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水准作品展现历史文化遗产之美
《国家宝藏》展示国宝重器,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咏流传》倾听历史回响,咏唱文明记忆;《典籍里的中国》对话古代先贤,解读千年经典……近年来,多部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以生动的演绎、走心的文案、动人的故事展现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赢得口碑、收视双丰收。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文化节目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载体,再现文明发展史,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一部好的文化遗产题材作品,内容要“轻”。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需要当代化表达,在坚守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年轻人的“语言”、新颖的呈现方式、多元的传播平台,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比如,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跳出以往同类型作品严肃正经的叙述方式,仕女俑是“大唐的一枚胖妹子”,陶鹰鼎是“有着胖胖腿的鹰”,活泼接地气的解说词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被网友称为金句频出的“宝藏节目”。
一部好的文化遗产题材作品,内涵要“重”。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绝不是哗众取宠,只有真正尊重历史、研究历史、再现历史,真正挖掘价值、展示价值、传递价值,才能拍出尊重史实、内涵厚重的高水准作品,引导观众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深厚底蕴,进而传承历史文化、增进价值认同。比如,央视今年大火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背后是专家团队对史料的把控、主创团队对细节的严苛,栏目组共邀请了65位权威专家,每本书都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仅《尚书》就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正是这样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态度,才打造出带动全民学典籍的“神仙节目”。
历史文化遗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加大投入力度,丰富内容形式,深挖文化价值,期待未来有更多高水准作品让历史“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
笔名:菜园小饼
相关文章
-
[图文]二战中日本为“优生”走火入魔:提倡裸体上课磨炼精神
-
细思极恐:唇亡齿寒,太阳枯竭,地球的命运何去何从
-
【新时代赣鄱先锋】陈隆梅:平凡中的真诚奉献
-
一战前沙皇检阅哥萨克骑兵,战场上连拿破仑都赞誉的雄兵却无骄人战绩
-
卢森堡还没有中国一个县大,为何没有被周边强邻吞并
-
日本也拍抗日剧?那剧中的八路军是怎么样的?
-
美军宣称扩大核武库,F35未来可轰炸莫斯科,俄上将出面警告
-
日本女兵被中国农民扒光衣服 真相令人震惊
-
普鲁士统一德国,为何要将奥地利排挤出局?
-
二战彩色老照片,欧美生活1943年
-
普法战争,普鲁士靠什么武器打败法国?
-
1421处!长沙3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结果出炉
-
背着美国跟日本媾和?“小道士”成替罪羊,引渡日本前被戴笠灭口
-
历史上的今天|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逝世
-
2022第二届武汉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将于4月20-22日开幕!
-
小恶魔提利昂才是《权力的游戏》最大赢家!
-
位于成都的巨富豪宅,主人是清代财主,规模不输李家大院
-
此地史上曾属于中国,后来被美国横刀夺爱,如今已被日本掌控
-
白崇禧比李宗仁水平高,为什么桂系始终以李为首领呢?
-
俄罗斯特种兵为救中国记者而牺牲,记者答应娶其遗孀,后来怎样了?
-
最新解密档案表明英国曾否决刺杀希特勒计划
-
[多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日本侵华历史
-
南朝开国皇帝如何从乞丐成为将军养子?又怎样成为一国之君?
-
每日一习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世界最好运的国王,王位不用抢,曾祖父替他熬走继承人,白捡王位
-
为什么FBI曾怀疑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前苏联间谍?
-
你方唱罢我登场,川系军阀都有哪些人
-
解放军一个尖刀排猛打猛冲,抢占阵地击溃越军歼敌55人
-
让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天皇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