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有人问,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故事。
泸定桥修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年,四川提督来到大渡河边,发现每到汛期时,大渡河就水患频发,两岸百姓往来极为不便,只能依靠简易的木船强行渡河,经常发生船覆人亡的事故。于是,他上奏康熙帝,希望在大渡河上修建桥梁,方便百姓出行,促进两地贸易。康熙随即敕令工部大臣赶赴当地,耗时近两年,终于建成了这座铁索桥。康熙闻听后龙颜大悦,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当地也随之更名为泸定县。建成后的泸定桥全长103米,宽约3米,桥身由13根粗大厚重的铁链支撑,由12164个铁环紧紧相扣而成。算上桥两头固定所用的地龙桩和卧龙桩,整座铁桥重约40吨。那么,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没有现代化的起重吊装设备,古人是如何建造这样重达40吨的大桥的呢?
关于如何将沉重的铁链拉到西岸河边,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修桥的时候,人们最初的想法是将铁链放在木船上,让两位水性出色、孔武有力的艄公撑过去,但由于铁链太重,加上水流湍急,木船根本到不了对面河岸,为此还淹死了不少艄公。正当大家绞尽脑汁仍然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名叫噶达的大力士突然来访,他愿意帮助大家将铁链运过去。只见他将两根铁链分别负在双肩上,乘船过了河。就这样,这位大力士连续往返了数次,终于将13根铁链全部运完。但他也最终力竭身亡,累死在了河边。因此,人们在泸定桥的桥头修建噶达庙,永世纪念这位英雄。
不过,这终归只是个传说。当时的清廷为了修建泸定桥,汇集了周边汉源、天全、荥经、西昌等数个县的能工巧匠,甚至包括陕西汉中的匠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讨建桥方案。
首先要确定是修建木桥、石拱桥、还是铁索桥。木桥的方案被一致否决了,因为虽然木桥的材料取材方便,建造过程简单,但大渡河水流湍急,特别是在汛期时水患频发,木质桥梁很容易被损坏。关于石拱桥,工匠们发现,需要在两岸修建承载全部石拱桥重量的巨大基石,但大渡河两岸地质疏松,其下方全是松软的砂砾层,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桥身重量,下方的砂砾层也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桥的倒塌。所以,工匠们最后决定修建铁索桥。现在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沉重的铁链运到河对岸去。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从山区百姓利用溜索过河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最终用索渡的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将粗大的竹索系于大渡河的东西两岸,将带有长绳的10多个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铁环固定在竹筒内,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在对面拉动长绳,铁环便随着竹筒缓缓地滑到了对岸。铁索拉紧后,再把它固定在地龙桩上,最后在地龙桩上面压上足够的重量,一条铁链就此完成。300多年过去了,历经风雨的泸定桥仍然屹立不倒,继续发挥着沟通藏汉,造福百姓的作用。
相关文章
-
皮尔逖龙:巨型肉食恐龙(长11米/仅发掘一块颅骨)
-
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从孙膑的战略布局中寻找答案
-
成吉思汗最霸气的一句人生格言,既野蛮又暴力,让世界为之颤栗
-
作为古代中国十大商帮,江西商帮到底有多厉害?
-
好心办坏事,隋文帝的瞎折腾为隋朝灭亡埋下祸根?
-
黄永胜做错事,罗荣桓耐心教育后,他低下脑袋,一语不发
-
都说山东贡献大,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有三个都是由华北贡献的
-
秦始皇陵墓在哪儿 秦始皇陵留下的九大惊天谜团
-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这里告诉你原因
-
在古代有的人被判灭九族时,为什么他的家人宁愿等死,也不逃跑?
-
武松并不完美古今人们究竟喜欢他什么
-
《渡江侦察记》原型人物熊兆仁逝世,今年已有3位开国将星陨落
-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身边的四个女人
-
北宋之前是什么朝代?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日夜时间均等(每年的10月23-24日)
-
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
-
他是新四军师长,因一场意外车祸缺席了三年解放战争,仍授上将
-
王的女人:春秋霸主晋文公背后功不可没的女人
-
峨眉龙:四川巨型恐龙(长20米/脖子是尾巴1.5倍长)
-
对越反击战,他孤身毙敌18人,转业后遭恶霸威胁时,说了6个字
-
无奈的局限: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沦为金人的玩物(被多人凌辱)
-
古代中国的六大战神,霸王项羽只能排名最末,第一名年纪轻轻
-
勒苏维斯龙:欧洲中型剑龙科恐龙(长5米/肩膀有尖刺)
-
姜子牙是谁?姜子牙为什么要帮周武王灭纣王
-
雍正帝在位13年看似短暂,实则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幸运
-
三国颜值排名前五名 周瑜是三国中最英俊的帅哥
-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由来,这是谁最先提出的?
-
追忆历史,激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