备、医疗知识与手段都十分缺乏,因此,许多中国人在非洲安营扎寨,开办诊所,以特有的中医疗法进行救死扶伤,据卫生机构统计,已有至少1000名中国大夫前往非洲。低廉的价格与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挽救了众多非洲人的生命,也让中医药文化在非洲生根发芽,实在是一桩美事。
虽然非洲拥有着广大的市场与利润空间,许多前往非洲发展的商人也在此过上了舒适惬意的生活,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成功之路上的困难,中国商人在非洲所遇到的挫折仍是不可忽视的,不稳定的国家局势是最大的外患,时候萌发的战争与骚乱严重危害着中国人的人身安全,而肆虐的疾病与不对等的医疗条件也同样隐忧重重。
在狭小的中国人圈子中,他们在沟通与情感的纾解上也是十分寂寞的。任何一条成功的路都并非轻而易举走出,中国商人在非洲的生意经,不仅是一种奇妙的文化交流与全球一体化的表现,同样也能对我们的人生奋斗有所启示。
文/趣史研究社
相关文章
-
四川农村特大发现,工人施工挖出“炸弹”,专家看后却乐开了花
-
我国唯一一支外国军队,不能持枪且出门穿便装
-
500年前,商丘的八大家族之首,连皇帝都敢“怼”!
-
谁是苏联的掘墓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
上新世概述
-
强烈推荐:100+国内外高分纪录片
-
坦克年龄远超坦克兵!这款二战时期的古董级坦克 一国还在当宝贝
-
二战后,日本女人为何会突然害怕美国黑人?原因其实一目了然
-
二战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遇难者约二百万,大多数死于饥饿
-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
名字里有左右结构的字就会绝后?德川家祥当将军后改了名,仍无用
-
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御窑遗址:“瓷国皇冠上的明珠”
-
出卖萨达姆的人,最终获得美军的巨额悬赏了吗?其下场如何
-
女版“褚时健”:丈夫外遇,女儿自杀,53岁判死刑,76岁身家千万
-
库尔德人建国?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
-
《万历朝鲜战争全史》—朱尔旦epub+mobi+azw3+pdf+txtkindle电子书
-
极端残酷令人发指
-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这些在中国被撤职的日本师团长,吃了啥败仗?犯了啥大错?
-
不丹三代国王同框,66岁太上皇撞脸吴彦祖,王后是四位同胞姐妹
-
太平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在前线肃清残余时,日军的炮弹落他面前
-
一战军服百科:德军中充当着开路先锋的暴风突击队
-
冯象读《历史书》︱那诸神之香膏,人的荣耀(下)
-
五十年代起兵戎相见的越南南北,北越美女获得一级抗战勋章
-
鲁证期货党建文化-目视化案例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诞辰
-
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恶人,中国有一人上榜,希特勒排名第二!
-
最美的跨国铁路:铁轨铺在悬崖挂壁上,坐一趟能同时去美国加拿大
-
[图文]裕仁天皇到底是不是战争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