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的故事,走进“国歌唱响地”黄浦剧场
昨天下午,“逐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百年,走进国歌唱响地主题活动在黄浦剧场举行。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及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黄浦剧场首映、首唱,并迅速传播到全国,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勇抗战的嘹亮号角,黄浦剧场也因此成为上海的一块“红色文化地标”。1957年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此观看筱文艳出演淮剧,为剧场题名“黄浦剧场”。
86年后的同一天,上海歌剧院民族歌剧《田汉》在这里唱响,将这位国歌词作者从文学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搬上了舞台。
上世纪30年代,坐落于现北京东路和贵州路口的金城大戏院门庭若市,国产进步电影《渔光曲》《人生》《桃李劫》等皆在此上映。1935年,一部《风云儿女》更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片之宫”。一批又一批的时代青年在这里获得思想的启蒙,走向崭新的世界。
2016年底,黄浦剧场完成修缮,由原先的单个剧场调整为一个524座的中剧场和一个多功能的黑匣子小剧场,成为了演艺大世界的重要成员。
纪念国歌唱响主题是黄浦剧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举办的特色品牌项目,《信念——红色家书情景朗诵剧》《——纪念国歌唱响83周年中国近现代经典合唱作品音乐会》《国之当歌》等演出都曾在黄浦剧场举行。
24日活动当天,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企业党员代表等一同聚集在黄浦剧场,以庄重的仪式纪念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共勉这段峥嵘岁月。
活动由红色短剧开始,黄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和共青团黄浦区委相关负责人向共建单位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赠送黄浦剧场红色文创产品后,上海歌剧院民族歌剧《田汉》登场。
该剧作为首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参演剧目之一,以民族危难为大背景,展现了田汉作为剧作家的非凡才华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黄浦剧场还专设“国歌由此唱响”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用史料、图片、实物、视频资料等展现《义勇军进行曲》从诞生、发展到传遍全国的过程。
2009年剧场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5月24日剧场都会举行国歌相关主题纪念活动,前年推出上海歌剧院以聂耳生平为题材的音乐剧《国之当歌》,今年则是《田汉》,通过公益场形式扩大教育范围。
“国歌唱响地是黄浦剧场宝贵的文化财富,吸引了无数观众和团体前来参观,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通过艺术普及、演出导赏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浦剧场的红色历史文化。”黄浦剧场经理郁飞说,未来,剧场将利用互联网平台覆盖更多观众,推动越来越多青少年了解国歌故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作者:童薇菁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过时”的《大宋宫词》,只值3.8分
-
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
-
二十世纪80年代,这种车横空出世,从此成为美军中的霸王
-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嘛?韩国确定不是在搞笑?
-
谁是苏联的掘墓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
辽沈战役中神秘的内蒙古骑兵部队
-
抗清失败后,天地会在东南亚建立两个国家,面积都大于日韩
-
47岁不婚,却坚持追求白头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师有理性的女权主义
-
考古学家在菲英岛的遗址中,发现古牙齿,并在里面找到维京人DNA
-
施瓦辛格:会演电影的州长,背地里与胖保姆维持20年的婚外情
-
削铁如泥的日本刀,为何没有在冷兵器时代普及?缺点可不少
-
老照片:争奇斗艳的各国公主王妃,又漂亮又善良的那个命运最惨
-
[图文]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一瞬 让人们琢磨不定
-
河南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
[图文]二战时德军中曾有五十万女兵服务
-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
他是伪满洲国总理的儿子,也是地下党员,将全家送进苏联战俘营
-
他贵为开国上将却精通形意拳,曾当着蒙哥马利的面一掌劈碎砖头
-
[图文]二战期间军犬的杰出贡献 负责给伤员运送医疗用品
-
影展
-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却经常不够吃
-
1900年入侵清朝的八国联军当时的实力和现今实力相比如何呢?
-
日本人说原子弹炸死了无辜平民,美国人用南京大屠杀回应,说得好
-
“他真是太厉害了”3名美女同时恋上已婚男,还帮他轮流照顾病父
-
如果日本不先攻打中国,而是先攻打美国就有胜算吗?输得更惨!
-
二战后期为何盟军还没来得及发力日本就投降了
-
英雄贺子珍的后代如何?孙辈低调做慈善,身价都已过亿
-
列宁临终前的最后心愿:拥有毒药!
-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仪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