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萨达姆最恨之人,美国想杀他却杀不掉,死后有一千万人送葬
中东枭雄萨达姆,一生仇敌无数。而在萨达姆众多仇敌之中,又尤其以伊朗领导人霍梅尼为最。而霍梅尼,也是第一个想致萨达姆于死地的外国人。
原本,霍梅尼只是伊朗一位宗教活动家,由于不满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的亲美以及世俗化政策,曾饱受伊朗当局迫害。后来,霍梅尼从流亡地回到了伊朗,联合伊朗其他势力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此后,霍梅尼又积极实施反美政策,甚至包围了当时的美国驻伊朗使馆,造成了严重的国际问题。对霍梅尼,美国可谓是恨之入骨,但又拿他没办法。用暴力手段清除霍梅尼,可能会造成很大死伤;用政变手段推翻霍梅尼,然而此人的声望又很高,根本推翻不了。于是,美国找上了同样仇视霍梅尼的萨达姆,要他去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白胡子老头。
原本,伊拉克就和伊朗有领土争端,两国矛盾重重。而霍梅尼却不断激化矛盾,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和库尔德人闹事,要他们推翻逊尼派萨达姆集团的统治。由于霍梅尼威胁到自己独裁地位,同时萨达姆又想扩张领土,于是他在美国和阿拉伯兄弟们的支持下,悍然对伊朗发动入侵。
从1980年到1988年,两个国家整整打了八年,都使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手段。霍梅尼利用民众的宗教狂热,竟然用无谓的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火力强大的阵地。同时,霍梅尼还组织一群少年,让他们活趟地雷阵,为后来的部队开路。而萨达姆也不甘示弱,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向伊朗军队投掷毒气弹。虽然这一暴行显然违背了国际法,但是美国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伊朗少年兵
战争旷日持久,让萨达姆有些吃不消,于是他派使节前往伊朗,希望双方停战。然而霍梅尼却是个极端强硬之人,对于停战,他只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萨达姆下台”。然而萨达姆如果下台,失去了权力,他的仇家们会瞬间杀了他。从这一点看,霍梅尼绝对是当时萨达姆最憎恨之人。
于是,气急败坏的萨达姆向伊朗发出威胁,如果伊朗人再不和谈,他就要向伊朗平民发动全面的毒气战。按照萨达姆的性格,如果真要把他逼急了,往德黑兰人口密集区投毒气弹这种事情未免干不出来。之后,萨达姆果然对伊朗的一些平民区投掷毒气弹,造成了数以万计平民的死亡。
面对萨达姆的威胁,霍梅尼却仍不愿停战,他说:“即使伊朗战斗到最后一人,也决不能和魔鬼停战。”虽然霍梅尼很坚决,但是他手下的官员们却沉不住气了。在这样打下去,伊朗恐怕真要亡国灭种了,化学武器可真不好玩。于是他们花费很大力气,终于劝说霍梅尼同意了和平计划。
1988年7月20日,霍梅尼在广播中极不情愿地(注意是极不情愿地)宣布伊朗将接受停火。他在讲话中说:“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在战场中死去的人是幸福的。而我却只能不幸地活在这里,饮下这杯毒药。”
8年的两伊战争给伊拉克和伊朗造成了惨重的死伤,两国死伤总数超过百万,而人口较少的伊拉克更是家家户户都有人牺牲。而造成如此死伤,除了萨达姆的野心外,还要霍梅尼的顽固。
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一年,87岁高龄的霍梅尼去世,令人震惊的场面出现了。由于霍梅尼太受伊朗人民爱戴,上千万人拥挤在首都德黑兰,参加了霍梅尼的国葬典礼。人们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扑向霍梅尼的灵柩,由于秩序失控,有许多人当场被踩死。当时伊朗有6000万人,每六人就有一人见证了霍梅尼的葬礼。参与葬礼的比例,更是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相关文章
-
给孩子的爱国教育绘本,揭开尘封的往事,就是在彰显世间正义
-
1937年的民国:如何比1840年的大清抵抗更持久?
-
日本“拳圣”击败多名高手,被问武功秘诀时,称因为师傅是中国人
-
美国制裁还未开始,丹麦却半路杀出抢先出手,扬言对伊朗发起制裁
-
一个惧怕孤独,却想要统治欧洲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
他1938年参军,1961年授衔少将,65岁去老山前线,活了100岁
-
二战期间的德军,可以说是靠嗑药造就了陆战的无敌状态
-
爱因斯坦本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竟因这一原因使奖项迟到了7年
-
花粥为何屡次打出抄袭擦边球?还不是因为音乐才华贫瘠
-
这国比印度还硬!无视制裁警告坚持采购苏-35,直言:绝不放弃
-
二三十年代扬州,有鉴真曾任住持的大明寺,率军民抗清的史可法墓
-
马背风流: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比武演变
-
历史上令人感到发指的“扬州十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多图]改造越南战俘纪实:男女战俘居然要求同居
-
铸客分享《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青铜器
-
两汉对战匈奴始末:北匈奴最终何去何从
-
中东此国资源匮乏,海岸线不到20公里,每年却能创造30亿美元收入
-
这个国家战争纪念馆中,日本军旗投影在地面上,游客都能踩一脚
-
二战中的巧合:美国潜艇被自己的鱼雷击沉
-
考古学家在菲英岛的遗址中,发现古牙齿,并在里面找到维京人DNA
-
古人常说:“坟旁长竹须迁坟,坟前两物成富人”是什么意思?
-
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经典之吻被搬上柏林墙!
-
河南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储备惊人,其中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
小丑游记:清初小吏胡若望的法兰西丢人之旅
-
孙恪勤:欧洲的“老本”为何吃不下去了
-
中国古代的大路为什么被称为“官路”?
-
唐人街:海外华人的奋斗路(上)
-
德国法国意大利有什么渊源?一张扑克牌给出答案
-
100张老照片带你回到上世纪90年代,去逛逛那时的松江中山中路……