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因何与山东人结怨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白携带第一任妻子许氏和一双子女来到山东兖州定居。来到东鲁的李白,不久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弄月竹溪。东鲁人比较心齐,欺负初来乍到狂傲不羁的李白。李白便写了《嘲鲁儒》,自此得罪山东东鲁人。《嘲鲁儒》以辛辣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腐儒行动迂阔、装腔作势,只会死读经书、不懂治国之策的丑恶形象。《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视有“经济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鲁儒”的轻视和嘲笑,故以此诗反讥之。《唐宋诗醇》卷八:“儒不可轻。若死于章句而不达时事,则貌为儒而已。汉宣帝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叔孙通所谓鄙儒,施之此人则可矣。不然以儒为戏,岂可训哉?”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自由的时代,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释、道二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势力也相当大。在开、天盛世成长起来的李白,接受了十分庞杂的思想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旧在李白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所嘲讽的“鲁儒”,只是儒生中的一种人。自汉代以来,山东的儒学就有齐学与鲁学之分。大体说来,鲁学好古而齐学趋时,鲁学重章句而齐学重世用。汉高祖时的儒生叔孙通,就是属于齐学一派。他在天下初定之际,为了树立朝廷的权威,领命去鲁地征召儒生以共起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道:“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带着三十个应征的儒生进京,为朝廷制订了成套的礼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落成,高祖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遂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李白所嘲讽的“鲁儒”,正是叔孙通所讥笑的那一类“不知时变”的“鄙儒”。
因为这首诗歌,李白彻底得罪了山东人,当时就有人组织人对李白棍棒相加,说李白不尊重孔子,并将李白送上任城大堂审讯。多亏李白的从侄子李皓在任城做县令,放了李白去泰山一带漫游。李白心有不服气,于是又写了作品《别鲁颂》“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李白用“谁道泰山高”诗句藐视山东人,离开了东鲁自己回到江南漫游,不久就被唐玄宗召进长安做了翰林待诏。
清末的太白楼
李白临死时写有绝笔《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责问天下人,孔子死去的时候谁曾经为他的离去而哭泣过?李白感慨自己一生政治抱负没能实现,悲哀不已。同时,李白也表达了自己尊重孔子的心思。
李白并非不尊重山东人和孔子,而是不能死学孔子。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是可以看出,李白也是非常信奉儒教的。李白精通道教、佛教、儒教,最后李白抛弃了一切的信仰,独酌花间,郁闷、疾病之中死去。
来源:济南明府城
您阅读了分
按个
相关文章
-
关羽怎么大意失荆州 三国荆州是现在哪里
-
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负荆请罪讲了什么故事
-
有奖 |古代五大黑科技,是有人穿越了?
-
【方志香河】万驸马辛庄
-
刘备临终前暗示赵云,赵云没听懂,诸葛亮却在一旁胆战心惊
-
我国是怎么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的
-
古代打仗为何只让士兵吃半饱?
-
辛弃疾未任过广德军通判
-
中国第一野战军十大虎将,他们是在解放战争立奇功的英雄
-
传说雷峰塔下镇压了白素贞,专家打开后,却愣住了!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扶不起的阿斗亡国后还开心享乐
-
周恩来称赞谁“为官廉洁,家境清贫”
-
党史小知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档案解密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的五位皇妃
-
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集团哪个的实力更强一些?答案出你意料
-
宋江曾与晁盖争夺梁山的领导权
-
四大发明家分别是谁 特斯拉是人类历史上最无私的发明者
-
新·起点9|传统手工艺的一段黄金时期
-
嫪毐是个什么样的人:虚荣又有野心(始皇母赵姬的男宠)
-
五胡乱华,十六国混战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对峙
-
学党史||党史天天读(12月8日)
-
大年初四|今天为什么要迎灶王爷?
-
高中老师发现一座比故宫还早的古寺
-
党史|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路上,为什么插了很多树枝?
-
你知道百年前的留学运动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曾参与
-
他当过386旅的旅长,后成开国中将,患癌症后又活了将近20年
-
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原因 迈锡尼文明为什么会衰落
-
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光绪20年(1894年7月25日爆发)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