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三道“杀胡令”,是武悼天王冉闵率先挑起的民族战争吗?
纵观武悼天王冉闵之一生,后人无法品评其历史功过:本身是胡人之养子养孙,却在北方打起了"灭绝胡人"的口号,最后身死国灭。然而到了后来,许多人都把他当做了实施民族灭绝政策的典型,却不知当时北方汉人的苦痛。
对于冉闵,历史上最著名是其颁布的三道"杀胡令":第一道,"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在灭亡后赵石氏政权后,冉闵宣布,只要拿着兵器的胡人都杀掉,实际上就是杀掉邺城中的胡人抵抗者;第二道,"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离去",结果汉人来投,剩下的胡人纷纷逃离;第三道,"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汉人与胡人在门口相遇,汉人将胡人杀掉"邀功"。将三道"杀胡令"相连,似乎是冉闵有意造成汉人与胡人之间的民族冲突,颇有阴谋的味道。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冉闵的做法无可厚非。
西晋时期,因朝廷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宽容政策,导致北方沿边地区甚至中原腹心地带的少数民族比例迅速上升,而逐水草而息的游牧民族与崇尚农耕的汉族在生活方式上具有巨大的差别。西晋末的八王之乱,将原本汉人中央政权的组织结构完全打散,这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机会。于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而起,五胡乱华的局面由此形成。
当时,胡人对于农耕十分陌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生产,而对于滞留在北方的汉人则实行着严苛的民族压迫政策。尤其是石勒、石虎父子统治时期,为了满足其穷凶极欲,简直不把汉人当人看。
史书记载,在修筑邺城时,石虎征发了汉人十五六万,承担了运土、筑墙等繁重的劳动,恰逢当时漳水因暴雨而涨,淹死者数万人;随后,又征发四十万人修筑洛阳、长安两地的宫室,造成尸横遍野的景象;成汉的使者前往后赵的过程中,从长安走到洛阳,再到邺城,一路上看到树上吊满了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了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用来恐吓世人……人口十不存一,赤地千里。
冉闵身为汉人,虽然被石虎收为养子,但对于汉人的悲惨境地知之甚深。无论是出于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建立汉人政权,或者是重建汉人的组织秩序,再塑农耕文明的需要,冉闵都必须对汉人与胡人的民族矛盾做一番清算。
不过,冉闵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在石氏和慕容氏联手之后,自身又无法得到南方东晋朝廷的支持,最终寡不敌众,身死国除。
相关文章
-
《西游记》中,天蓬元帅和真武大帝,到底谁更厉害?
-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这些诗词都很有名大家都听过
-
二郎神与根达亚文明有关系吗?传说根达亚男子有三只眼
-
世界十大不腐古尸:中国千年古墓女尸竟栩栩如生
-
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敬道士?鲁迅这话一针见血啊,高下立判!
-
仁宗盛治时期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 生活在仁宗时期的便利
-
楚庄王为何能称霸天下?庄王问卦的故事
-
历史上的包拯有几个老婆?原配是谁为何没走到最后
-
叶永烈揭秘:“铲共专家”诱使顾顺章叛变 道出了中共重要机密
-
画家四祖分别是谁?(陆探微、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
-
中国最强姓氏:创立了12个王朝,出了60位皇帝,如今人口已破亿
-
揭秘: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
鲜为人知!黄克诚是为数不多当过毛主席的学生的将领
-
钉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7000万年前)
-
中国历史上丢失至今未收回的十块土地 你知道吗?
-
秦孝文王嬴柱活了多少岁 秦孝文王登基三天就去世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31日
-
1978年,一通深夜电话让考古队连夜收拾行李,到底墓中发现了何物
-
飞花令第15波丨为什么初七被称为“人日节”,今天有哪些习俗呢?
-
104岁老人悄然离世,翻开档案一等功就有10次,一生付出令人敬佩
-
黄巾起义领导者是谁 他最终后果如何为何如此惨烈
-
泰国美女总理英拉,和男友同居26年却不结婚,逃亡5年有哥哥守护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奇门遁甲(传说能降妖布阵/遁地)
-
古代穷人如何过冬?杜甫发明的这一招,当今社会仍旧很实用
-
“腰缠万贯”十万贯相当于现代多少钱?
-
著名诗人徐志摩为何情定京城名媛陆小曼?
-
真相解密:古代结婚一定要喝交杯酒的原因
-
田忌用策略赢取赛马胜利,这实际上是愚蠢的,几年后终于大祸临头
-
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孩子是谁 传闻孩子是被宣太后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