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女兵忆长征:成功劝导一百多敌人集体投诚
年近90的袁春明曾是长征队伍中一位默默无闻的后勤女兵。战争结束后,她同丈夫来到北京郊区,平静地做她的农民。
在过去70年里,不善讲述的她很少跟人提起当年随着部队转战南北的历史。但她的子女们至今以母亲的这段经历为荣。
给俘兵洗脸剪指甲理发
"我没有上过火线,也没有拿过枪。"现在的耄耋老人,当年还是红军队伍中活蹦乱跳的"红小鬼"。从家里跑出来,袁春明在战壕上当起了宣传队。参军之前,袁春明还没有名字,村里人都叫她"幺女",参军的时候,要报名字,15岁的"幺女"便叫了大哥的名字袁春明。 "我那时候的工作就是劝说敌人,给敌人讲共产党的好处。"回忆起当年的工作,老人格外兴奋,声音也提高了很多,"打完仗,敌人也不管自己的伤员,就跑掉了,这些战场上抬回来的敌军伤病员,就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那时候袁春明最大的收获是,经过她们的宣传,敌人一次就有一百多号人集体投诚。
这个红小鬼在长征的时候老是打前站,从来不落后。最长的一次行军,开始说是十五里地,却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才扎营休息。老人回忆起那次长途跋涉,记忆犹新。
部队到了黄河边,遇到连日的大雨,河水猛涨,不知道水有多深,河有多宽。队伍在黄河边上一连停了三天,始终过不去。只好继续往北方走,寻找另外的渡河点。待赶到渡河点,已经是下午4点多,敌人已经赶上来把河封锁了,战士们只好再绕道北上。
这次行军,没有休息,走了两整天,到第三天傍晚,有人指着前面的山头对她说,"小鬼你看,就是那儿,快走,走到了有白米饭吃!"晚上六七点,部队才终于停下来扎营。早上集合的时候,袁春明发现后面还有人陆陆续续地刚走到。
那时候的"红小鬼"袁春明,不知道队伍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要去什么地方,只是一直走在前面,肩上还背着部队的一袋盐。当年的小鬼此时骄傲地说:"我一直没有落后,还给后面的人烧水喝。有能力的人才能为部队背盐背布!"
每天都在面对死亡
对于长征,老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天上轰鸣而过的敌机。敌机经常在红军的行军线路上低空盘旋,来回投弹轰炸,袁春明所在的队伍基本上是白天掩蔽,晚上行军。"早上9点多钟,我们躲在树林子里,一个接一个,后边人的头贴着前边人的脚跟,紧趴在地上不敢动,等飞机飞过了再走。一听见飞机来了,我们马上又趴下。"
当记者问起她害怕不害怕,老人一拍巴掌,大笑:"不怕!飞机在头上绕来绕去,我们队伍里也有人吓得哭。我就说哭什么哭,哭爹喊娘的也没有用,爹娘都不在了,我们大不了是一死。"
心愿
现在能查明的是,袁春明1917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县,自幼给人当童养媳,1932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随部队从四川广元老家出发开始长征,次年到达陕北延安。自从离开后,她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甚至连故乡村庄的名字都忘了。
现在,远方跟她同名的大哥是否还健在?她给家乡写过信,却不知道信封的地址该写哪。几十年来没有亲人的消息,但她还是能够清晰地念叨三个名字---袁春明、袁江明、袁珠明。那是她的三个哥哥。
老人如今随自己的小儿子在京郊的农村平静地生活着。每天,她都会拄着拐杖去村头散散步,看看远方。
相关文章
-
80岁老鬼子见老八路,当场下跪,老八路啥心情?两个字
-
第二次第乌战役: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的最大规模攻势
-
花140万买绝密档案的沈志华:“历史从来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纳粹占领下的法国 巴黎变成巨大裸体营地
-
访谈︱王笛:长江上游的“双城记”
-
35年前,山东女医生“登基称帝”,建立后宫收4名少年为妃
-
中国1000亿建造超级工程,技术难度堪比三峡,仅移民补偿达130亿
-
9102年了,赵立新们为什么还会有汪精卫式疑问?
-
就因这个日本人粗心,一句口误,让60万同胞悲惨地死掉,差点亡国
-
日本飞机“上海号”神秘失踪差点改变历史
-
对越自卫反击战, 黎笋命令电视台如此宣传“谅山战况”, 前线战士心寒
-
他是最贪生怕死的将军,每次作战都溜之大吉,却赢得了部下认可
-
揭秘钓鱼岛真实身份 甲午时被认为台湾属岛
-
古龙给了她天下第一的美貌,她却甘愿献身天下第一名侠,下场凄惨
-
探秘通古斯大爆炸是飞碟失事引起的吗?
-
[多图]记者探秘梁平孤峰古寨:200多年军事古寨
-
苏联三大元帅的殒命,直接导致了600万苏军成为无头巨人
-
《庆余年》中,杀害范闲母亲的幕后黑手,却是四大宗师隐藏最深的一个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何能迅速重返世界强国之列
-
二战日本战败,新加坡被马来西亚与英国争夺,却被迫独立意外崛起
-
[图文]解密1937年美军“班乃岛”号被日机炸沉的悲惨经过
-
平津战役真实内幕 平津战役简介
-
老照片:打台球的妹子动作标准,女学生要做不效忠天皇的新人
-
苏联在苏德战争前期,就已损失几百万部队,为何还能反攻胜利
-
二战时了不起的信鸽传奇:20分钟飞行40英里 挽救村庄避免误炸
-
一战功成万骨枯,对越自卫反击战伤亡档案,中越双方损失3:1
-
1890年的沙俄皇都莫斯科,无不显示着帝国气派
-
英国海军废弃的海上堡垒,为何成了西兰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