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孤军坚守西域40年,壮烈殉国时已是白发老兵
回顾华夏历史,孤军的事例并不少。1000多年前,有一支孤军孤悬西域,被切断和中原王朝联系,面对吐蕃大军,硬是坚守了整整42年。黑发少年成了白发老人,最终全军战死,却无人投降。
正可谓:孤军守土四十载,少年白发无人还;英魂归去已千年,塞外野冢谁人知?
01 强大的巨唐
故事的开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唐的版图。
众所周知,大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繁荣的王朝,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无一不是当时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
唐帝国的疆域很广,帝国最强大时期西北地区最远达到了咸海,甚至有势力范围推进到里海的说法。西南可能影响过波斯地区,向北最远到了贝加尔湖。
西域也自魏晋南北朝之后重新划入华夏帝国的版图,帝国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实行管辖。
也因为盛唐的文治武功,在后世被历史爱好者称为巨唐,不是大汉,不是大明,而是巨唐,一个“巨”字体现了后人对盛唐的骄傲和认可。
而唐帝国也是当时世界各国向往的国家,阿拉伯商人千里迢迢前往中原淘金,日本派遣一批批的遣唐使渡海求学。
02 安史之乱,孤军的诞生
可惜的是,盛唐衰弱的太快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的兵峰之下,潼关、长安接连沦陷,皇帝逃往四川。为了消灭叛军,唐帝国不得不抽调边军入卫,西域安西及北庭的大量精锐部队调回中原参加平叛。精锐一走,边塞空虚,加之当时河西的唐军忙于藩镇割据,吐蕃军队乘虚而入。
公元764年,在吐蕃的进攻之下,凉州沦陷,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兵败被杀。
公元765-766年,吐蕃又连续攻下肃州、瓜州和沙州。
至此,河西全部落入吐蕃之手。而安西都护府连通中原本土的道路也被吐蕃隔绝,无法接受中原信息和指令,也再也没有中原的援兵和补给。安西都护府也最终成为孤军,只能自力更生。
03 孤军的坚守
安西都护府守军最多时有2.4万人,安史之乱之后只剩不到1万人镇守西域。守军的指挥官是郭昕和尉迟曜,郭昕据说是郭子仪的子侄;尉迟曜,是于阗王族。史书上关于他们的记载非常模糊。
吐蕃攻下河西之后,继续围攻西域,守军压力很大,郭昕派遣一支小分队突破重围,前往长安求援。公元768年小分队抵达长安,但此时唐王朝自身难保,哪里能抽调援军去支持西域守军。
在与中原隔绝,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郭昕和尉迟曜并未投降吐蕃,一直坚守阵地。在他们内心深处,依旧相信中原王朝会重新恢复强大实力,来援助他们。面对吐蕃咄咄逼人的进攻,安西守军不知疲倦地捍卫大唐帝国的尊严。
他们始终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选择撤退,而是选择了看上去毫无希望的坚守。千年后的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当时的生存条件,也无法想象他们如何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战斗。陪伴他们的只有边塞的落日和飞沙,故乡的样子或许只能在梦中安慰孤军的心灵。
孤军就这样坚守着。公元781年,安西孤军派人绕道回纥前往长安。此时唐朝皇帝已经换成了唐德宗,满朝文武听闻安西孤军仍在坚守无不震动唏嘘,掩面而泣。唐德宗在诏书中“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
然而感动归感动,唐朝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朝廷对内要对付割据的军阀,更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援安西,只能给孤军连升七级,徒增安慰而已。
也在这一年,为了表达对大唐的忠心,安西军铸币"大唐建中”。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号加年号的货币,被称为“魂与魄的货币”。
公元791年,北庭都护府终于失陷,大都护李元忠竭力死战,没于阵中,7千唐军全部战死。自此,安西都护府连友军也没了,彻底孤立。从下方的地图可以请吃地看出安西军被吐蕃三面包围,远离大唐。身后的葛逻禄也在虎视眈眈。
安西都护府在南疆有四座重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
公元791年,吐蕃攻克于阗,尉迟曜抵抗到798年后下落不明;
公元792年,疏勒、焉耆也陷落。仅剩下龟兹一座孤城,遭到吐蕃的长期围攻。
公元808年,龟兹在坚守42年之后终于陷落。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
史书记录“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力战殉国,所部白头军皆没”
安西孤军就是这样身处绝境,即使祖国已经衰败,昔日的荣耀和热血始终不灭。只要还活着,只要还能战斗,就要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尊严。
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华夏精神吧!
相关文章
-
斯大林用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成功拖垮罗斯福,苏联赢得最大胜利
-
84年前,那位不向纳粹敬礼,还露出不屑笑容的德国市民,后来怎样
-
三星堆文化“出海”:立足传播生态发力纵深题材
-
日本在中国的首次惨败,一个师团险被全歼,天皇啥时候想起来都怕
-
苏联三大元帅的殒命,直接导致了600万苏军成为无头巨人
-
20万外国人到中国避难,如今不但不想回国,为何还想赖着不走?
-
二战时法国有300多万强悍的精锐正规军,为何30多天就全国沦陷
-
出乎意料的二战数据:若法国不供给粮食,约有1/3德军要饿肚子
-
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
-
武则天墓前的61个“断头人”,头颅被一老农发现,终于解开来历
-
山海经:鸡头与牛首,汉画像中西王母与东王公为何就基因突变了?
-
同样是远洋航行,为何郑和船队平安无事,西方水手却九死一生?
-
电视剧播放对苏联领导人侮辱性片段,而他的孙女却对此赞不绝口
-
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出没过吗?
-
谁是苏联的掘墓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
日媒:《日韩共同宣言》发表20周年,两国关系仍“空转”
-
核潜艇通讯:决定全球海洋归属权的暗网系统
-
甘肃省博物馆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
-
中国人就不该忘记他,这位印度法官的言论,差点让日本逃脱制裁!
-
[多图]中国首艘国造航母可能在2015年长兴岛建成
-
花木兰替父从军,军营生活12年,为何从未被人识破女儿身?
-
她是奥斯卡影后,婚后数月便遭遇出轨,出车祸后被丈夫拔掉呼吸器
-
现在看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没有攻击美国本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他本是御林军总管,后来成为一灯大师弟子,却因为爱上义女而发疯
-
古龙首开浪子形象之作《武林外史》
-
一场暴雨让人吃人成为普遍现象,埋人的速度赶不上死人的速度
-
他在神农架苦寻野人27年,三婚三离,如今被人怀疑动机不纯
-
成吉思汗一生最大败仗并不是十三翼之战,而是败于西征时一个王子
-
雪中悍刀行:魏叔阳要时间,李淳罡耍帅,徐凤年自以为是,芦苇荡一战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