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出发地历史揭秘:30万人保守撤退秘密
新华网南昌8月5日电(记者 余孝忠、陈春园) 8万多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城内外集结、休整了长达10天时间,之后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谍报部门却对此一无所知。72年前,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被今天的党史研究者赞为奇迹。
1934年10月7日,中央红军主力各部陆续从战场上撤退,奉命到于都河流域北岸大集结,为突围转移做出征前最后的补充、休整。于都县城内外,军旗猎猎,战马嘶鸣。
于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旗英告诉记者,当时于都县的辖区面积比现在还小,人口有30万,是中央苏区建立最早、最巩固的"全红县"之一。为了确保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安全集结、顺利转移,全县的男女老幼全都动员起来了。家家户户送儿送郎当红军,为部队征集粮食、筹集军费和各类军需物资。
据当地史料记载,长征前夕,有一万多于都子弟报名参军,1万多民夫参加了运输队、担架队,随红军突围长征。当地老百姓还自发组成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红军战士;妇女们组成洗衣队,帮红军洗衣服。不少群众家里还主动担负了安置红军伤病员、抚养红军后代的任务。
有党史研究者做过测算,十万人马的部队,一日三餐就要上千担稻谷。此外,每个红军战士的粮袋里最少还要带上3至5斤米。在那个艰苦岁月,一个小小于都县城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是把上千担稻谷碾成米、烧成饭,其加工、搬运、燃料都是一项非常惊人的工作。没有于都人民全力以赴的支持,简直无法想像。
在全力以赴支援红军的同时,30万于都人民实行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国民党的探子成了一无所获的"聋子""瞎子"。今年98岁高龄的于都籍老红军曾福祥告诉记者,当时国民党的飞机成天在苏区上空盘旋,一发现红军目标就狂轰滥炸。为了不暴露目标,红军白天隐蔽在树林里,晚上才开始渡河。
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过于都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钟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以前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
时任红1军团2师4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将军,后来在《别了,于都河》一文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乡亲们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甚至待我们胜过亲人-;-;他们帮我们补衣裳,教我们打草鞋,像逢年过节迎亲人一样,给我们捧来香喷喷的红薯、红米饭和可口的菜肴……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更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相关文章
-
[图文]革命英烈张秋人 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
苏联矿井喷出“地狱烈焰”,部长命令:扔个核弹进去灭火
-
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做客名人大讲堂大胆预测:三星堆曾上演“权力的游戏”
-
揭秘二战日本为何决定要对美国开战?
-
日本“童贞观”为何从至宝变为耻辱,处男到底是怎么被鄙视的?
-
四十年前,我军高效粉碎越军“地下魔鬼”
-
罗马帝国是怎样崩溃的?
-
周伯通最不愿提的3弟子,一个成他情人,一个武功超他,一个非汉人
-
明成祖生前想出这招绝技灭了北元!拿破仑领悟后,称霸欧洲
-
黄楼院长城发现“南口战役”遗骸
-
日本老照片:“千人针”可以防弹?“总玉碎”原是谎言
-
你长了一双中国脚,为什么总穿不合脚的欧美鞋?|百匠大集
-
被掩盖的越战秘闻:为什么越南宁愿输,也不愿用空军攻击中国?
-
有图有真相:二战日本秘密研制原子弹,只差一步险成功!
-
二战时美国歼灭日军150万, 原子弹炸死30万, 日本人为啥不恨美国
-
古希腊人的奇葩炫富方式:一次性杯子用完就扔,结果文明崩塌
-
民国军事专家蒋百里建议的打鬼子方法,很先进
-
罗马武备变迁(乱世篇)
-
西伯利亚是怎么丢的?康熙皇帝大笔一挥就没了
-
卡利尼库姆之战:拜占庭名将贝利萨留的惨败
-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为什么感觉日本人不恨美国?
-
朱可夫当军区司令时,上级叫他谈现代战争,他竟找同学“代笔”
-
公知进化论
-
扶桑谈丨源自中国的年号制度为何能在日本延续到21世纪?
-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盂兰盆节)
-
这个姓氏不一般,常出王侯将相,现在却成了稀有姓氏
-
继承先辈意志,赓续红色精神
-
辽国太后墓被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短袖上衣”为何无人拿走?
-
抗战胜利,听听老农的心里话:终于可以回去种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