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武田氏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刚烈、最悲壮的大名?家督宁死不降
在日本战国时期,虽然各方大名陆续闪亮登场,但是要说哪个大名家族最刚烈、最悲壮,那还是非武田氏莫属,当然,由于当时武田氏的分支有很多,所以这里特指的是甲斐武田氏。武田氏源于清河源氏,家格算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支武田氏前期比较惨,在武田义满和武田元信时期甚至一度丢失甲斐国权力。
甚至在武田信重在位时期,由于甲斐国守护代迹部氏的实力太强、影响力极大,甲斐国渐渐地呈现出下克上的倾向。直至武田信守、武田信昌时期,趁着迹部氏的家督迹部明海去世,武田氏趁机攻打迹部氏,压制了这种下克上的势头。但国内好不容易平定一阵子,武田氏内部又因为武田信虎和叔父武田信惠之故分裂为两派。
但命运多舛的武田氏,却是接连迎来两位雄主,首先便是这个武田信虎。武田信虎先是以强势手段平定了敌对的家内叔父武田信惠一族的内乱,真正意义上统一了甲斐国,因而被称之为“甲斐之虎”。而后平定内部动乱,并趁机驱逐了今川氏安插在甲斐国内的势力,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武田氏独霸甲斐国。
此后武田信虎开始谋求对外扩张,与关东统领上杉朝兴、骏河国的今川义元建立姻亲关系,而后开始将势力渗入信浓国。但就在武田信虎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被儿子武田信玄驱逐出去了,此后甲斐武田氏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武田信玄拥有日本战国时期最豪华的家臣队伍,而且他自身也是才华横溢,当时天下,只有上杉谦信能与之匹敌。
但奈何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地盘就紧挨着的,而且两人似乎是天生的仇敌一般,甲斐武田氏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与上杉谦信的交战中;但就算如此,武田信玄仍然是先后吞并了信浓国、骏河国等地盘,地盘总领地应该在百万石左右。而且在意识到无法战胜上杉谦信后,武田信玄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比如“上洛”。
武田信玄以三万军队起兵“上洛”,在三方原合战中强势击败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联军,但就在武田信玄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奈何突然病重,在撤军途中去世。虽然武田信玄一生威风赫赫,但是家里的事情却是一团糟,长子武田义信被逼切腹,次子眼盲,三子早夭,其余的儿子都过继给他人家,可以说,甲斐武田氏后继无人。
无奈之下,武田信玄只得让过继到诹访氏继承诹访家的诹访四郎胜赖改姓回来,虽然诹访四郎胜赖已经改名为武田胜赖,但终究不能直接继承甲斐武田氏;所以表面上的说法是武田信玄认孙儿武田信胜为养子(就是立嫡),其实由于武田信胜年幼,所以其实武田氏的实际继承人还是武田信玄的第四子武田胜赖。
这武田胜赖也是一位猛将,先后追随父亲武田信玄进攻骏河国、相模过等地屡立战功,成为军中勇将,因而得到了武田氏家臣们的认可。所以在武田信玄去世后,武田胜赖顺利执掌武田氏,并且在武田胜赖统治前期,武田氏的势力一度超过武田信玄时代。虽然武田胜赖的能力不错,但为人刚愎自用,不仅与武田信玄留下的家臣们发生冲突,而且还四处征战,让自己的周边不断成为战场。
但即便如此,织田信长还是给了武田胜赖很高的评价,织田信长对武田胜赖的评价大意是“武田胜赖强于武田信玄,不可大意”,但这里所说的强于,应该只是说勇猛吧。所以在后来的长蓧合战时,武田胜赖所率的1.5万军队被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3.8万联军所击败,武田胜赖的许多有名战将战死,而武田胜赖最后被迫逃回领地甲斐国。
在织田信长经营数年后,终于开始对甲斐武田氏动手了,于是便有了“甲斐征伐”。当时武田胜赖不堪德川家康的不断进攻,已经精疲力竭,国内很多家臣和豪族已经背叛了武田氏,所以当织田信长的大军来犯时,武田胜赖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之力,一退再退;进退失据、日暮途穷的武田胜赖、武田信胜父子,终于有了最后的觉悟。
他们选择了先祖武田信满在“上杉禅秀之乱”时自尽的场所天目山作为自己的死地;他们率领最后追随武田氏的将士在天目山构筑栅栏,决心与织田信长的军队拼死一战,在这最后的时刻里,武田胜赖为儿子武田信胜进行了元服仪式,并将家督之位正式传给了武田信胜;但织田信长的军队已经逼近了天目山。
最终,天目山之战打响,在甲斐武田氏的最后一战中,忠于甲斐武田氏的家臣们不管年长还是年幼,都拿上了兵器,和武田胜赖、武田信胜反复冲锋,其中武田信胜的表现十分英勇,在身上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依然反复突入织田军中;但终究势单力薄,在武田氏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武田胜赖和武田信胜相视一笑,然后拔刀自尽,结束了波乱的生涯,甲斐武田氏灭亡了。
不得不说,甲斐武田氏真的是一个非常悲壮的家族,如果不是武田胜赖过于刚愎自用,使得武田氏实力大损,众叛亲离的话,就凭他们最后一战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和实力,织田信长是不敢轻易与他们对阵的。而且从武田信胜最后一战的表现来看,他将来极有可能是与武田信玄一样的名将,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而且武田氏的荣耀也不许他们像上杉景胜选择投降。其实这还不是真正的遗憾,真正的遗憾是在武田氏灭亡三个多月后,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
相关文章
-
日本第一位被刺杀的首相,说“瓜分中国,实乃荒谬至极”
-
48岁大龄剩女,到了退休年龄依然嫁不出去,怒斥这些男人没眼光
-
[多图]解密百团大战五大谜团
-
抛开民族情节,该如何评价日本神风敢死队,是勇者还是愚忠?
-
二战鬼子在诺门坎输得有多惨? 精锐被全歼, 焦尸遍野, 成建制消灭
-
战争与决断:乔治•布什总统的一生
-
【今日历史】1月22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多图]近代史上十个战争常败国有哪些
-
毛主席考虑以“支援军”名义入朝参战,黄炎培反对:这叫师出无名
-
上甘岭坑道里的女兵们的战争故事
-
苍天!得给电影《大轰炸》的编剧补补历史课
-
斯大林死前只穿了一条短裤,4字遗言令人泪目,8年后还被拖出火化
-
亚洲最好战国家,史上打过数百仗,每次都打赢,如今周边全是敌人
-
二战后,斯大林对德国做了几件事,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像一个战胜国
-
以人名而命名的亚洲国家,曾经的富裕程度在亚洲第二
-
话说世界系列:近代德国外交的转变,从玩八个球到只玩一个球
-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的克里木半岛,二战末期雅尔塔会议在此召开
-
希特勒为何始终惧怕美国,日本受谁挑唆才敢偷袭珍珠港的美军
-
美国制裁初见成效,又一国拒绝购买伊朗石油,伊朗态度明确
-
一个项圈就能制服狼群,古代牧民为保护牛羊,有多少“大智慧”?
-
探秘:战俘成日军的试验品?沈阳二战战俘营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两百多万军队持续战斗了一年
-
攻占琉球:日本萨摩岛津氏的西南贸易战争
-
越南海军陆战队展示新火炮,其实是二战老炮,连虎式坦克都打不穿
-
地形地貌魔幻的重庆保存了这些“全球限量”物种!
-
[多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
《云南虫谷》献王墓跟神秘的滇国有什么关系?献王和古滇国国王是兄弟吗?
-
薛宝钗为何轻松策反林黛玉?晴雯直着脖子的嘶喊:暴露出尤物之殇
-
日本要给这个少数民族“正名”,但他们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