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何以能让曾国藩、蒋介石等推崇备至?
一直以来,王阳明都是偶像般的存在,他的粉丝来头也不小,像曾国藩,张居正,梁启超等等,甚至包括日本维新领袖西乡隆盛。
为什么王阳明会如此受到人们喜爱?因为王阳明简直是个完美的人。
《左传》中提到人有“三不朽”,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我们再来看看王阳明,首先他办学堂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这是立德;其次,王阳明曾多次平定叛乱,康有为曾评价其: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这是立功;而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学说影响力之巨大就不用赘言了,他的“心学”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这是立言。
有人说,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只有孔子、王阳明,再加半个曾国藩。严格来说,真正做到了三不朽的只有王阳明一个人。
01
他一生坎坷且传奇,
童年时贵人语迟,五岁始能语;
青年时屡次落第,格物穷理;
中年时遭人陷害,远躲僻壤;
复出后挽危局于即倒,拯救明王朝;
老年时教书育人、桃李天下;
一辈子都在同病魔、同精神、同环境、
同自己的“心中贼”搏斗。
据说王阳明直到五岁仍未开口说话,他本来叫“王云”,后来祖父替他改名为王守仁后,王阳明才开始讲话。
二十四岁那年,王阳明参加会试落榜。同落榜的人嚎啕大哭,王阳明却说:你们以落榜为耻,而我以落榜动心为耻。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1506年,高中进士的王阳明直言进谏,得罪了刘谨,被贬龙场。
但恰恰在那里,王阳明潜心钻研心学,终于在一个晚上大悟:心即理,吾性自足。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02
虽然王阳明现在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在当时,骂他的人恐怕比推崇他的人多太多。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时候,他的“心学”和理学对着干,在当时简直就是异端。
“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也就是从外部事物中追寻真理,终极真理就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只要每日格一物,便能由量变到质变,悟出真理。
王阳明年轻时也十分相信“程朱理学”,也学着去“格物致知”。但在格了一个月的竹子之后,不但没有悟出什么,反而病倒了。这也就使王阳明渐渐怀疑“程朱理学”,最终开创了“心学”。
王阳明提出:寻求真理,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把内心的真理挖掘出来后再扩充到万物,这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还有一个十分大的差别,那就是对待“知”和“行”的看法,理学讲究先知后行,而王阳明认为理学将“知”与“行”隔断了,这样不对,应该要“知行合一”。
什么叫做“知行合一”呢?知道和做到其实是一回事,知就是行,行也就是知。只要你知道了就一定会做到。但有时候有了做坏事的念头,但并没有实施,这又算什么呢?王阳明会告诉你:“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了作恶的念头,你就已经做了。
王阳明的“四句教”很大程度上概括了心学的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人的内心本来是十分纯粹的,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但一旦有了意念,人的内心就会出现善恶的念头,只有依靠“良知”,才能分辨善和恶,只有通过格物,才能去掉内心恶的念头。不断修炼内心,人才能成为圣人。
明清以来有几人,读不尽的王阳明。
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王阳明全集》是依据民国二十二年万有文库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旧刊其他个版本,进行繁简转化、编辑成立而成,充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研习习惯,同时结合并吸取最新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近年来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
本版《王阳明全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年谱、附录等七个部分,
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
这些文字或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其人其事,或饱含对恩师的孺慕之情,或严谨中肯地评价了王阳明著作及思想的起转传承,对于研究王氏学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本《王阳明全集》特别将此类文章编辑整理,置于各卷章节之首,以供读者参照阅读。
这也是此次编辑出版不同于以往版本的最大特色。
本版《全集》全部采用现行标点断句标示;夹注、旁注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加以区别,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方便读者理解。
快来跟小编一起读王阳明!
相关文章
-
猪
-
如何让家族越来越兴旺?以下这几点很重要,你做到了几条?
-
张伯苓:拥护共产党 不骂国民党
-
王阳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踪,结果跑去和老道士谈起了人生
-
美女如云的三国:究竟是谁比貂蝉还美
-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7日
-
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军陨落,临终交代一切从简
-
南京第一神秘古墓,500年从不长草,专家:与越南神秘太监有关
-
杭州一口千年古井内现两条蛇,一铁匠下井清除,无意间发明了剪刀
-
满洲龙: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长8米/黑龙江出土)
-
黄巾起义领导者是谁 他最终后果如何为何如此惨烈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刘备(刘备请诸葛亮出山)
-
肃州龙:中国甘肃大型食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
情迷古建筑
-
历史上的秦始皇第一个娶了谁?没有记载(野史说法众多)
-
科举没有出来之前,中国是如何选官任官的?这一点中国实在太聪明
-
1978年,一通深夜电话让考古队连夜收拾行李,到底墓中发现了何物
-
蚩尤的坐骑“食铁兽”到底是啥动物?难怪他最后会输给黄帝和炎帝
-
栗战书:英烈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打击亵渎英烈行为
-
党史天天学·11月14日
-
此人是司马徽的学生,深受朝野尊重,却痛失接班诸葛亮的机会
-
盘点脂砚斋真实身份的四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他是曹雪芹本人
-
十大战神武力排行历史档案解密
-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一元帅一大将三上将
-
走进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重温恢弘革命历程
-
敏迷龙:澳洲小型甲龙(长仅2米/背部遍布硬瘤鳞甲)
-
1950年的台湾老照片:赤脚的挑夫,贩卖香烟的少妇...
-
诸葛亮最对不起的人,至今都在他的墓中长跪,得知真相令人唏嘘
-
刘采春:被元稹始乱终弃的甜歌皇后,最终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