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朝鲜战争中国战俘营:22名战俘舆论下选择留华
由五洲传播中心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合作拍摄的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荣获美国2006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视纪录片奖、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白金奖以及具有入围奥斯卡资格的BLACK MARIA电影节评委会一等奖三项大奖。该片已先后被HBO欧洲台、英国的历史频道、加拿大的CBC和美国的Discovering Channel等国际电视媒体购买了播出权。
《他们选择了中国》重新回顾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结束时发生了一件震惊西方的事件: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西方舆论当时指责这22名战俘是被共产党"洗脑"的叛国者。纪录片围绕这一事件展开,邀请历史的见证人、当年的战俘之一霍金斯先生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故地重游,如实地把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给世人。
当年的22名战俘现在仅剩下2名,其余的都已经去世。本片的主人公霍金斯是22人中年龄最小的,他留在中国后,在北京进中国人民大学深造,毕业后到武汉汽车配件厂工作。1957年返回美国,现居洛杉矶,仍能凭记忆讲很多中文。霍金斯是幸存者中唯一一位不顾家庭的阻力和美国社会的压力,勇敢站出来为这段历史做见证的人。他说如果再让他做一次选择,他还会像50年前那样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热爱和平。他相信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
摄制组记录了霍金斯47年后首次重返中国的经历:再次在北京的长安街上骑自行车;访问了他的母校人民大学;回到曾经工作过的武汉汽车配件厂。在汽车配件厂,他与当年战俘营的中方翻译和管理人员见了面,并共同回忆在战俘营的生活以及留在中国后的经历。霍金斯还前往济南看望了在中国去世的老战友温纳瑞斯(前战俘之一)的遗孀白锡荣女士及家人,并一起为温纳瑞斯先生扫墓。此次重返中国,霍金斯先生在回忆当年一幕幕的同时,不得不感叹中国发展脚步之快。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遵守日内瓦公约,尊重人权,实行人道主义优待俘虏的政策。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图片资料再现当年发生在战俘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鸭绿江边的战俘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也是唯一没有劳役和刑罚的战俘营。当年联合国军的战俘们享有宗教自由,被允许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土耳其战俘可以庆祝古尔邦节。他们甚至可以与远方的家人自由通信,还可以阅读到一些世界名著和西方的报刊。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为战俘营提供的伙食与医疗条件远远高于志愿军干部、战士的标准。
本片在短短的60分钟里,既真实再现了历史,又充分运用了纪录片的艺术处理手法。两者相互作用,水乳交融,使观众感受到心灵的撞击,感叹时代与人事变迁。
相关文章
-
古墓出现神秘飞行器,改造后还能飞行,4200年前谁创造了它?
-
为何说蒙古的征服,促使了俄罗斯的崛起?
-
“拜金女”章小蕙:让两个身价过亿的男人破产,今57岁依旧美丽
-
被遗忘的战争罪行:二战后意大利为什么能够逃脱被审判的命运?
-
潘宁分享:大明靖江王陵之悼僖王陵
-
这个日本人提出:把日本变成中国的一个省,毛主席是这么回应的
-
坦克、装甲车还是别爬山头的好,除非你想挨揍
-
[图文]俄军打造“山寨武器”塞进背包骗过卫星吓住敌军
-
最后的法老揭秘古埃及艳后的四大谜团!
-
200多年来第一个劫持美国船的海盗,创造了世界纪录
-
他看似粗鲁 实则心细入微 救人便要救到底
-
抗日烽火中的浪漫情侣 彭雪枫将军与林颖
-
[图文]历史内幕全程披露:是谁保下了靖国神社
-
孙可望归降清朝时,只剩下五百残兵,为何却被封为王爷?
-
人像|Talkingtotheair.
-
老照片80年代驻韩美军先进的M60主战坦克
-
真理属于少数:萨达姆临终预言,当时所有人嘲笑,如今所有人后悔
-
丰臣秀吉为何钟情宁波妄想征服大明之后定居宁波?
-
日本侵华终结“黄金十年”
-
潮阳东波古寨奇特的寨门和寨墙
-
《冰雪奇缘2》中的火精萌宠是什么来头?
-
南京大屠杀司令官,离开中国时为啥带走10坛泥土?
-
男女比例失调,专家提议全国推行“一妻多夫制”,你怎么看?
-
一印度女影星,她事业巅峰之际弃影从政,后曾五度执掌南部大邦
-
二战后意大利为何没有像德国和日本那样被托管
-
1939年日军占领深圳时的老照片与英国警察隔着边境桥布防
-
今天!
-
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做客名人大讲堂大胆预测:三星堆曾上演“权力的游戏”
-
同为一世之雄,刘裕真的比桓温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