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少女殉葬?看到姿势怪异的尸骨,专家给出解释!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少女殉葬?看到姿势怪异的尸骨,专家给出解释!
殉葬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并不是每朝每代都沿用这个制度。据传,汉朝时,统治者认为这个制度太没人性,便下旨废除了这个制度。后来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废除多年的殉葬制度重又死灰复燃了。相传,朱元璋的两个儿子去世时,他怕儿子黄泉路上寂寞,便让儿子的王妃殉葬,而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也让朱元璋的妃子陪葬,这一点考古学家在考察朱元璋墓时也证明了这种说法。
要知道,在古代虽然皇帝是最为尊贵的,但自己的命怕也是没人不会珍惜的,这些可怜的妃子,就被各种恩旨给冠上一个好听的名义,陪着皇帝一同赴黄泉了。要是这皇帝生前就准备了自己死后要妃子给自己殉葬,那么最倒霉的,就是那些受皇上恩宠的妃子了。
这些妃子和宫女,通常会在皇帝死后,被赐以毒酒或者是一块长布,用来结果这可怜的一生。而这两种处死的办法,还算是非常人道了,因为要是不听话或者皇帝比较昏庸或者迷信的话,一些宫女甚至会被活埋或者用水银灌入身体折磨死。
封建统治下的下层人民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生存的权利,你求知若渴的生命在权力下宛若草木。以上是殉葬制的第一种方式,那么第二种就比较人性化了,没有那么惨,也不会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一些比较善良仁慈的皇帝在临死之前,不会让人殉葬而是找人陪葬。殉葬与陪葬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殉葬是把活人弄死然后埋在一起,而陪葬是等人自然死亡或者意外死亡之后再埋在一起,而不是强行杀死。殉葬制度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才被彻底废除,虽然残酷,但也是我国封建统治阶级下必然会有的一个产物。
这种制度的形成也再一次向我们表明了,古代的封建统治有多么残忍, 统治者们为了一己之私根本不会把人当作人看。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喜欢殉葬的帝王,他的国家撑不了多久。折射在社会上,百姓得不到安居乐业的生活,一个国家自然会根基不稳,纵使强盛,大厦将倾也不过片刻之间。
为什么古代殉葬中,大都是选择少女陪葬呢?后来据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这些少女都是得在头顶、后背、脚心等处挖洞,灌入水银,让这些水银进入身体,少女们就会疼痛而死,等其死后再用水银粉抹遍全身,保持尸身不会腐蚀,这样做出的人殉。因为水银需要流遍全身,所以不能用死人,死人的血液不流动,无法往里灌。必须用活着的少女!古人用如此残忍的方式,只为自己可以死后羽化,有人陪嘛?那也太残忍了!在中国古代这种情况已经很平常了,甚至有人把男童女童用纸包扎下葬,那些诡异张开的尸骸,就是在痛苦的挣扎中留下的!
相关文章
-
解读:彭德怀和陈赓吃饭的时候,为何陈赓要把肉故意藏起来?
-
二战后期,日本人提出三个投降条件,盟军最后竟答应了其中的两个
-
日军在这些战役是怎样无意中暴露弱点,被困张鼓峰上更是弹尽粮绝
-
战争与性爱同在战火中的性与爱
-
如果德国选择避过冬天,推迟半年再打苏联,它能够打赢吗?
-
“走进博物馆丛书”带您领略陕西各大博物馆独特魅力!
-
二战期间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怎么娱乐?打牌弹琴和老乡唠嗑
-
日本港口横须贺,为何美国第七舰队总部在这里?
-
抗战中的女英雄,血洒二战的三名中国女兵
-
[图文]苏格兰和英格兰长达几个世纪的恩怨是怎么来的
-
《宪法》由谁而起草?看章士钊怎么说
-
梦里不知身是客:唐朝战俘杜环的传奇世纪之旅
-
完整的循环:爷爷参战获封子爵,父亲从政坚决放弃,孙子重拾爵位
-
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给盔甲刷漆真能提高防御力吗?
-
[图文]百岁老兵回忆难忘的中国远征军历史
-
[图文]盟军何以明知纳粹狂屠犹太人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
-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怀念袁先生
-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起这件事竟掩面痛哭
-
社评:决不允许敌对势力给“7·5”事件翻案
-
历史上的今天|积分学先驱者之一卡瓦列里逝世
-
中国曾帮此国75次,借100亿帮它化解危机,停止援助后却翻脸不认账
-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
此墓被称为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葬身墓中,包含多个朝代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7日
-
悲情罗密施耐德:未婚夫出轨,第一任丈夫自杀,42岁丧子43岁去世
-
“混血”的大英帝国:血统论的背后,移民如何造就日不落神话?
-
东京审判时,日本裕仁天皇为了脱罪,还找了两个“替身”
-
老农拿走古墓里一样重要物件,专家500元征回后:这段历史太沉重
-
揭秘二战英国“象人”吉尔斯·马克雷尔:用象群拯救数百名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