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老照片:山东青壮男子赴欧支援前线,谱写一战悲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未派兵参战,但是派了大量劳工承担繁重的后勤任务。今天这一组老照片,来自英国人库珀(William Boyd Cooper)的相册,记录了1917年青壮男子从山东威海港登船前往欧洲战场的历史现场。
等待上船前往欧洲的劳工。
组织某次赴欧行动的中外官员。
照片前排穿军装者即为库珀。库珀原是北京大学堂商学教授,但他不安于教书,于民国初年加入华北英国志愿军,算是经历了一些军旅生活。1917年2月12日被授予组织一支“中国劳工团”前往法国执行任务的使命,获少尉军衔。
一位劳工带松狮犬打发船上时间。
这些劳工出发前接受了一些军训,熟悉了军纪。按照当时的航船路线,他们从威海港起锚进入黄海,沿日本海边缘、穿越太平洋进入加拿大,之后再从加拿大东边前往英国,再由英国开往法国。整个行程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威海港劳工们的临时营地。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向德奥宣战,且采取“以工代兵”的形式到欧洲参战。当时中国军阀纷争,国力虚弱,没有实力派兵远渡重洋作战。据统计,从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英、法等国共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进行艰辛的战地后勤工作。
列队等待上船的劳工。
前往欧洲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山东、河北(含天津)、江苏等省份,年龄在20-35岁之间,其中七成左右来自山东。这14万人中,服务于英军的有10万人,服务于法军的有4万人。
正在登船的劳工。
14万劳工可以说全部来自贫困的农民家庭,如果不是缺衣少食,也不会到战场上搏命。他们目不识丁、淳朴老实、性格坚韧、任劳任怨,正好填补了战争期间英法两国因伤亡造成的人力短缺。
在船上列队的劳工。
按照《招工合同》,工人们每月可以领到12块大洋,他们在中国的家属每月还有10块大洋的养家费。这份收入对他们来说非常可观,平时是可望不可即的。
在船上吃饭的劳工。
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包括挖战壕,修铁路,装卸货物,在火药厂、兵工厂、化工厂和造纸厂等从事生产。有人经过培训掌握了机械结构,成为修理飞机坦克的能手。他们每天工作10-18个小时,全年只有两三天假期。
船上装备防御敌军的大炮。
法军总司令福煦曾说:“(中国劳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狂射之下他们能保持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由于敌军炮火、瘟疫和伤病,大量中国劳工在欧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于遇难人数的数据,并没有准确统计,学者推断在3000-20000人之间。
船员(或劳工)做俯卧撑活动身体。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后,中国劳工没有立即回国。许多为英军服务的劳工一直工作到了1920年,而大部分为法军服务的劳工则工作到了1922年。
相关文章
-
二战时法国有300多万强悍的精锐正规军,为何30多天就全国沦陷
-
消灭高句丽,隋唐朝始终没有放弃的战略目标
-
浅尝辄止:太阳王路易十四与大清康熙皇帝的外交蜜月期
-
冷战时期美苏核潜艇在北极的游戏
-
[图文]简氏称中国将在长兴岛造船厂建造4至6艘航母
-
沃血怒放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的英烈刘耀梅 令人发指暴行
-
克什米尔的前世今生,先后受53个皇帝统治,500年来多国争斗不已
-
丹麦面积4万平方公里,为何不把200多万的格陵兰岛算进来?
-
他曾两次担任日本首相,但他说:我这件事比当首相更伟大
-
在这些人眼中,天皇跟女人在一起,比玩物丧志更可怕
-
克兰普-卡伦鲍尔:默克尔女接班人,未来的德国总理?
-
日本女孩被中国军人救下,不知其真实身份,40年后才知道竟是元帅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真的是清朝割让出去的吗?
-
二战穴居日本山洞13年的中国农民,回国后起诉日本,获赔8位数
-
缅甸佤邦旗帜列表:邦旗有诸葛亮的象征,满满中国文化痕迹
-
周瑞家的送宫花,为何敢最后给林黛玉,真正原因和王夫人有关
-
明教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的武功如何排名?
-
1969年勃列日涅夫为何没敢揿动打击中国的核按钮?
-
这场战争持续335年,时间远超英法百年战争,神奇的是伤亡率为零
-
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著名神枪手张桃芳杀敌二百多
-
二战中波兰被德军灭国后,欧洲各国都是什么反应?有人大骂活该
-
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参加抗美援朝不到一年,为何被主席急召回国
-
英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到底从天朝运走了什么?实在让人气愤
-
不良人:竟是李元吉头颅所化,李星云大概率要将其摧毁!
-
中国荧屏谍战真正主角
-
二战最怪异一幕:英国对盟友下手,法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
英国元帅和中国上将比试枪法,结果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
诺贝尔临终前剩了多少财产,为何发了120年,还没有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