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日本“武力崛起”:军国主义危害世界
"强兵富国"路线的推行,使日本与侵略战争捆在一起,陷入从战争走向更大战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日本是东北亚地区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还只是一个弱小、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建成了当时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国",其兴速,其亡也速,存在不足百年。以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起点,日本骤然于19世纪末叶出现在东方,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走军国主义道路的"大日本帝国"迅速崩溃败亡。
日本军国主义不仅危害了世界和亚洲,特别是对中国、朝鲜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也使日本国家败亡,遭致灭顶之灾,日本人民蒙受苦难,危害深重。
军国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与日本崛起同步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孕育形成阶段,大体从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起至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在这10年中,日本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军国主义的武装和警察、监狱,并开始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标志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初步形成了。
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大体从陆军卿(国防部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的1878年至签订《日英新通商航海条约》,发动侵中、侵朝的甲午战争的1894年。其间,1881年建立宪兵制度并发布《军人敕谕》,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1893年军部的形成等均为其路标。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领域确立起军国主义体制。
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大致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至法西斯军国主义确立的1936年或直到其败亡的1945年。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确立后就不断地从战争走向战争,几乎是每五年就对外用兵一次,直至其彻底败亡。1936年"二•二六"政变标志法西斯上台,则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法西斯主义确立,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最高形态。
缘何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就日本来说,军国主义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渊源于古代中世纪的日本武士、武家当政及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产生于8、9世纪,并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于11世纪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以1192年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被大权旁落的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在镰仓地区建立的大将军府)为标志,武士阶级掌握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国家各级政权。镰仓幕府是日本第一个武家当政的政权,从此,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成为统治阶级达676年。1336年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为第二个武家政权,而德川家康于1603年建立的江户幕府则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武家政权。日本的武士阶级以作战杀伐为职业,成为古代中世纪的军国主义的鼓吹者,也自然是军国主义体制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
日本武士阶级还在长达近700年的幕府时代,逐渐发展和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即武士精神,它既是武士的人生观、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义务和职责等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导源于神道、佛教、儒学的日本武士道,经历了江户时代的新型武士道和明治维新后转化为近代军人精神的武士道三大阶段,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日本的对外侵略思想亦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日本古代,就已有关于神功皇后的神话传说,即传说她于公元210年征讨新罗(朝鲜南部古国),三次用兵大获全胜。后来统治者均大肆宣扬神功皇后开疆拓土之战功,推崇有加。
到16世纪末,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首次提出征讨朝鲜、进占中国、印度,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并于1592、1596年两次出兵侵朝。丰臣的扩张思想和侵略野心之大,集日本统治者之大成,达到空前程度。
丰臣之后,日本的统治者及许多思想家,不断鼓吹其计划、宣扬其思想,致使日本对外侵略思想在300多年间延绵不绝且日益猖獗。从18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力倡"海防论"、"开国论"、"海外雄飞论"及"攘夷论"的日本经世学家及维新运动的先驱者们,如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藤田幽谷、会泽安、吉田松阴等代表性人物,都大肆鼓吹对外扩张思想。这些成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
同时,日本军国主义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基础。
一是明治维新这场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统治集团中的骨干多是武士出身者,最著名的"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垄断日本政权近50年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均为旧武士出身。到大正时代的首相原敬、加藤高明,昭和时代军部法西斯魁首东条英机、宇垣一成,板垣征四郎等也都是士族出身。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极自然地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在经济原因方面,由于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浓厚封建残余,农村成为"国内殖民地",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又使大批士族无法生存而对明治政权不满,统治阶级则以对外侵略扩张将心怀不满的农民、士族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军国日本的基本社会力量。
二是日本资本主义起步晚,却迅速发展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实现民族独立,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是以对东北亚弱小邻国进行领土扩张和武装侵略为重要手段的。正是将自己迅速转化为压迫民族才迎来了日本的迅速崛起。
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是主体,是诸政策之首。"强兵富国"路线的推行,使日本工业化的实现即产业革命的完成均与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紧密相联。待日本急速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更与侵略战争捆在一起,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使日本被纳入军事、战争轨道,进入从战争走向更大战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日本国内外均无制约和阻遏军国主义发展的形势和力量。日本国内曾有三次民主运动高潮,即自由民权运动、大正民主运动和护宪三派斗争、反法西斯斗争,但均遭失败;日本对外侵略时,屡屡冒险却均较轻易得手,更刺激其向军国主义道路迅跑。作者:汤重南(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
相关文章
-
秦灭六国:秦始皇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百越的
-
玄清风水命理:家居餐桌风水的十大注意事项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两百多万军队持续战斗了一年
-
求生欲超强,赵薇对张哲瀚事件表态: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放弃执政党地位,却将庞大苏联弄解体
-
[图文]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
放羊娃发现一“宝库”,足足装了13辆卡车,政府给予100元奖励
-
日本战败细节:鬼子列队集体学习如何切腹自尽,场面悲壮
-
冷战时东德为何修柏林墙,让反对分子跑走不更好?我们想简单了!
-
历史上神秘消失的3人,至今不知所踪,有人说上天做了神仙
-
大水冲了一座400年古桥,重修要花4980万,打捞的构件场面惊人
-
因给德军生子而饱受羞辱的法国女人一生沮丧靠酗酒度残生
-
恩克指责毛子哥不仗义:为了流量踩兄弟,编造一些没有的事情
-
川妹子逃难至韩国成为王后,157岁寿终正寝,韩国至今仍有其陵墓
-
此国曾主动提出归还土地,不过有一附加条件,听完后我方断然拒绝
-
二战后,古德里安为什么没有被认定为战犯,源于他对于此事的反对
-
没拿过这个帝国金援,它的排行榜,别说自己是中世纪战斗民族
-
《盗墓笔记》为什么说小哥是最后一任张起灵?
-
露骨的侵略性:战后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反省
-
阮籍:三国时期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
史海回眸:俄罗斯、乌克兰爱恨交织的千年历史
-
中越边界谈判片断回忆
-
《雪中悍刀行》第二部:徐凤年孤身赴北莽,取下第五貉脑袋
-
法国人为何在意巴黎圣母院?
-
装甲洪流中的小姐姐,她们为祖国而战,坐骑是99A
-
中国最后一位驾机叛逃的飞行员,逃了3天就被引渡回国正法
-
甄嬛传:假如甄嬛没怀孕!她还会想方设法回宫吗?
-
DAO正在吞噬世界
-
德国在二战后,为什么分成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