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若发现此动物,为什么要第一时间击毙?全是鲜血换来的教训
引言
李商隐在《霜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世界正处于高速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断地被网络所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和电脑就可以远距离的完成。那么在原来古时候,网络和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达和沟通的呢?除了邮递那就是信鸽了。
在陆游《渔家傲》诗中:“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体现出古代信息是非常不通畅的。信鸽的出现只能说有效的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鸽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那时候的古人们就发现可以利用鸽子的自动寻巢的生活习性,开始逐渐培养和繁殖信鸽帮助传递书信。在这个时期,日本正好派出了大量出使唐朝的使者,信鸽的饲养与培育的方法也随之传入了日本。
经过长时间的培育与传播,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信鸽被战争中大量运用,帮助双方内部传递情报。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本对信鸽的饲养规模逐渐开始扩大,在江户时期,在民间信鸽传书也开始广泛的流传开来,用来传递书信或是一些商业信息。
在那时日本贫乏的社会经济条件里,一般只有富商和官家才能养殖的起信鸽,普通百姓是承担不起养信鸽的经济压力的。而商人们是用信鸽来传递商品的价格信息,希望能达到同一时间每个地方的物价能有快速上涨,提高他们的经济利益和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在明治天皇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开始迅速上升,信鸽成为了当时每个部队所必备的通讯工具。军队里在将信鸽培养成军鸽之前,他们曾经在国内大肆地寻找优良的鸽子品种并且悉心的培养。在公元1894年也就是明治二十六年的时候,日本正式建立了日本近代的第一座鸽舍,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军事化系统化培养军鸽时期。
在之后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将军鸽运用于战争之中,在战场上及时的传递情报,这才增加了日军很大的获胜几率。在感受到军鸽在战争的重要性之后,日本国内开始加大投入对军鸽的培养,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量的领土被侵略,使得日本军队的战线也越拉越长,而日本的军鸽数量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当时日本民间为了支援战争,很多养鸽的人家都将家里优良的鸽子全部无偿的捐献给了军队,同时还传授了民间养鸽子的秘诀让部队里的士兵更好上手。可以理解为,当时日军从民间搜集来的鸽子仍然是日本最优秀的,而这些鸽子和民众也算是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帮凶。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并没有意识到日本军鸽的重要性,后来才慢慢了解了它的危险程度。也正是如此,当时的八路军还专门为日本军鸽成立了一个灭鸽神枪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枪毙空中飞的鸽子,防止我军的情报被泄露和阻断日军的及时通讯。事实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放走一只军鸽,那么可能引来的就是数以万计的日军,牺牲掉我们更多的英勇将士,这都是血换来的教训。所以,在战场上士兵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击毙头上的鸽子,然后再将敌人消灭,如果顺序颠倒,还要被上级处分。
这样的情况使得日军的军鸽越来越不够用了,为了解决军鸽短缺的问题,日军还在南京城附近修了一个大型的繁殖基地,甚至还为此建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害怕我军前来袭击。这个基地才建立的时候,周围居民并不了解原因,以为只是日本军队想要吃鸽子肉。在之后的日子里了解到了其中的缘由,他们便开始自发的组织用弹弓或者是枪射杀军鸽,但是军鸽是被专业训练过的,一般人是很难将他们击落的。
结语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这么继续发展下去,灭鸽队的队长华荣龙开始非常担忧,最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小舅每日要去给日军送生鲜,华荣龙便乔装打扮了一番,偷偷混了进去在饲养军鸽的水源里洒了大量的毒药,就在当天就毒死了一大半的军鸽。在投完毒之后,华荣龙连夜和小舅一家人逃出了南京,日军在追查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了。在日军投降之后,民众们将日军留下的所有鸽子都带回了南京城,然后南京全城都吃上了美味的鸽子宴。
相关文章
-
解放海南岛,两个军四次偷渡作战,韩先楚领先李作鹏
-
贾母,为何莫名其妙地对妙玉说:不喝“六安茶”?
-
[多图]日军曾在台湾设战俘营 是纳粹德国战俘营的10倍
-
屁股决定脑袋的日本近代对外战争
-
织田信长为何拒绝受封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
-
欧洲黑历史:蒙古人丢下一具患病尸体,险些让欧洲灭绝
-
郭靖晚年的武功之高,为何连百年修为的张三丰都自愧不如?
-
志愿军书写战史传奇13个兵14分钟灭“白虎团”
-
湖北找到西汉古墓,考古队赶到却吓一大跳,墓中竟出土了活乌龟?
-
美国对日宣战为什么只有她反对?11万日侨为何没名字而只有号码?
-
纳粹德国的恐怖生产力,苏军兵临本土,它依旧能重新武装200万人
-
俄警告被当成废话:美联军战机再次呼啸而来,叙平民伤亡惨重
-
原著《与君初相识》大国师和顺德都是师徒恋,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
魏晋时期,围棋是如何成为大众所喜爱的娱乐项目的呢?
-
看看1937年中日的实力差距,才知道抗战有多不容易
-
威廉对凯特早已厌倦?两人王室庆典上的甜蜜表现打破所有不忠传言
-
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王沪宁出席观看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诞辰
-
刚刚,又一美国高官发出积极信号:无意遏制中国!
-
韩国反腐史:一次抓两前总统
-
张万年总结抓越南女特工3招经验:一撩二看三嗅嗅,一抓一个准
-
古代最残忍的“水刑”,老外冒死去做试验,坚持18秒就崩溃了
-
[图文]蒋介石曾扩军“反攻大陆”遭美国阻拦
-
[图文]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643支队罪恶真相
-
二战后各国处置女汉奸,苏联太狠,法国太毒,中国太软!
-
【今日历史】1月4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华为任正非如此炫富令人发指:你赚一辈子,不够他交一次罚款!
-
越南打了几十年仗,英雄辈出,为什么选不出一位“元帅”?
-
古人徐霞客没有工作也没有GPS,是如何做到一年四季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