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什么?
作者: 林小静,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构建其心学体系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段佳话,就王阳明而言,龙场之悟道是其自身良知自悟,是其成圣路上的关键之悟,反映了王阳明独特的个人气质,也带有浓厚的心学底色。
王阳明画像
龙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以北约八十里的修文县,在明朝这里尚未开发,人烟稀少,偏僻闭塞,散居着一些言语难通的苗彝等土著。龙场的环境十分简陋、艰苦,据记载王阳明初至龙场时,自己动手搭建房屋,“结庐而居”,不过他苦中作乐,在这里过上了遁世生活。他不但不鄙视劳动生产,反而亲身劳作,开垦荒地,自耕自食,通过完全平民化的生活实践,也让他的成圣追求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谪居龙场三年的时间内,王阳明不断阐发出新的体会,开始走出彷徨探索的阶段。
王阳明讲学(网络图)
龙场悟道的发生时间现在已不可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悟道是发生在夜晚寤寐之中,自此王阳明找到了成圣的人生路向,其“致良知”的思想也酝酿于此。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对“格物致知”的新解,朱熹认为“格物”的真谛是通过格物穷理以致其知,而王阳明却悟出了“格物”的实质是重在“致良知”,通过良知推广至事事物物,“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外,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强调“要在事上磨炼”,这种寓“道”于“伦常日用”中的观念是对儒道思想的继承,这些观念也与龙场所悟不无关系。
王阳明雕像
除了悟“道”,龙场所悟也让王阳明的个人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不再计较于个人官场得失,而是积极去追求生活世界的意义,发现“孔颜之乐”,他的“乐”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安而乐之”,无屋可居,王阳明就自己动手搭建草庵,自给自足;二是“自然之乐”,在龙场的三年里,王阳明享受于农业生产之乐,过着简单、朴素、返璞归真的生活。因此,龙场悟道也可视为王阳明“重生”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朱晓鹏:《论王阳明龙场“吏隐”》,《阳明学刊》2009年。
2.大场一央、胡嘉明:《龙场大悟在王阳明思想形成中的位置》,《阳明学刊》2016年。
3.陈立胜:《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54卷第4期。
相关文章
-
毛泽东扮演者、著名特型演员彭江去世
-
国家珍贵古籍《洪武南藏》重修出版
-
我想对党说
-
大型恐龙:始马门溪龙 首次在中国云南省发现(身长15米)
-
解放大西南之前,毛主席问贺龙带哪支部队入川,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
爱因斯坦在日记为何说中国人肮脏、迟钝,原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棣?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
青青学党史|党史上的今天(10月18日)
-
他是最年轻的开国将军,战争年代两次死里逃生,花甲之年还上战场
-
戏史正源——关于皖南花鼓戏源流的几点思考(下)
-
咸丰皇帝的简介及其后代有哪些
-
岳家军的诞生与悲剧结局
-
沙尼龙:北美洲大型水生恐龙(长21/鲸鱼与海豚的结合体)
-
东吴五虎将排名 黄盖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
黑雾事件:投手打假球,引出日本黑道交易7名球员禁赛
-
南京城最大的一座水关,可藏兵屯粮、走水行船,防止敌人潜水进城
-
周恩来带头学习少数民族日常用语
-
慈安死亡之谜:慈禧丑事败露为自保毒死慈安?
-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士兵难道不怕送死吗
-
历史上真的有“八府巡按”吗?
-
《弟子规》式的“伪国学”,为何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思想界
-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冬天即将开始(每年的10月23-24日)
-
这才是绝代佳人:能书善画青史留名,名满天下的才子对她从一而终
-
如果地球上只有一男一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繁衍出77亿人?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春秋以周天子为尊(战国诸王争霸)
-
冠长鼻龙:北美小型植食恐龙(体长4.5米/鼻骨突出)
-
古代女子偷情对象的首选竟是他们
-
重庆掌故|渝北木耳镇插旗山的来历跟关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