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得罪了上司被罢官,临走时写下的这首诗,足以说明他是清官
清朝是高度集权时代,在古代的封建王朝达到了巅峰,而且那一时期的文字狱盛行,无数的人文人卷入其中,我们熟知的《红楼梦》就是一个例子,其实里面之所以会写得那么隐晦,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那就是由于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意图,可又畏畏缩缩,才导致现在这部小说里面一些情节,让人难以理解。除了文字狱之外,还有就是完全封闭,总之清朝的问题很多,也表现在各个方面,最终才造就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
由于高度的集权,再加上各地风气不好,一些清官想要干实事,也不可能放开手脚,譬如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他就由于得罪了上司被罢官。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作为潍县的父母官郑板桥可谓是忧心如焚,于是请示上司赈灾,这原本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却由此得罪了上司,还被罢了官职,只好离开潍县回到江南的故乡,这件事情对他打击也是很大,临走时写下的这首《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也是很感人。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得出来,郑板桥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清官,真正心系天下,同情底层的老百姓,当地大旱对于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来说,那都应该如此,可是郑板桥的上司却出于各种考虑并没有听从这样的建议,最终也让郑板桥丢掉了官职,而他在离别时也是很气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非常有个性,写得也是很真诚,读来让人赞叹不已。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公元1693年生于江苏兴化,不过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居住在扬州,晚年以卖画为生,他的画比较单一,主要以竹子、菊花、兰花、石、松树等等为主,其中竹子画得最好,成就也最为突出,他的竹子苍劲有力,画得活灵活现,表达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深受世人的喜爱。
那整首诗非常的有个性,也可以看出郑板桥当时很气愤,作为担任一方的父母官,他时刻想着普通的老百姓,想要为他们多办实事,可是他的做事与别人格格不入,自然就遭受到了别人的排挤和打压,这也是清朝的一大特色,一个人太有本事了,或者说敢于说真话,那都是会被人嫉妒,郑板桥正是由于敢说真话,也是真心想为老百姓谋福,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不是主流,无法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去,自然不受待见。
第一二句就写得很感人,同时也非常的洒脱,我现在决定抛弃这头上的乌纱帽,不愿意再做官了,回家之时我两袖清风,可谓是一贫如洗,身上根本就没有钱,可是我有一颗纯真的心。第三四句则又是表达了诗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就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我离开的时候离一棵竹子,而这种植物也是我最喜欢的,竹子在秋风中可以在江边当作渔杆。
郑板桥离开时内心是很悲愤,可是又无可奈何,毕竟他的话没有人听,所要做的事也无法实现,最后只能是选择离开,去过一种平淡如水的生活,既然无法心系天下,为普通的老百姓去做更多的实事,那么就离开是非之地,坚守最初的信仰,去过一种隐居式的生活。这也是古代很多知识分子,最真实的写照,而且对于郑板桥来说,他的这种选择既无奈,又感动很悲苦。
相关文章
-
给萨达姆判处绞刑的人,都蒙着脸,他们有什么来历,现在如何了
-
二战德军和英军的最强将领:一个为妻子自杀,一个为寡妇守终身
-
考古队遗漏的一枚小印章,上面刻有四个字,让日本人低头认错
-
37岁的梅根王妃与36岁的凯特王妃不和?梅根将搬离肯辛顿宫
-
深圳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介绍及招商历史博物馆预约参观流程
-
他是纳粹军官,却成美国英雄:被葬于最著名国家公墓
-
珍珠港事件是不是美国的“苦肉计”?
-
[图文]《集结号》人物原形:奥运英雄与日军同归于尽
-
此人是川岛芳子之弟,却和姐决裂,加入地下党,人称“红色贝勒”
-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日本军队的训练让我变成了杀人魔鬼
-
西藏地区的藏族高原牦牛
-
纳粹女魔头专挑漂亮女囚下手!死前对法官说:我愿意当你的女仆
-
在历史上,吐蕃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
你方唱罢我登场,川系军阀都有哪些人
-
天启是剧中最可怜之人,对上古的爱比白玦更深,却只能帮人养孩子
-
民进党为何非要选前通过"反渗透法"?台学者称有3个原因
-
广东落寞的城市,曾经是省内的省会城市,如今却是无人知晓
-
清军竟吃人肉充饥 令人感到恐怖寒心
-
太极大师30秒被击倒,中国到底哪种武术最强?日本人:只有这两种
-
杀人如麻的纳粹屠夫 被以色列处死后扔进公海做孤魂野鬼
-
甄嬛传:玉娆在流放的时候,到底经历了啥?使得她性情大变
-
苍天!得给电影《大轰炸》的编剧补补历史课
-
[图文]裕仁天皇到底是不是战争罪人?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的疯狂,让整个欧洲颤抖
-
这几个女性冒充男人当兵,为何到死没暴露身份?看照片就懂
-
王近山初入朝鲜战场,轻敌损失七千人,彭德怀怒骂:打仗不能蛮干
-
直击911事件中不可思议的幸存者:从22层高空坠落,安全落地
-
鏖战
-
袭人和宝玉发生了关系,黛玉不嫉妒反恭喜,为什么却嫉妒宝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