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医学史研究和医学史国际期刊建设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国内学界近些年时兴的医疗社会史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催生了话题更为广泛和探讨更为深入的诸多研究。然而,与我国医疗社会史研究蓬勃发展的现状颇不相符的一个现实是,国内该领域的学术期刊寥寥可数,更缺乏能与医疗社会史研究国际顶级期刊相提并论的刊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国际同行交流切磋是一个有效的提升自我的办法。有鉴于此,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和《医疗社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英国格拉斯哥医疗社会史中心、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加拿大医学史公报》( Canadian Bulletin of Medical History)、《酒精和毒品史杂志》( Social History of Alcohol and Drugs)、《中医药文化》、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等期刊召开了主题为“医学史研究和医学史国际期刊建设”的工作坊。工作坊于11月10-11日线上举行,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安教授致开幕词。工作坊两个小组会议“流行病、公共卫生和环境”和“瘾品、药物和成瘾”分别由上海大学助理教授朴玮德博士(Ved Baruah)和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后黄运主持。共有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九位医学史领域著名学者和青年学人报告了专题论文。现就九篇论文所凸显的三个主题将工作坊内容纪实如下。
一、新冠疫情:科技、资本和政治
艾睿思(Iris Borowy,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危机即机遇?:新冠肺炎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配》
Iris Borowy and Matthias Schmelzer eds. History of 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Historical Roots of Current Debates on Sustainable Degrowth, Routledge: 2017
艾睿思教授由全球新冠疫情的最新状况进入话题,并简单回顾了十九至二十一世纪包括“西班牙大流感”在内的几次重大流行病的历史。随后,艾睿思教授指出,当前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一个重要维度是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配。关于新冠疫苗问题,当下有两种叙事模式。一种是积极的叙事。这种叙事认为人类应对传染病的方式进步,除了传统预防传染病的方式之外,诸如GPS轨迹追溯、检测试剂的快速发明和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制等,有利于控制新冠的传播。另一种叙事则强调了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疫苗的生产能力和现有库存与全球免疫所需的总剂之间差距明显,疫苗分配不均的棘手问题始终存在。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克劳特·莫奈逝世
-
古代战争中到底有没有“武将单挑”?小说情节是不是真的?
-
一分钟带你见识抗日战争中手榴弹的威力!
-
《大将军罗马》全局变量汇总
-
基督教毁了一个罗马,也成就了另一个罗马
-
此国在中国帮助下,领土猛增200多倍,强大后反抢中国一块地
-
两个女人母爱大比拼,苏提达抱孩子泰王提心吊胆,贵妃显得更专业
-
旋转跳跃不停歇,几百人不停歇的舞蹈狂欢,是至今无法解释的怪谈
-
咖啡易融:看选秀“避世”的年轻人,正滑向一场危险的游戏
-
她是皇帝收养的女儿,12岁和亲远嫁他乡,历史地位不亚于王昭君
-
苏联打日本很轻松?日苏三次战役,日军伤亡6.7万,苏军损失6.2万
-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神行太保日行五百里!
-
民国军事专家蒋百里建议的打鬼子方法,很先进
-
二战柏林被攻陷,进入城内的美军秋毫无犯?苏军士兵有话要说
-
1920年代的内蒙古包头,还有荒废的城桓,河边排满皮筏子
-
二战东线有多残酷?后期的德军战斗力如何?集团军群被瞬间歼灭
-
7天发射150万发炮弹,134万人丧生,简直是人间地狱
-
新中国一共和21支外军打过仗,没想到伤的最惨的是这三个国家
-
一个以自杀换希特勒关注的女人,生命最后40小时如愿成婚
-
[多图]“猎熊行动”:日本曾策划暗杀斯大林
-
投降后日侨耍无赖要抢苏军坦克,苏军军官大怒:压死他们!
-
苏联特权阶层有多可恶?上面偷偷发红包,钱多到官员不敢收
-
二战中,德军不杀盟军医护人员?日军专门瞄准他们射击?
-
俄罗斯发现匈奴古墓,墓中遗骸却不忍直视,学者:墓主人太残忍了
-
陈胜能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
萨达姆和卡扎菲,都反抗美国,为何民众对他们儿子却有不同的态度
-
揭秘:朝鲜之战中有哪些国家进行联军
-
太极大师30秒被击倒,中国到底哪种武术最强?日本人:只有这两种
-
故宫水缸为何600年都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