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凌真的往体内植入芯片了?有可能是被忽悠了
今天李学凌因为“植入人体”的芯片火了,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不料被媒体引用,今天下班后仔细回想,觉得事有蹊跷,以及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决定展开讲讲。
▌首先这个芯片是什么?
先回顾一下今天的图片:
从外观看,如果我猜的没错,他应该是雅培推出的动态血糖仪产品“瞬感”,我自己也在用。
它的构成是一个传感器加一个扫描仪,如下图。
(中间的是上图中的白色小圆片也就是传感器,最右边的是用于佩戴传感器的敷贴器)
戴在手上以后是这样的(以下是本人照片,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传感器激活状态下用扫描仪扫描可以获得身体血糖数值,对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来说非常有用。
▌是不是植入体内?
不是。
传感器的芯片是在体外的,通过敷贴器贴在皮肤上,同时有一根不到1厘米长,两三根头发丝合起来那么粗的软针深入皮下,通过组织间液分析人体的血糖水平。
很脏,因为这个是已经废弃被我扔掉的,为了写稿子反垃圾找出来的,幸亏我不爱倒垃圾
简单来说,两个重点:
1.它是用来测血糖的。
2.它不是植入体内的。
而且这个基本上植入不了,因为……它是一个耗材,一个探头可以用14天,14天后要换新。
植入了再从体内抠出来?
▌万一不是雅培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跳出来说,你怎么就知道一定是你在用的那个东西?万一就是长得像呢?
道理是对的,恰好因为曾经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我认识雅培糖尿病部门的几位朋友,跟他们确认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个白色的圆形传感器是不是雅培的产品现在不好说,但是由于至少外观上和雅培瞬感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已经构成了侵权。
对一家医药企业来说,专利几乎可以说是命根子,所以这个产品从传感器扫描仪到敷贴器以及各种技术细节,雅培都注册了专利。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
▌李学凌用的到底是啥?
有人说李总装逼失败,我不太认同,以李总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完全没有必要装这种低端逼,而且雅培的这个产品已经上市好几年了(我自己已经用了两年),如果他拿到的是雅培的产品,不可能用这种方式发出来。
而且从截图来看,这个东西的包装跟雅培的包装完全不一样。
上图为李总朋友圈中产品的
疑似包装
上图为雅培包装
而且那个蓝色的小方块,肯定不是雅培的,我问了几个行业内的朋友,都表示没见过,可能是新产品。
考虑到李总本人可能参与一些创业项目的投资,以及国内目前的硬件创业环境,我大胆推测,这个东西是有国内某团队山寨了雅培的产品之后赠送给李总试图换取投资(呐,我没有说骗取,起诉我的时候注意),并声称这只是初代产品,二代三代可能是真正植入式,并有让他激发体内九尾查克拉轻松搓出大玉螺旋丸之类的功效(引用自岸本齐史作品《火影忍者》,有出处的)
所以,如果是雅培,那么它不是植入的,也没有办法检测血液里的“各种成分”,只能用来动态监测血糖。
如果不是,就侵权了,请李总慎重投资。
▌它有没有可能真是黑科技?
侵权归侵权,它有没有可能真的是黑科技?
有可能,国内某创业团队潜心研究,终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惊世骇俗的成就,突破了国外顶尖科学家花费上百亿经费和数年甚至数十年都没能突破的技术障碍,造出了这样的一款产品。
没什么不可能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智慧对不对。
▌被骗钱真的是小事
首先我没说这玩意儿一定是骗人的,我只是合理怀疑。
这玩意儿要真是雅培的我就放心了,但是我最怕的是什么,作为一个糖尿病人,半个医疗行业从业者,浅薄的眼光没见过这样的产品,如果不幸它作为医疗器械,没有经过CFDA批准上市,那么安全性很有可能是存疑的——尤其是它是一款探测到皮下的产品。
可能引起什么安全问题,我不好说,乱说等于不负责,但是在经过严格临床实验,并获批上市前,这玩意儿是不应该给普通消费者用的。如果批准了,那么在CFDA的官网上应该是可以查到备案的。
由此我现在十分担心李总的健康问题。
当然如果是患了糖尿病,发个动态开开玩笑我觉得挺好的,作为资深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因为工作原因还有幸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医生,如果李总有需要我非常乐意就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然因为我的团队现在是做循证医学科普的,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对可靠的科普知识。
最后关于血糖仪,糖尿病,以及各种糖尿病相关的产品,欢迎留言咨询。
这个探头的费用是450一个,一个月用俩,总费用900块。如果打赏够450,我将采购一个并随缘赠送给在本文下留言的糖尿病人。
相关文章
-
iPhone12配置基本定了!6+128,最大提升是屏幕
-
科技神回复|马云今日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但他依然是我的债主
-
人民时评:让未成年人远离网游沉迷
-
人人矿场在IPFS应用上的优势
-
疫情之下,重新审视ToG行业的“光荣与梦想”
-
2018,时光埋下50句话 | 甲子光年
-
跨境电商不止邮政渠道,美国“退群”带来物流新机遇
-
数据驱动大数据,实现市场场景化。
-
一加明年将在欧洲推出首款5G手机
-
叫板携程?飞猪这项新业务,未来3-5年要做到千亿规模
-
Netflix因“技术限制”取消对苹果AirPlay投屏功能的支持
-
vivo桌面app图标不见了
-
2022年第一个刷屏营销案例,把蓝翔挖掘机开进了我的朋友圈
-
华为今年在IoT领域将投入约70亿美元研发费用
-
8大吃播就这样写下了结局:有人为保命减肥,有人变声、牙齿脱落
-
联通如何查看自己手机号短号
-
独家|青松基金投数百万元仨90后小伙让用户集体创作沉淀近万个故事
-
还想喝低价瑞幸咖啡?你恐怕得抓紧点了
-
雷军夸武汉大学是全球最好的大学,并熬了碗“鸡汤”
-
“5G制造新冠病毒”阴谋论是怎么来的?
-
微博商业化八年,跨越山丘
-
《娘道》在国内霸屏与微信败走印度,显示的是同一种困境
-
疫情下的科技巨头:阿里发财报后股价下跌,特斯拉预警,英伟达调低预期
-
刘强东人设崩了,京东没崩
-
多国专家:美国将病毒溯源政治化损害全球抗疫合作大局
-
10名美国参议员致信谷歌CEO:请把临时工变成正式员工
-
蚂蚁金服架构调整:胡晓明任总裁;华为回应 5G 建设在新西兰遇阻:寻求紧急会谈;携程 CEO 孙洁否认大数据杀熟
-
重要资讯丨快讯!福州核酸检测预登记码查询系统上线!可快速查询采样二维码
-
印度人为中国手机花了5千亿卢比:小米收入4倍于华为 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