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昭君,我们应该同情惋惜吗?其实,若不远嫁她的命运更悲惨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所以,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和惋惜。
当然,也有无数人试图去体会这一代倾城倾国的美人的内心,但是,我们在同情王昭君的同时,是否想过:她的远嫁或许是她命运的一种最好的归途,所以,我们是否应该为她高兴呢?
现如今,广为人知的关于王昭君的是一代绝佳美人被送进宫中当妃子,却因为不肯贿赂画师而深居于皇宫之中,不被皇帝知道,自然也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后来,匈奴单于知道了这位绝佳美人,于是发兵来犯,汉军不敌,王昭君自愿远嫁和亲,最后,在汉番交界的河里跳水自尽。
王昭君在西汉元帝建昭元年被选入宫,先是成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后来,王昭君在后宫中以最卑微和痛苦的方式呆了整整五年,浪费了她那本该拥有的青涩美好年华。她只是一个小宫女,在后宫无权无势,她也无法像普通的女子那样寻一位好人家,生得一儿半女,安稳度日。
但是,这一切也许是早就已经注定了。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第三次朝见汉帝,并希望能够娶汉公主为妻。这其实和那些小说野史中所说的“匈奴大举来犯,但是,汉朝打不过”的故事恰恰相反。此时的匈奴经历了相互残杀的内乱,结果,被分为了两个部分。
呼韩邪单于为了求取自保,前来依附于汉王朝,郅支单于则无奈之下被迫迁至西域以西,但是,其结果还是被汉将所剿灭,后来,呼韩邪单以客臣的身份前来朝见,从王昭君的身份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之前,远嫁的汉朝女子都是来自汉皇宫里的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而此时,嫁给单于的王昭君仅仅是深宫中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宫女。
王昭君终于在十九岁的时候走出汉室高墙,并且,是以汉室公主的身份出嫁。她为呼韩邪单于生下的儿子也被封为了右日逐王,且有着西汉王朝强大的国力作为依靠。由此可见,对于王昭君来说,在匈奴那边是拥有着至高权利的王后,但在汉王宫里却永远只能成为一位无权无势任人宰割的小宫女,所以,远嫁对于她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人说:“王昭君国色天香,只可惜,汉帝并不知道她倾城的面容。”但是,史书中更是明确的记载了,呼韩邪单于辞行的时候,汉帝看到王昭君的面容之后,顿时后悔不已,奈何一切已成定局,无法反悔。史书中所记录的真假暂时不论,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在王昭君远嫁的一年后,汉帝也驾崩了,所以,即使她不出塞,也免不了作为宫女守陵的悲惨命运。
后来,王昭君嫁入西域后,呼韩邪单于年纪已长,两年后便辞世。王昭君曾向汉成帝表达了自己想要归汉的愿望,但是,汉成帝却让王昭君“从胡俗”。其实,所谓的“胡俗”,就是匈奴人的“嫂婚制”,即:迎娶后母及嫂子的婚俗。也许这就是人们同情王昭君的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后世人甚至还编出了王昭君必须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羞耻之下服毒自杀了。
其实,真实的故事是: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王昭君复嫁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并且,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鸿嘉元年的时候,复株累单于又去世了,且由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他是复株累单于的亲弟弟,之前被其兄复株累单于封为左贤王。
至于此时,搜谐若鞮单于是否收继了王昭君,史料中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两年不到,王昭君病逝。王昭君病逝的时候33岁左右,约公元前52年—约公元前19年。由于,33岁正是一个女人精力旺盛的年纪,所以,依照如今“约定成俗”的说法是,昭君的“匈奴三嫁”是很有可能的。
匈奴的婚嫁制度其实是我们汉人所不能理解的,汉代时期的婚俗已经变得非常开放和自由了。丈夫去世,女子改嫁是很寻常的事,例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王娡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金王孙,后来,一位算命的说:“王娡是富贵的命,不仅会入宫当上皇后,生下的儿子也会成为日后的天子。”于是,王娡便离开金王孙,进入了太子宫中。
之后的历史告诉我们,她果然一跃成为皇后,而其儿子刘彻也正如算命说的那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汉武帝。关于王娡的这一段往事,一般来说,皇后会拼命掩盖往事,但是,当时西汉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汉武帝不但派人去民间寻找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甚至,还将其封为公主。如此看重礼仪和颜面的皇家都如此,更何况是西汉民间。
由于,汉初国家实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汉朝对男女之事是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所以说,那个时候就算没有匈奴的“嫂婚制”,王昭君改嫁也是很寻常的事。并且,实际上她的年纪和呼韩邪单于的儿子更为契合。现如今,我们从很多历史资料中所了解的王昭君,并不一定就是她本人真实想法,她所嫁之人并不代表着就不是她所愿之人。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王昭君不论是出于和亲,还是对于她自己的幸福来说,远嫁所得到的东西肯定比她一直处于汉深宫之中受到的痛苦要强很多。
参考资料:
『《汉书·匈奴传》、《西京杂记》、《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
-
张艺兴的《苦行憎》,用网友恶评做背景词,是自嘲还是表决心
-
新四军最初的八个团,团长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
夜读丨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
唐慎微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中共字第0001号!新中国首张烈士证,为何颁给了他?
-
黄克诚大将长女黄楠:为什么中国的共产党人和老百姓不要命的干革命
-
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
奇门遁甲是干什么的:占卜/调兵遣将(一种古老的术数)
-
刘长卿是哪个朝代的 身处安史之乱生活不易
-
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
周恩来鼓励侄子到基层锻炼送这句话作为勉励
-
历史上的鲜卑、契丹、西夏、女真,究竟算不算中国人?
-
巴拉帕龙:最晚发现的蜥脚类恐龙(长18米/拥有巨脚)
-
细爪龙:世界上最聪明的恐龙(长2米/北美洲小型恐龙)
-
犹他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7米/颈盾呈心形)
-
东罗马为什么不帮西罗马 东罗马不援助西罗马原因是
-
波塞东龙:已知最高的恐龙(17米高/北美洲超巨型恐龙)
-
四野4位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继续领兵打仗的只有他一人
-
贵州陈氏族人迁移祖坟,挖出39件珍贵文物,专家:文物应上交国家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琼崖革命第一人——王文明
-
春秋霸主晋文公:晋文公容人所不容忍的故事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第三名现在路边常见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三足鼎立的历史时期
-
《长安十二时辰》将饮中八仙之一的焦遂标注为百姓,符合史实吗?
-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
贺年卡原来古代就有!古代春节拜年都有哪些讲究?
-
蒋介石计划水淹解放区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
-
王永生同志逝世
-
无鼻角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6800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