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发现英国沉船,船上满载圆明园的宝物,英国:马上还给我们!
前言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多少悠悠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辉煌的时刻,已经永远的失去了他的颜色,被装进纸张封存。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建筑,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他们承载着昔日的辉煌,他们之中有的耗费斥资,经过历代加工,成为绝世瑰宝。但是有很多承载记忆的东西,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有的则被战争的硝烟给销毁殆尽了。列强的无良之举,烧杀抢掠,拿不走的也要尽数摧毁,他们残忍的手段与行为,让中国失去了无数珍品。甚至还不要脸的认为这一些珍宝就是他们国家的,例如南海发现英国沉船,船上满载圆明园的宝物,英国:马上还给我们!
圆明园的悲惨经历
圆明园一座皇家别院,是几代工匠的精心之作。这座皇家园林是康熙皇帝为自己的儿子胤禛所建,在胤禛继位以后,这座皇家园林的珍宝也随之增加,面积也有所增加。这座院子的装修风格,东西合璧,既有充满欧式风格的西洋楼,也有充满中国元素的江南风格。圆明园内网罗了天下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许多文物都是千年前的剪影,价值连城。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占据了圆明园,这也就是圆明园悲惨经历的开始。中国国防力量薄弱,无力守护圆明园周全,英国军队为了打压中国,便命人纵火圆明园,还将大量珍贵文物运出海外,一些不能带走的东西就砸碎,撕毁、烧光。还有近300名的侍女太监葬身火海。这座万丈光芒的皇家别院,在一夜之间就暗淡了下来,历代工匠的心血也就付之一炬了。
失而复得的文物
对于圆明园来说,昔日曾辉煌一时,但现在却落魄不堪,没有了一件文物来填充自己。要说到那些曾经生活在圆明园内的文物,最出名还是青铜兽首,十二生肖,每一个都对对应一个时刻,每当到达自己的时间点时便会口吐水花,为人们报时。每当凌晨黑夜交替之际,便会同时喷水,十分壮观。这些兽首在当时的地位很高,代表着青铜的最高应用。曾以为他们会一直安详的镇守在圆明园,但是没想到那些残忍的列强,抢走的不只是宝物,还将他们也给摘下取走了。
- 文物被光明正大的抢走,圆明园被烧,通过这些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国防力量严重不足,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清朝目光狭隘,思想落后,闭关锁国让中国与世界产生隔膜。
根深蒂固的农耕文明,对商业与轻工业打压深重。而此时西方国家正处于被工业革命完成之际,亟待解决市场问题,清朝依旧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享受,无暇顾及国外形势。很快招致了灾难,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一个开始,他们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不惜牺牲生命,不堪一击的中国,随后江河日下,一年不日一年。
不义之财,铁证如山
圆明园被烧之后,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出现在国外的市场与博物馆中,这些文物不只是价值连城,还对我国历史研究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已知的流亡海外的文物就已达150多万件,还有许多的珍贵的文献以及皇帝的印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物部门将重点唤醒沉睡在海底的文物,将他们打捞上来。但是就有一桩笑谈,显得很滑稽可笑。在南海打捞上一艘装满中国财物的英国船,经过考察后发现这些都出自圆明园,英国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便要求中国将这艘船和文物归还给英国。这艘船就是当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罪证,英国竟然还要求中国归还,上面大量文物还刻有印章。物证在此,英国不但不反思,还要索取宝物,真的是十分可笑。
结语
“兴亡千古繁华梦”,多少繁华都已成过往,但是这些星星点点的痕迹都是历朝历代勤劳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践踏的国家,对于自己的东西一定会紧紧握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也不会去抢。
从圆明园被毁的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多么重要,所以中国如今才致力军事科技的研究,为的就是有一天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中国能拥有自保之力。
相关文章
-
漫谈我国古人名字与表字之间的八种关联
-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
如果二战中德国不合并奥地利,不闪击波兰,那么英德将瓜分世界
-
俄外长:准备好迎接西方更大规模挑衅,中国是主要伙伴
-
二战时期,几个苏联士兵便可押送一群日本俘虏,为何俘虏不反抗?
-
萨达姆和卡扎菲,都反抗美国,为何民众对他们儿子却有不同的态度
-
二战时,美国海军在海中救了一批日本人,为何最终又把他们扔下海
-
腓特烈:权势型性犯罪,受害者如何“自救”?
-
三星堆文化“出海”:立足传播生态发力纵深题材
-
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期的模样,这些景象见证了纳粹德国的疯狂
-
三国那些被夸大的大会战:赤壁之战是被夸大的?
-
此国200万大军压境以为稳赢,4天4夜才推进8公里,士兵成了炮灰
-
美国随军记者照片:日本投降前,平民大规模自杀
-
朱可夫临危受命大打出手,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歼灭德军2万
-
沃血怒放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的英烈刘耀梅 令人发指暴行
-
此人是世界首贪:拿走国家75%的钱,屠杀50万华人,还活到了87岁
-
资中筠:美国的民主是假的吗?
-
大汉奸褚民谊 以孙中山肝脏标本要挟减刑
-
铅中毒与王朝衰亡,商朝人引以为傲的青铜文明如何最终将其埋葬?
-
被誉为“最美杨贵妃”,却因长得太美遭人算计,林芳兵的近况如何!
-
前苏“卧底之王”的前传,普大帝看了依然加入KGB
-
古代的童养媳,她们都是如何生存的?
-
离开苏联时,这几个国家以为自己会暴富,30年后,反而更穷了
-
坦克仅5.4吨,却造就二战德军的“无敌”,中国曾用它打日本
-
巴黎圣母院大火:二战时都舍不得碰的建筑,却在和平年代毁了
-
斯大林曾配备了很多替身,如果都没人认出斯大林和替身怎么办
-
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盐”
-
西拉米助力提帮功争夺王储,被王室否定有儿子,苏提达倔强不服输
-
科幻小说中的武器出现在德国?吓得盟军只能疯狂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